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述职报告 > 正文

浅议“活动课”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体验 如何有效组织好一节活动课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长期以来,在我国历史教育教学领域中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否定了学生为主体活动给予素质教育发展的真正价值。课堂气氛沉闷,知识学习乏味枯燥,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而历史活动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活动课以课堂为基本阵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实践,引导学生在历史情景活动中去体验、去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摸索、大胆尝试、课堂实践,在历史教学中活动课的灵活运用,它确实体现到了行之有效的课堂高效果。
  一、活动课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采用的是教师的讲授书本知识,而没有去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动。否认了学生的自主发现、探索、认知事物的能力,在教学中必然使学生消极、课堂被动,最终本应有趣味的历史课陷入了枯燥、无聊的局面。而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以课堂为活动阵地,以学生为活动中心,进行创设和指导。在每一节课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对自主的探究活动空间。如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我让学生们利用丰富的想象,展开联想的翅膀,想象原始人的生活,让学生们动手设计春秋战国时的一些画面。收集有关那一时期的图片、资料等,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果。又如讲《南京大屠杀》时,我让学生采集有关的图片、资料、视频、影片等;然后播放其片段,组织学生进行观看、讨论。这样迅速激起学生们对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愤慨;同时也体验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认识到了国耻难忘。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的参与历史课堂活动,可以了解知识获得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论,这样历史教学真正地体现出了其教育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活动课教学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体
  活动课,教育教学专家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地逼近客体本身的反映过程。”实践对于人类的认识发展来说,是具有基础性的动力因素。只有经历必要的感性阶段,积累相应的直接经验,才能促成学生相应有效的思考,使知识的掌握富于意义,最终上升为学习的理性认识,促进知识的有效构建和思维的发展。历史课活动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主体性、实践性等特点。采取让学生搜集、阅读、调查、动手等生活化、社会化的活动。可以为学生创设动脑、口、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性实践能力,这样历史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化。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首先我让同学们搜集帝国主义抢劫、火烧圆明园的一些图片、资料、视频等。然后展示“圆明园遗址”挂图,接着展示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的一些资料和图片,最后播放一段视频:当年被英、法等国掠夺的圆明园十二生肖文物中的“虎首”、“牛首”已被中国通过竞拍的方式收回国内。这样,古今相连、图文并茂,增强了真实感和现实感,使学生们对当时的历史了解,再现了真实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理性认识的学习,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活动课是历史课堂内外结合的纽带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过去,历史课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辛苦、疲惫、劳累,到最后考试还是模棱两可,效果很差。而活动课充分利用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它如同一座桥梁、一条纽带把课堂内外的知识进行转换,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授课形式,把单一沉闷的课堂模式变成让学生自主参加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样师生在一片活跃的相互指导、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检测、相互提高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历史课堂效果,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表达能力、交际能力。
  四、活动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保持独特持续的探究兴趣是一个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的重要前提。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①“电子是怎样传入中国的?②如果停电一个月或者没有电,试想我们的生活将如何?”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通过引导设问:①当时西方的冒险家为什么要进行远洋航行?②提出:他们为什么能够完成冒险之旅?③当时具备了哪些远航条件?同学们积极探讨、踊跃发言、大胆质疑,然后通过师生的共同设问――思考――分析――探究――结论。这样本课问题迎刃而解,不仅标新立异,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活动课在一定程度上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
  学生不喜欢历史的重要原因是:历史课所讲事情与他们相距太远,他们无法感受到当时的情境。因此,教师要通过历史活动课堂创设恰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讲《抗日战争》时通过创设: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抗日将领杨靖宇在寒冷、缺粮、缺衣、缺弹药的情境下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伟大历史壮举。②配上一些悲壮凄美的音乐,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去聆听、去用心感受当时杨靖宇将军的伟大,同时激励和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愤然抗战的爱国之心。
  总之,历史活动课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新鲜有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而且在实践中能够实现自我领悟和自我教育。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把被动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了主动的课堂学习。在这个历史活动课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大力参与、积极探究,师生之间的知识、情感和体验得到了交流,最终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标签:活动课 体验 历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