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随笔 > 正文

[兴象之美:唐代桃源诗的审美特征之一]桃源诗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兴象”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为达到浑融一体的艺术境界而选用的物象,这种物象在客观上需要情与景高度交融、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还需为完美诗境的创造起到积极作用。兴象之美是唐代桃源诗显著的审美特征之一,诗中的物象既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又得到了提纯和净化,能很好地表现了诗境,尤其是桃源这一“兴象”的使用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因为“桃源”本身既蕴含着优美不俗的自然景物,又蕴含着对美好社会理想的向往之情,是情与景的完美交融。
  关键词:唐代 桃源诗 审美特征 兴象
  
  “兴”与“象”在中国诗论中早已出现,但二者能够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新的文学理论概念则是出现在唐人殷 的笔下,他在《河岳英灵集》里曾用“兴象”一词评论多人的作品,如评价陶翰的作品时说“既多兴象,复备风骨”,评孟浩然的作品时说“无论兴象,兼复故实”。但“兴象”究竟指什么,他又未做进一步的阐释。今人李珍华、傅璇琮先生认为:“(在《河岳英灵集》里)兴象不同于比兴,也不是寄兴,它指的是形象、思维的结合方式,说得窄一点,是情与景的相 。”①吴明贤、李天道先生在《唐人的诗歌理论》一书中认为:“所谓兴象,则为主体的情、兴、意、理和客体的人事、景物,以及词采、声律等多种因素的交融。”②王明君先生在《唐代美学》中说:“所谓兴象,就是指兴味、气象、形象。”③吴相洲在《中唐诗新变》一书中云:“(兴象)既指诗歌境界圆融透彻,醇美空灵,又指诗歌韵味的蕴藉风流。”④罗宗强先生认为:“兴,是感兴;象,是形象。盛唐人写诗,追求兴象玲珑,也就是追求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了兴在象中,兴在象外。”⑤
  诸位先生对于“兴象”的阐释形式各异,但精神实质是相同的,那就是作为文艺美学范畴的“兴象”,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为达到浑融一体的艺术境界而选取和使用的物象,这种物象在客观上需要情与景高度交融、内容和形式辩证统一,还需为完美诗境的创造起到积极作用。“兴象”重在说“象”,而且是融入诗人情感之“象”。唐代桃源诗主要是指唐代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并诗》为题材或将其引为典故的诗作,少数言及桃源但用的是《幽明录》中“刘晨阮肇”这一典故的诗作,也可视为桃源诗,⑥本文重在谈前一类。兴象之美是唐代桃源诗显著的审美特征之一。唐人在创作桃源诗时,对于“兴象”的选取尤为讲究,那种物象不但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而且还得以提纯与净化,所以非常善于表现诗境。桃源这一“兴象”的使用又可为这类诗作锦上添花,因为“桃源”本身既蕴含着优美不俗的自然景物,又蕴含着对美好社会理想的向往之情,是情与景的完美交融,其玲珑剔透又典重厚实,用桃源去抒情,景物自然会显露于外,用桃源去写景,景中自然会蕴含一种情感。唐代的桃源诗都或明或暗地用到桃源这一故实,所以这些诗作中自然内蕴一种美质。
  盛唐时期的桃源诗取得的成就最高,艺术上更加纯熟完美,这一特点也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孟浩然的《宿武陵即事》: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
  这首诗歌描写夜泊武陵的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观感,无不紧扣桃花源故事,特别是结句的“人物是秦余”用《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一典故,并由此点明所到之处如若桃花源。诗人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武陵的神奇色彩和独特氛围,“川暗夕阳尽”,写江水在暮色中的变化;“岭猿相叫啸”,写山岭间猿猴啼叫声此起彼落;“潭影似空虚”,写夜色中深潭倒影清幽剔透的独特感觉;“扣舷闻夜渔”,写熄灯依枕之时听到的渔人扣舷而歌的声音。诗中无论是视觉看到的景物――川暗、夕阳、潭影,还是听觉听到的声音――猿鸣、渔歌,都融入了诗人幽然寂寥的情感,与其当时的心境相一致,并蒙上了一层桃源般的神秘色彩。整首诗情从景生,景中融情,诗意显得清空灵动,呈现出玲珑凑泊的境界和一种无迹可求的氛围,难怪宋人刘须溪在《王孟诗评》中评价说:“唱出随意,自无俗意。”⑦再如张旭的《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这首诗构思曲折,极富情趣。起句“隐隐飞桥隔野烟”,由景入笔,深山幽谷中云烟缥缈,透过云烟可看到溪水上若隐若现的长桥,这种幽然而神秘的景象如同仙境,会让人产生神思恍惚之感。此处,“桥”与“野烟”二“兴象”相映成趣:轻柔缥缈的野烟让桥化静为动,如同临空而飞;飞桥又使野烟化动为静,宛然垂挂的轻纱帏幔,“隔”字的运用使得两种景物彼此独立又浑融一体。接下来写近景。近处,石矶露出水面,水面上飘着片片桃花,渔船又在溪水上轻轻划动。“石矶西畔问渔船”,“问”字的运用使诗人也自入图画,山水容光与人物情态均得以呈现,诗人伫立石矶西畔,出神地望着溪水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恍惚间以为这“随流水”的桃花瓣真的是由桃源中流出来的,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成是《桃花源记》中曾经进入桃源的武陵渔人了,于是,便问渔人:“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一问,虽显天真有趣,但却逼真地表现出诗人对桃源无尽的向往之情。进入桃源的洞口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渔人也自是无可奉答,因为桃源本是虚构的、不可寻的,诗人心里也清楚。但这种明知故问也隐约透露出作者对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之情。诗到此戛然止笔,可末句所提的问题却引发了人们不尽的遐思,也让人更加憧憬桃源。诗人之画笔玲珑剔透,隐隐的飞桥、柔曼的野烟、嶙峋的石矶、悠闲的渔船、清澈的流水以及水面上漂动的花瓣,这些“象”都融入了诗人之“感兴”,是其精心提纯后的结果,情蓄景中,趣在景外,宛然一幅写意画,而桃源典故的暗用,更使得这首诗意蕴深邃,清远含蓄,耐人寻味。尽管它较之陶渊明的桃花源显得更加虚无缥缈,可诗人心中的绵绵诗意却溢满纸背,其悠悠的诗意,绕梁不绝。清人孙洙认为此诗“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⑧,如果从艺术这一角度来看,确实是有道理的。
  据笔者统计,整个《全唐诗》中有362首(包括39首“刘阮”典故诗)桃源诗,其中初唐有26首,盛唐有95首,中唐有100首,晚唐有141首。虽然初唐、中唐、晚唐的桃源诗对“兴象”的选取不及盛唐玲珑、纯美,但也有很多诗作写得相当不错。初唐时的桃源诗数量不多,只有二十多首,但这种艺术特点已露端倪。如李峤的《送司马先生》:“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白云。”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借蓬莱阁和桃花源分处两地来写今后和朋友相隔甚远,如同人间与仙境一样互不相闻,今日在琴声里送别朋友,朋友乘黄鹤远去,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朋友驾云而归?作者将离别之情化在蓬莱阁、桃花源、黄鹤、白云这些兴象之中,营造出一种美妙的诗境。诗中意象的选取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提纯过后的,是最能表达作者当时的情感的。中唐、晚唐的桃源诗在选取兴象上也同样做得很好,中唐诗人刘长卿的《寻张逸人山居》很具代表性: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诗写景,景如画。高耸的山石、宁静的山林。山林之中是隐栖遁世、炊烟袅袅、其乐融融的人家,这极容易触动诗人柔软的心弦,让诗人不由想到那个无意之中闯入桃花源中的武陵人,于是,诗显得更加厚重且富于情趣。此时的景物也让诗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错觉,他坚信桃花源就在深山之中,因为涧水上浮动的是飘落的桃花瓣。景到之处也便是情到之处,诗人又将对桃花源无尽的向往之情化为一片景物。因而“涧水浮来落花”,分不清是情还是景,实际上是景更是情。作者寻张逸人时自然会看到很多景物,但却只写了危石、空山、浮有落花的涧水,因为这几种景物最容易让诗人想到桃源,也最能表达作者对桃源的向往之情,所以说诗中的景物是提纯和净化后的景物。融入了无限情感的景物,显得玲珑剔透,极具神韵。诗的语言极平易,没有浓墨重彩,但却表现出一种情景交融的诗境。再如中唐诗人陆畅的《题独孤少府园林》:“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诗将独孤少府园林暗喻为桃花源,用桃花源的环境优美、祥和宁静来喻少府园林的美好,青山、烟霞、绿草、桃花,既是诗人眼中所得,又是诗境营造所需,而桃花源典故的暗用,不仅提升了少府园林的品味,而且也提升了诗的品味。晚唐桃源诗中,胡曾的《咏史诗?武陵溪》有一定的代表性,诗云:“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诗也将一片浓重的诗情融化在清新优美的景物之中,清澈的溪水以及随水而流的新鲜的桃花瓣已写出武陵溪的景致与特点,而“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虽是在理性地思辨,却也点明作者是在暗用桃花源的典故,兴在象中,趣在象外,桃花源典故的暗用无疑进一步提升了诗境。
  总的说来,唐代的桃源诗多为情景交融、韵味无穷之作,这些诗对于“象”的选取都极为严格,都经过了作者的提纯与净化,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因而显得玲珑剔透、含蓄蕴藉,特别是桃源典故的使用,会进一步提升诗的品味,完善诗的意境。兴象之美,成为唐代桃源诗的一个特点。桃源这一“象”,本身是情与景的高度交融,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带有玲珑之美的特点。这一兴象的选取,确实起到了锦上添花之妙用,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可以增加诗歌内容的厚度,进一步完善诗境,使诗的艺术性更加完美纯熟。
  
  ① 转引自吴明贤、李天道:《唐人的诗歌理论》,巴蜀书社2006年8月版,第154页。
  ② 吴明贤、李天道:《唐人的诗歌理论》,巴蜀书社2006年8月版,第252页。
  ③ 王明君:《唐代美学》,安徽大学出版社,第109页。
  ④ 吴相洲:《中唐诗新变》,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⑤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8页。
  ⑥ 郭鹏:《“桃花流出武陵洞,梦想仙家云树春”――道教影响下的唐代“桃源诗”》,《集宁师专学报》2009年第1期,第20页。
  ⑦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上),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43页。
  ⑧ (清)孙洙编,陈婉俊补注:《唐诗三百首》卷八,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页。
  
  参考文献:
  [1]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张秉戍主编.山水诗歌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3]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4]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 吴在庆.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态与文学[M].合肥:黄山书社,2006.
  [6] 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 傅道彬,陈永宏.歌者的悲欢:唐代诗人的心路历程[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省略

标签:桃源 唐代 之美 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