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随笔 > 正文

[人力资本理论给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启示]人力资本理论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再生产过程不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而且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贯彻落实,少数民族地区要想脱贫致富、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将人力资本放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高度。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发展 人力资本 启示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低于东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2009年全国人均GDP为25575元,而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仅为18133元,相差1/4以上(29.09%)。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让我们重新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核心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如果说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那么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贡献则主要表现在提高人口质量方面。舒尔茨认为:“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资本角度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全部原因。”他坚信经济的增长,自始至终都受到一种隐形因素的相关带动,这种“隐性”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依附人体体力和脑力所具有的全部劳动价值总和。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的,离开了人的劳动,人力资本将不复存在。
   在舒尔茨之前,虽然不少人都认识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作用,但人们并没有把它们当作是一种资本,没有将其纳入经济学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中,只当作是一种相关且独立的影响因素。但舒尔茨一反常态,形象地将人力资本看作一种投资,并断定这类资本的增长速率比传统的物质资本快得多。他甚至创造性地给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量的计算方法,认为国民产值增长快于物质资本增长,两者的差额就是由人力资本投资的拉动力,即是由人们对教育的投资所带来的。
   他曾明确指出,经济增长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者数量增加的观点是片面的,当代劳动生产率得以迅速提高,实际上是人力资本迅速增加的结果。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关于劳动力等价的观点,使劳动力质量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复位,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人力资本理论核心内容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等素质的总和。并将人力资本存量分为五大类:医疗保健、在职培训、正规教育、成人学习项目、就业迁移。在舒尔茨看来,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1)在经济增长中,人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他甚至直言不讳,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舒尔茨,2001)。(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舒尔茨认为:“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以及未经过培训的劳动力,对于发展具有高度民主生产力的经济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和各种各样的人的技能,是推动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燃料。如果缺少了人的技能,经济发展的前景就会黯淡而又萧条。”(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之所以能够著称于世, 享有极高的学术声望, 不是因为其鲜明观点充满了对传统理论的大胆质疑, 也不只是因为精辟的论证能够透射出对发展的深刻洞见,而是因为该理论引人深思,能够给现代的发展、特别是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新的启示与灵感。
   二、人力资本理论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树立“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
   根据舒尔茨的研究,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运用这一思想可以得出,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资本的短缺,而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很多民族地区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本积累,即使选准了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无法有效吸收外部资金的注入。事实证明人力资本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争创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瓶颈。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扩散,知识将进一步取代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因此,民族地区要加快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的就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和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
   (二)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要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点发展职业教育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直接方式, 通过对教育结构的改善, 扩大职业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 从根本上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例如,增设职业教育中学, 开办农业技术学校、工业技术学校,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使劳动者掌握实用技术, 增强其劳动能力。江泽民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也明确指出:“21 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针对民族地区目前职业技能教育水平滞后,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严重滞后的状况,当前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普及技术推广。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民族地区职工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以及体力、智力、能力等素质的重要措施。
   (三)加强民族类高等院校的建设, 提高民族地区与民族类高校的办学水平
   高等教育对增加人力资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高水平的代名词, 高等教育培养了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也是科研机构的后备力量。一方面,对于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要完善大学制度,当地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与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对于民族类高等院校,要注重加强学生的专业化素质培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为民族地区的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专业化实用人才。
   (四)建立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才资本激励机制和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过程的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只有通过要素市场来实现其优化配置才能保证其有效合理。从当前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和传统体制的束缚,人力资源的流通十分困难,高层次人才外流现象明显。对此,应建立和发展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在民族地区的流动与迁移,同时为区域外的人才搭建常态化的市场平台。
   而激励机制作为开发人力潜能、激发创业动机、调动人力积极性的重要杠杆,针对民族地区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相对薄弱的现状,应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人力资本投资和回报的合理机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制定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优惠政策,包括待遇、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内容,创造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优势的环境,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适合各类人力资源特点的各具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
   三、结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远性、协调性、补偿性和自主性特点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和复杂的过程,资本积累的重点应当从物质资本的积累转向人力资本的积累,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稳定和充实科技队伍,发展小城镇规模等措施来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开发当地人力资源,形成人力资本积累,顺利实现技术转移,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①王邦勇.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者继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云南文山广南县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19):71―72
   ②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34―44
   ③刘宇辉.人力资本理论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10:3
   ④张敏. 致力理论创新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5):39―40
   ⑤雷会宁. 对欠发达地区流出人口问题的思考[J]. 问题与思考2009(7):22―23
   (周康,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标签:人力资本 启示 少数民族地区 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