音乐文化的承载与审美:音乐文化与社会审美的联系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我国的钢琴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乐器结合后的产物,运用西洋乐器钢琴立体化的多声思维方式特点表现出我国古琴音乐的线性特征,具有东方韵味。将中国古曲改编并移植为钢琴演奏,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美学原则,进行创作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求和挖掘。我们坚信通过钢琴改编,古曲定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关键词:钢琴改编曲 钢琴作品 文化承载
  
  中国古曲,千百年来一直在音乐艺术圣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典丽深绵,具有独有的古韵风雅。钢琴可以说代表着西洋音乐的最高成就,作为外来乐器传入在我国的历史已达百余年。我国音乐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以及积累,形成了一种与西方音乐不同的音乐体制和相应的民族审美趣味。通过改编古曲并将其移植到钢琴中并进行演奏,中国古曲延伸了钢琴生命的触角,生发出崭新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是其艺术演奏的一种历史性突破。通过将古曲用钢琴演奏中表现出的深厚的美学意蕴,对中国古曲的价值进行进一步确认,并且在理论上对其审美规律进行总结,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以三首中国古曲的钢琴演奏为出发点,探究中国古曲在钢琴演奏中所表现出的文化承载以及美学意蕴。
  一、旋律线条之美
  在中国古琴音乐中,旋律线条也是独具特色的重要表现手段,其特色就来自于古琴特殊的演奏技法。
  古琴音乐,一定意义上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文人音乐,因此在审美取向上可以和中国古代的文学趣味趋向一致,十分注重线条美,追求曲折飘逸的“线的韵律”。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琴、棋、书、画这四种艺术类型,基本上概括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传统特征。中国古琴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是所表现出的音乐独具特色的旋律。譬如,我国古琴的演奏技法有音的拖拽和音的颤吟,即在发出一个音之后不是单纯的一个音的自然衰减而是颤动变化。通常,目标音不是直接出现而是通过刮奏或者滑音到达。尽管颤音、刮奏和滑,也普遍存在于西方音乐中,但是它们仅仅是对旋律的一种装饰,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而存在,因为几乎绝大多数的音乐都要通过拖拽与颤吟得到修饰,因而在琴乐中它们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古琴曲《蝶恋花》(作曲家王建中改编)、古琴曲《夕阳箫鼓》(作曲家黎英海改编)、古琴曲《流水》(作曲家陈培勋改编)这三首改编钢琴曲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即把握我国古琴曲旋律的本质特征基础上进行旋律的创新。这三首改编钢琴曲在节奏、力度、音程、音色变化上对古琴演奏技法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在五声民族调式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方的复调手法,既体现了民族的风采,又充满着现代感。同时,这三首改编钢琴曲都十分注重旋律线条的表现张力,充满旋律线条变化之美感。因此,可以说这三首钢琴曲都准确地抓住了我国古琴音乐旋律的典型特点,同时为适应钢琴的弹奏,在作曲家的创造加工之下,加入了钢琴的音色特点。一方面,古琴音乐的旋律被淡化,因为钢琴和古琴的演奏手法与形制均不同;另一方面,古琴音乐的神韵又被保留了下来,因为改编后的钢琴曲很好地把握住了古琴旋律的基本特点。并且一定程度上,当钢琴希望表达出某些非钢琴的音效时,需要对现有的自身技巧加以改进,才能充分顺应作品的需求。因此可以说,一方面钢琴改编曲极大地推动了钢琴演奏技巧的进步,同时另一方面钢琴演奏技巧的不断提高将对钢琴改编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者之间彼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也是我国钢琴改编曲的特色以及对其重要性的体现。
  二、淡泊至古雅
  大多数中国古曲都是通过对描绘山水来体现人的情怀气度,最求的是舍弃繁华求淡泊的风范。通过钢琴的演奏,中国古曲最具典范的意义是所表现出来的飘逸超群的古雅典范以及淳朴自然的淡泊,这也是古曲个性化的又一特征。而且在钢琴上演奏中国古曲,拓宽了两者的表现空间。
  以作曲家黎英海改编自古曲的钢琴曲《夕阳箫鼓》为例,该曲至1972年第一版诞生后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较为完美地体现了上述审美特征。《夕阳箫鼓》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抒发了主人公对山河的热爱之情,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改编后的钢琴曲《夕阳箫鼓》由十一段组成,分别为引子、主题、尾声以及八次变奏。该曲以五声商调为基础,采用叠句曲式写成,并大量运用四、五度空泛和弦来模拟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的音效。改编后的钢琴曲注重整体效果,部分削弱了小的段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原曲的古朴典雅,使古曲闪耀着新的光彩。
  三、气韵与意境
  在中国音乐审美标准中,“气韵”是一项重要标准,钢琴以立体化的多声思维方式来展现中国古曲所强调的“气韵”,表现出了与中国审美传统的融合。“意境”也是我国古典音乐审美标准中极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中国古代,古琴是陶冶情操的最理想的乐器,而文人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中国古代文人以琴养德,以古琴修身。古琴音乐强调所谓的气韵与意境,即不以直白为美,而是以含蓄为美,以音求意,追求“弦外之音”。
  《蝶恋花》原本为唐朝教坊的曲子,名叫《鹊踏枝》,由作曲家王建将其改编为钢琴曲。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为追念革命烈士杨开慧而于1957年写给语文教员李淑一同志的。该曲通过对蝴蝶追逐花朵的动作描写,再现了原古曲中所表达美妙的意境,以物喻人,表现出人的思念之情,通过钢琴完全阐释出了原曲的精神内涵。《夕阳箫鼓》原为一首曲调优美的琵琶曲,又名《春江花月夜》《浔阳琵琶》《浔阳夜月》,以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为题材进行创作,由作曲家黎英海改编。该曲通过夕阳下的晚霞,染红的天空与河水,以及远处传来的鼓声的描写,表现出主人公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钢琴之中,以钢琴特有的音色表现出主人公宽阔的情怀。古琴曲《流水》通过对流水铮铮的小溪以及波涛彭湃的江河的描绘,抒发出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曲家陈培勋将其改编为钢琴曲,通过钢琴演绎出流水的动态以及人与大自然搏斗的激动意象。这三首改编的钢琴曲共同的特色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西洋乐器钢琴的特点,在继承古曲旋律音调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利用音高、音区、音色的变化,制造出悠远深邃的效果,表现出音乐的内在涵义。可以说,三个作曲家都抓住了古琴音乐的特点,注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四、意境和情感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通常注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及寓情于景、以物喻志。如今,中国钢琴曲也遵循着这一原则,情感总是和一定的景色景物相联系或者景色总是一定情感中的景色。本文中三首钢琴改编曲在创作之际将融入相关的诗词意境,使改编作品具有真挚而诗意的情感。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以古琴音乐为基础,加上立体化、多声化的钢琴语言,进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成为这三首作品的文化特色之一。
  这三首钢琴改编作品在继承中国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典范,古琴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因此,作曲家进行钢琴曲的再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古曲所承载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中国改编钢琴曲与古曲在审美取向上的一脉相承,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钢琴曲创作模式为大家营造出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东方钢琴意境”。
  就这三首钢琴改编曲而言,通过修饰每一个基本要素,包括对节奏、旋律等的艺术处理,并且利用音高、音色等的变化,使音乐既文静淡雅,同时又含蓄深沉。通过这种创造,使改编曲体现出与古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国古曲的内涵,同时也使音乐显得余韵无穷。在创作的过程中,三位作曲家充分利用古曲的音乐特点,在继承传统古曲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让听众能够在心理上产生“通感”,使听众联想到古曲所处的时代所具有的人文情怀,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
  从这三首作品的表现可以看出,改编钢琴曲既具有中国传统古曲的旋律线条特征,又具有西方音乐的立体化多声思维特征,极具东方艺术特色,也说明了我国古琴音乐与钢琴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本文中的三首钢琴改编曲在再创作的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以我国古琴音乐的基本音调为基础,并以传统的中国美学原则为指导,体现出我国古曲独特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特征。同时,从这三首成功的钢琴改编曲可以看出,中国古曲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为西洋乐器钢琴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艺术舞台。总之,将中国古曲改编为钢琴曲,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我们也期待着在钢琴改编、移植和演奏中,古曲将更加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 张静薇.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审美底蕴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2] 李琪.从《山林》看中国钢琴协奏曲之民族化[J].甘肃高师学报,2004,(03).
  [3] 杨和平.20世纪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文化评价[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01).省略

标签:承载 审美 文化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