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年鉴编纂开头_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利用研究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介绍了国内地方性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成效,针对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综合年鉴;科技年鉴;年鉴信息资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15
  〔中图分类号〕Z58: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057-04
  Research on Compiling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the Year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o Maolin Shao Yuejian Liu Suoro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 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compiling of domestic local yearbook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ir information resources.Moreover,it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deal with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yearbook;year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earbook information resources
  
  科技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科技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也是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各地编纂出版的科技年鉴大都由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纂出版,客观、真实记载年度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技术进步、重大科技活动和重要科技事项以及企业自主创新成效,因其科技信息含量大、信息来源正规可靠,涉及科技工作的方方面等特点,逐步得到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和社会有关方面关注。当前,如何搞好科技年鉴编纂工作,有效的开发利用科技年鉴信息资源,促进区域转型跨越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1 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 科技年鉴的利用价值与作用
  科技年鉴记载了科技发展的历程,记述了科技发展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新创意、新举措、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一系列新知识、新思想,涉及管理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尤其是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等领域[1]。地方性科技年鉴一般都设有科技工作综述、科技统计资料 、科技成果奖励、科技大事记和索引、名录等(类)栏目,每个(类)栏目都具有不同的职能,提供不同的信息。利用年鉴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参考服务。归纳起来为[2]:一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国内地方重要科技信息(如科技统计数据、政策法规文献等),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编制科技发展规划、撰写科技发展报告等,为各级领导(机构)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综合科技信息。如区域、行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技活动主体的相关信息(研发进展与研究成果,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成就等),为地方经济建设、转型发展、区域科技交流合作、产学研用一体化提供咨询服务。三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专题科技信息,如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以及标准文献等,为科研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全面了解国内外科技进展,工程技术进步,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提供指导性服务。四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科普性信息,启发和引导社会大众学科学、用科学,利用科普知识指导解决学习、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3]。五是利用科技年鉴查找原始文献和回溯性资料[4],如科技大事记、科技人物等参考资料,回顾了解地方科技发展历史,为地方编史修志提供科技文献资料和其他信息服务;为人们总结过去、分析现状、探索未来提供借鉴[5]。等等。
  1.2 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省级科技年鉴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纂出版的,较早编纂出版的年鉴有《河南科技年鉴》、《北京科技年鉴》等。20世纪90年代编纂的有《上海科技年鉴》、《山西科技年鉴》等,其他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年鉴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编纂的。科技年鉴主要以公开出版和内部资料交流两种形式编辑出版。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近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其所属的地、市等)编辑出版科技年鉴,见表1。国内内蒙古、吉林、浙江、安徽、海南、重庆、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编纂的科技年鉴情况不详。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利用研究Feb.,2012Vol.32 No.2表1 国内部分省、市、自治区科技年鉴编纂出版简况
  序号年鉴名称创刊时间出版形式与出版单位印刷数量主办或承办单位类(栏目设置)备 注1北京科技年鉴1987年公开出版物/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不详市科委设特载、大事记、科技管理与服务、统计资料等。设索引2天津科技年鉴2004年公开出版物/方志出版社/20101~?1 000册市科委/市科技史志编修办公室设特载、高技术研究、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科技大事记、附录等。设索引/书附光盘3河北科技年鉴不详内部资料免费交流/2008年卷1~500册省科技厅设特载、专文、大事记、综述、统计资料等。4山西科技年鉴1992年内部资料免费交流/2010 1~500册省科技厅/省科技情报所设特载、科技管理、科技统计、表彰奖励、大事记、附录等。1992-1994年曾正式出版;1995年-至今为内部资料5辽宁科技年鉴不详公开出版物/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不详省科技厅设特载文献、宏观科技管理、行业科技、大事记等。6黑龙江科技年鉴不详不详不详省科技厅科技综述、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奖励、科技服务等2006-2008年电子版挂省科技厅网7上海科技年鉴1991年公开出版物/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1~?1 700册市科委/市科技信息中心设基础研究与高技术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管理与服务、科技园区与区县科技等书附光盘8江苏科技年鉴1989年公开出版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1~?3 000册省科技厅设特载、科技管理、科技统计、科技政策和法规、大事记等。同版光盘9福建科技年鉴2001年公开出版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5 000册省科技厅设特载、科技管理、科技统计、文献法规、大事记等。设索引/书附光盘10江西科技年鉴2003年公开出版物/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3 000册省科技厅设科技综述、科技管理、科技统计、科技法规资料等。11山东科技年鉴2004年公开出版物/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1~?2 000册省科技厅/省科技情报所设科技管理、行业科技进步、科技统计、科技大事记等。设索引12河南科技年鉴1983年内部资料/2004不详省科技厅设科技政策与法规、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普及、科技人物等。 续表1
  序号年鉴名称创刊时间出版形式与出版单位印刷数量主办或承办单位类(栏目设置)备 注13湖北科技年鉴1986年内部资料免费交流/2009不详省科技厅设特载、科技活动、表彰奖励、科技统计等。14湖南科技年鉴2002年公开出版物/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卷)不详省科技厅设科技活动、特载、专题综述、科技统计、科技大事记等。15广东科技年鉴1992年公开出版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卷)1~?4 000册省科技厅、省科技信息中心设综述,科技政策法规及软科学计划、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附录等。16广西科技年鉴不详公开出版物/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2005)不详自治区科技厅设特载、综述、科技管理、行业科学技术、大事记等。17四川科技年鉴1997年内部资料免费交流/2009500~600册省科技厅/省科技厅史志办公室设特载、科技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与服务、科技人物、科技统计等。18云南科技年鉴不详公开出版物/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1~?1 000册省科技厅设特载、科技人才、地方科技、大事记等。19陕西科技年鉴2007年公开出版物/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卷)不详省科技厅/省科技史志办公室设特载、科技资源、科技管理、科技服务、政策法规等。设索引、电子版上网
  1.3 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地方性科技年鉴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科技管理部门为主的年鉴编纂与利用网络体系。科技年鉴编篆与利用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领导开始重视科技年鉴编纂工作。全国各地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纂科技年鉴,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办公条件等方面以不同的方式给以支持。如《福建科技年鉴》,坚持按照“政府主办”的指导思想,把它当作省科技厅的“一把手工程”来建设。省科技厅始终把它作为全省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日常工作计划,由办公室直接负责,并培养建立了一支以编辑部为主体的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编审队伍[6]。《陕西科技年鉴》在编纂工作开始之初,由省科技厅厅长主持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了领导分工,提出了工作要求,并给予经费保证。实践证明,得到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是《 陕西科技年鉴》 编纂取得成功的关健[7]。除省级科技年鉴外,国内一些地(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也组织编纂科技年鉴,如《杭州科技年鉴》、《深圳科技年鉴》、《宜昌科技年鉴》、《厦门科技年鉴》、《合肥市科技年鉴》等。二是依托年鉴网络化、信息化平台,促进科技年鉴资源共建共享。(1)北京、天津、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科技年鉴已入编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2)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已主办《中国年鉴网》,并与北大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收录了国家级年鉴、地方综合性和专业性年鉴等共计近千种,并已成功地应用服务于全国300多家单位[8]。(3)《黑龙江科技年鉴》、《陕西科技年鉴》等地年鉴的电子版已挂在省科技厅网站,对外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三是科技年鉴编纂利用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2003年,《上海科技年鉴》荣获上海市首届年鉴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级各类档案馆档案编研成果展评会二等奖[9]。《上海科技年鉴》获得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奖一等奖,《天津科技年鉴》获得综合奖二等奖;《山东科技年鉴(2009)》在全国地方志系统第二届年鉴评奖活动中获一等奖。四是科技年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用化。据了解国家图书馆和各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科技情报(信息)服务部门都收藏数量和种类不等的科技年鉴,多年来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服务。(1)利用馆藏提供年鉴借阅、参考咨询、专题检索等信息服务。(2)为地方各级各类编史修志部门提供年度基础资料数据。(3)为相关部门编写项目可行报告、评估报告、统计分析报告和起草其他相关文献等提供专题参考资料。(4)《陕西科技年鉴》、《山东科技年鉴》、《福建科技年鉴》、《北京科技年鉴》等地年鉴书后设有索引,方便文献检索;《天津科技年鉴》、《福建科技年鉴》、《上海科技年鉴》等地年鉴同时也出版年鉴光盘版,满足用户、读者查阅信息。五是促进了科技年鉴编纂及利用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团结并组织全国年鉴界同仁,探讨年鉴编纂理论,交流年鉴出版经营工作经验,维护年鉴界的合法权益,发挥在年鉴行业中的服务、协调、协助管理的作用,推动中国年鉴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年鉴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文明服务的水平等。各地科技年鉴编撰人员也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交流年鉴编纂体会,研讨年鉴信息利用经验,推进年鉴信息开发利用步伐。
  2 影响科技年鉴编纂与利用的因素和问题
  一是科技年鉴作为一种新的科技参考工具书,目前还没有被广大科研教学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士所认知。二是科技年鉴编纂机构(部门)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来源渠道等方面亟待规范落实。三是科技年鉴编辑和供稿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不一、供稿质量优劣不齐、编辑和供稿人员急需专业知识培训。四是大多数科技年鉴编撰部门以编纂年鉴为主要工作任务,如何深层次开发利用年鉴信息资源则刚刚起步,有许多工作要做。五是深层次的统计、对比分析文献信息亟待充实。六是科技年鉴编纂印刷发行量偏小与地域性差异。大多数地方编纂的科技年鉴印刷发行量仅在?1 000~?3 000册之间,边远地区科技年鉴的编纂工作亟待加强。
  3 科技年鉴编纂及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措施
  科技年鉴编纂,除了存史资政,更重要的是应开发其丰富的科技信息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服务[10]。具体措施如下: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全力支持
  一是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年鉴存史资政的作用和重要性,建议将科技年鉴编纂应同科技志编纂同时列入科技管理部门日常工作加以支持。二是建议由科技部组织,建立全国性的科技年鉴编纂管理协调部门,统一规划和指导全国的科技年鉴编纂工作,科技年鉴编纂经费应列入同级财政或专项经费给以支持;科技年鉴编撰机构人员岗位设置可参照地方综合年鉴编撰机构设置执行。三是科技年鉴编辑部门要与地方史志编撰管理部门加强联系,争取在年鉴编纂业务等方面得到其指导和支持。四是科技界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宣传和扩大科技年鉴信息的利用效果。也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科技年鉴利用价值和作用,普及利用年鉴知识。五是科技年鉴信息资源的共享。科技年鉴信息可通过政府和其他网站面向社会、面向公众开放(除涉密内容外,可挂在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网,同时可链接在图书、信息服务部门的网站上),要让社会大众了解科技年鉴信息资源特点,逐步开发利用年鉴信息。
  3.2 稳步提高科技年鉴编纂质量
  一是年鉴编纂管理部门要统一编纂格式(框架结构设计、篇章内容布局、装帧印刷形式等),编辑出版单位要依据国家出版规范和行业规定运行(如校对标准、数字、计量单位等用法)。二是年鉴编辑部门要严格执行稿件“三审”制度,确保稿件的整体质量和信息的全面准确。三是年鉴编辑部门要坚持年鉴的记载功能和存史资政作用,确保年鉴收录信息内容的全、新、准;要规范年鉴图文内容,不断提高年鉴的装帧设计质量,在丰富年鉴内容的同时,提高年鉴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四是科技年鉴编撰部门要定期组织召开年度编撰质量检查座谈会,找问题、提建议,依据编纂大纲,不断充实年鉴类(栏)目内容,进一步提高年鉴的装帧设计,稳步提高年鉴印刷出版质量等。
  3.3 不断充实科技年鉴信息内容,深刻揭示年鉴利用价值一是建议年鉴编纂部门增加科技计量学分析内容,如地方性科技经费投入、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市场技术合同等数据资料,进行区域经济科技综合指标对比分析,提高区域经济科技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议年鉴编纂部门增加一些地方经济比较资料和运行数据:如地方性GDP、CPI、工业、进出口等运行数据;科技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专题分析数据;地方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效果研究数据;地方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数据等,有利于周边省份的经济科技发展比较,有利于提升地方科技的整体实力。
  3.4 切实提高科技年鉴编纂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科技年鉴编纂管理部门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贯彻执行培训上岗许可制度;编撰部门要定期组织年鉴供稿人员撰稿业务培训,整体提高供稿人员业务素质。二是科技年鉴编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编撰业务理论和实际编校知识,了解和学习编辑现代办公自动化知识和相应的编辑排版技能和其他有关知识,逐步提高编辑电子化操作技能。三是科技年鉴编辑要在编辑工作一线多实践、多磨练,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要加强与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研讨,努力提高年鉴编撰质量,以适应现代编辑工作的要求。
  3.5 扩宽科技年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一是图书、情报(信息)服务部门要正确处理科技年鉴编纂与利用的关系,积极探讨年鉴利用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加强年鉴信息内容的分析研究和年鉴信息内容的揭示,同时进行年鉴利用效果的调查研究。二是图书、情报(信息)服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等需要加强搜集科技年鉴和其他类别年鉴,编制馆藏年鉴目录和应用指南;建立年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网络,建设专题数据库,为社会各界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咨询服务。三是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科技情报(信息)部门要举办相应的年鉴类工具书的检索知识辅导,重视培养读者和师生利用科技年鉴等类工具书的检索查新能力,普及和提高读者和用户利用年鉴工具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四是加强科技年鉴发行工作,确定发行范围,扩大年鉴的影响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强化年鉴的增阅;年鉴的交换;年鉴的订阅等工作。五是科技年鉴工作的创新发展。年鉴应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在组织管理上创新;在技术上创新;在经营方式、发行宣传渠道上创新[9],等等。
  
  参考文献
  [1]郑哓娟.浅谈科技年鉴及其功用[J].广东科技,2008,(9):29.
  [2]赵爱明.参考咨询与年鉴的利用[J].图书馆学刊,1995,(5):43-46.
  [3]王红.年鉴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3):45-48.
  [4]范青.论年鉴的社会价值[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3,(1):18-20,17.
  [5]侯威.年鉴资源重在开发与利用[J].安徽科技,2009,(5):33-34.
  [6]郑雨苹,洪文昌.《福建科技年鉴》的编篆特点与创新思路[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3):9-11.
  [7]吴晓霞,李军.编篆《陕西科技年鉴》的几点体会与认识[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5):107-108.
  [8]平保兴.图书馆年鉴收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贵图学刊,2008,(1):17-18.
  [9]张芝慧.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4,(3):7-9.
  [10]李升宝.试论年鉴信息资源的开发[J].黑龙江史志,2001,(4):33-34.

标签:编纂 信息资源 年鉴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