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课程【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以目前我国高校广告业专业的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认为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课题体系在设置思路、课程编排方面存在着脱离业界实践、本末倒置等问题、专业感不强等问题,并认为应从体现业界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内容、突显专业核心方面入手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广告学 课程体系 问题 对策
  
  引言
  我国现代广告学的院校教育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已经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然而,与高校争相开设广告学专业的热情相比较,业界对广告院校教育成果的认可程度却不高,甚至出现广告公司招聘明确提出不要广告专业毕业生的情况。面对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广告学专业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出现了偏差。
  因此,本文拟就目前我国广告学专业的课题体系设置进行分析,并努力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闭门造车、自言自语
  广告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学生在校所学习的知识必须能够转化为特定的专业能力。所以,了解广告行业的特殊性、围绕广告从业者所需的特殊的能力结构来设置课程,才是建设这个专业的明智之举。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却很少去对业界需求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很多时候,高校并不是因为业界对某项能力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而设置某一课程,而是因为我能开设某一课程而开设某一课程,或者是我必须为某人安排一门课程而开设一门课程。从1983年厦门大学第一个开设广告学课程开始,我们就在本着这样的原则建设这个专业。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高校都有可能开设广告学专业,包括传媒类院校、艺术院校,甚至是工程类院校。
  从某种层面上说,不同院校的确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长建设富有特色的广告学专业。然而,这种思路也必然导致其课程设置上的出现因己裁课、因人设课的现象。
  比如,东部某理工类高校科技与艺术学院广告学专业,其学科基础课程包括艺术设计史、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中外美术史、速写、设计名作赏析、美术名作赏析、名曲欣赏、音乐概论等课程。如此之多的艺术类课程,几乎淹没了跻身其中的广告学概论和市场营销。这些课程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欣赏、自言自语的特征。
  2、课程配置不尽合理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将其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运用能力。所以,实践类的课程是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考察众多院校的广告学专业课程,我们发现学校开设的绝大多数课程都属于理论课,而专业实践环节往往交给学生课下自行解决,学校既不能提供实践机会,也缺乏相应的考量机制。
  除了实践类课程数量的偏少,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还存在设计类课程课时普遍较高的情况。设计只是广告学专业发展方向中的一个,但因为其技术性、操作性强,学起来成果突显等原因,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不少该类课程。如北京某高校广告学专业就开设了美术素描、美术色彩、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CIS设计、多维图形设计、网页设计、立体构成等九门课程。
  另外,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还体现在开课时间上。目前,很多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高校都是按照按部就班的以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安排课程。这就导致前两年时间里学生对于广告学的专业特性了解得不多,基本处于浪费的状态;四年级的时候主要任务已经变成了找工作而无心上课,造成了专业课知识体系的不完整;单靠三年级一年的专业学习,根本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所以,现在很多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时其实非常茫然,根本不知道自己这四年到底学了什么。
  3、通识类课程设计无序、缺乏主线
  广告学是一门“杂学”,因为它对从业者多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要求。正如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提出的:每一位真正有创造力的广告人,都具备两个重要的性格特征:第一,普天之下,没有什么领域是他不感兴趣的;第二,他广泛的浏览各个学科的所有资讯。为此,很多高校广告学专业都开设了通识类课程,以其帮助学生广泛研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提升广告学专业的综合才能。然而,这些课程的开设事实却让我们很难乐观,因为其中大多数课程都体现不出广告学专业的特殊要求,而只是把其他专业的主干课程直接挪过来使用。
  比如西部某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中,通修类课程中,设置了写作基础、古代汉语基础、实用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Ⅰ、中国古代文学Ⅱ、中国现代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文学概观、外国文学作品选八门课,共24学分,占据了通修类课程的40%。这就是我国目前广告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的典型方式。
  二、如何解决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1、与业界联手研讨课程体系设置
  既然脱离业界实践的课程设置已经令业界对广告学的院校教育失去了信心,漠视这种脱节迟早会让我们的广告学专业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那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请业界加入广告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调查研究业界对人才特殊能力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整体课程体系。
  另外,还可以请业界知名人士到校办讲座的形式将业界引入广告学的院校教育。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业界的最新情况,又不会破坏院校教育本身的完整性和体系性,同时还能弥补高校教师业界经验匮乏的实际情况。日本广告业的持续繁荣足以证明这种广告教育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尤其是在当前倡导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大背景中。针对上面课程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转变一下思路来解决问题。比如,针对设计类课程比较多,而且占用课时较多的情况,完全可以将学习的方式变换一下。以前是每一门课开始一个学期,专门介绍一个设计软件的使用,现在就可以将这几个软件放到同一个学期讲授,每个软件只介绍基本的功能和操作,操作的熟练性交给学生课下自己去练习。这样既能够节省出课时,又能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如果他有兴趣,就可以课下多练习;如果他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在于此,则可以将精力投向其他课程。
  再比如,我们也可以将专业核心课程提前到一二年级,而把通识类课程后置到三四年级。这样,既能够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理解、体会和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形成更加明确的专业认识;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暂定的专业发展方向来选择后两年的通识类课程,不浪费精力,也更加的有效。
  3、通识类课程要围绕广告学专业这一核心设置
  上面举了我国某大学广告学专业的通识类课程作为反面例子,下面我们来看看英国彻斯特大学广告学专业开设的部分通识类课程:广告与新闻、广告与电视制作、商业音乐制作与广告、广告与体育发展、电影研究与广告、多媒体技术与广告 。单看这些课程的名称,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样的通识教育才是真正的通识教育,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广告学专业以外的各门类知识的学习机会,同样体现出了与广告学专业的关联性,既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同时又能够为学生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广告学的院校教育必须为广告业界服务,为业界所认可才能使自己的存在成为课程和合理。这就要求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科学、合理,而不是孤芳自赏的在象牙塔中做梦。正确的认识广告学专业课题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需求解决之道,我们的广告学院校教育才能兴盛。

标签:对策 课程体系 广告学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