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有把握文化有限公司 [论当前文化建设中应把握好的十大关系]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中国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规律,对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重关系有清醒的认识,正确把握好十大关系。
  关键词:文化建设;十大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1-0007-07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规律,清醒认识和把握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重关系,具体地说,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一、坚持主导性与多元化相结合
  文化总是以丰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来展现的,但其中总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主流文化引领、主导着社会文化结构,对大众文化起着引导和提升作用。非主流文化中,除了同主流文化相对抗的反向文化、以及落后、腐朽文化外,还包括大量处于从属、补充地位的大众文化形式和具有潜在文化竞争力的亚文化。中国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利益多元的背景下,社会文化结构中不可能也不能够只有一种文化存在,文化多元化是发展趋势。多元文化以各自鲜明的个性,对主流文化形成外部压力,并提供文化借鉴发展的资源。因此,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文化建设必然是主导性与多元化相结合。一方面,要培育和壮大主流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使其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坚持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经济、行政、立法等各种手段实现对大众文化的有效调节和控制,逐步将大众文化的发展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其与主流文化相互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放手、放权发展大众文化。参与是培养责任感和取得共识的最佳途径,鼓励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通过参与逐渐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认同感。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促?和保障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和全面繁荣。坚持弘扬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在多元互补中谋求共同发展,在多元交流中谋求文化和谐,在多样竞争中谋求文化实力,在多方对话中谋求价值共识。坚持在主导性和多元化相结合中实现各种文化和谐共存,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坚持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
  先?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潜在力量,通过理论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以及社会的评价、言说、交往等方式,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成员,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持社会的认同,凝聚社会的共识,制约社会发展的特色和方向,从而成为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具有活力的灵魂。从合规律性角度看,先?文化符合并遵循着文化规律,以先?的文化传播理念和文化传播手段,实现自身的传播,对总体社会生活产生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从合目的性角度看,先?文化以尊重和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先?文化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实现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不能将其割裂甚至对立起来。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科学性不是故作高深,通俗性不是低级庸俗。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要求用准确明快生动活泼的语言,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毛泽东早已提出,我们的“思想感情要和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要持平等的态度,平易近人,来自实践,扎根群众,贴近现实,把握时代特征,联系大众当前的实际生活和需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情感和观念,了解民众的社会心理,将先?文化同大众话语、大众倾向联系并达到融合,创造出大量丰富多彩的、灵活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文化需要。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要求有分众化意识。当今社会结构多元化,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或同一阶层、群体其成员不同的文化水平、职业特点、年龄层次,都决定了其文化需求各不相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所谓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内容、形式和传播途径也必须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需求的变化而发展?步。
  三、坚持培育社会与政府扶持相结合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分化重组,国家对资源和社会活动空间垄断的弱化,社会正在成为一个与国家并列的、相对独立的提供资源和机会的的源泉。多种社会组织、团体的活动,大大拓展了过去由政府独立支撑的文化建设空间,创新了文化建设的方式和途径,增加了文化建设的投入。社会组织、团体的公益文化、慈善事业、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推动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协调和对话,促?了不同阶层、群体民众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增强社会民众的社会参与意识、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中立地位,使文化传播呈现间接、广泛、非强制性特点,淡化了意识形态和功利色彩,显得更加客观、公正、可信,从而使得民众更容易接受、“首肯”和认同。这种“弥漫式的”、“毛细血管式的”文化渗透和潜移默化的立体全方位的文化传播,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仅仅用了30多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几乎主导一切的总体性社会模式迅速分化,社会发育快速推?。但是,“大政府、小社会”或“强政府、弱社会”的情形仍未根本改变。许多社会组织都是在政府需要下设立的,自发的社会组织受到行政管理部门较为严格的控制。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衡量,社会组织还远未能够起到配合政府,有效组织分散的社会民众,协调利益关系、规范社会活动,实现社会有效整合、自主运行的程度。应当说,政府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文化建 设?程中,依然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加大文化投资,培育社会组织,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健康发展的环境和土壤。通过培育社会与政府扶持相结合,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团体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扩展文化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承担起文化发展的主导和支撑作用,大力扶持和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导,健全文化管理体制,理顺文化产业发展关系。
  四、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就是突出强调文化发展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各种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传播,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种具体的文化存在方式,文化产业已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既互相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配合。一方面,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分属不同领域,按不同方式运转。另一方面,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提供文化资源和原创性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又为文化事业提供重要物质保障,是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途径。在实践和具体操作中,许多文化行业和领域既具有公益性,又有经营性。文化事业需要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业也无法完全抛开公益性活动和环节。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还相互转化,既有文化资源和产品由公共产品向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转化,也有文化产业转化为文化事业,构成文化事业的一部分。
  过去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只重视它的导向功能、意识形态属性,把它作为舆论的工具,而忽视了它的生产力因素,回避了它的商品属性。当前,又出现了着重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强调文化,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文化产业倾注过多热情的倾向。文化建设中公益性与经营性领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单方面发展任何一方都会造成文化建设的不平衡,或方式单调、活力减退,或功利化、低俗化,削弱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传承能力,严重影响文化软实力的长远发展。这既不符合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遵循文化规律,从文化发展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确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方式。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统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使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宗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原则有机统一起来,坚持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既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又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产业结构调整,推?文化和科技融合,开拓国际文化市场,使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五、坚持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结合
  文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渗透性,文化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式多姿,潜移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发展成一种越来越明显的总体性结构关联,现代社会的文化影响和传播涉及很多的领域,其中组织机构和技术手段广泛而多样,相互渗透并具有系统性强化的特征。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愈来愈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成为重要的社会调控方式,对社会经济、政治运行起到不容忽视的导向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发展认识上更多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多采取直线灌输式的显性方式传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民众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传统文化建设理念和方式手段越来越滞后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滞后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出现了文化产品与大众趣味的反差,导致文化传播呈现内卷化效应。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创新文化建设理念,拓展文化传播途径,将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结合起来。首先,加强和改?正面宣传方式,在先?文化传播理念指导下,推?主流文化机构组织和队伍的建设,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弘扬主旋律,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文化主阵地,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其次,重视泛社会化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立体、全方位的文化传播网络,尤其是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通过隐性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多样化的文化形式,通过泛社会化传播载体和技术手段,实现与大众文化生活的全方位结合,无间断地重复强化,推动民众的认知和价值判断,使之相对稳定、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认同,成为社会民众的常识,甚至是日常生活无意识的认知。
  六、坚持制度化建设与人文精神建设相结合
  社会的发展、?步必须通过制度得到确认和保障。制度化建设通过建立规范体系和机构组织实现社会生活的规范化、有序化,它所依托的是统一性原则,把人们的思想行为纳入规范的社会模式之中。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提升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民族灵魂的塑造。它所依托的是特殊性原则,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个体的尊严、价值、命运。制度规范要体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又需要制度化建设提供保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由于历史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文化事业是靠政策垄断成长起来的,浓厚的行政色彩、矛盾丛生的制度设计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桎梏。文化建设要将制度化建设与人文精神建设相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推?文化健康发展,彰显人文精神。以刚性的制度化建设保障文化发展,滋养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支撑制度化建设,体现人本关怀。一方面,必须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制度化建设,规范文化建设各行为主体行为方式,将其纳入有序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中去,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机制体制的保障。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人文精神建设。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在制度化建设的保障下,培养和塑造人文精神。
  七、坚持文化包容和价值底线持守相结合
  今天的中国文化建设是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环境下?行的。世界各国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以各自方式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和视野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大胆借鉴一切有利于 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扩展我国文化发展的资源。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坚持文化包容的气度和胸襟,积极营造一个让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让文化艺术界百花齐放的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坚持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不同文化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一方面,不能用单一的服务于政治需要的尺度衡量一切文化领域,放手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民众参与?来。另一方面,也不能用是否有市场价值作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唯一尺度,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重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扶持,保护文化遗存,保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文化的开放包容不是盲目崇外,学习借鉴也不是照抄照搬。在各种文化思潮、多种意识形态的竞争较量中,我们必须持守基本价值底线,对危害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思潮、意识形态、价值观要有明确的判断和坚定抵制的原则立场。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元的价值取向,整合多元多样的思想文化,抵御西方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分化,使之行成比较一致的符合差异性社会的价值体系。持守基本价值底线,不仅靠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坚持制度建设为根本,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评价、奖惩和监督机制,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八、坚持尊重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5000多年绵延不息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今天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尊重文化传统不是泥古、崇古、颂古非今,文化改革、文化创新也不是轻古、丑古、蔑视传统、数典忘祖,根本的要求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当前的文化建设,是在尊重历史、尊重前人创造成果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做实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传承是基础,是前提;改革、创新是方向,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也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最强音。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的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利用,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创新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九、坚持社会全面建设与文化重点建设相结合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应,同时又反作用于后者。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环环相扣,一旦它们之间的张力变得不协调甚至是冲突时,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就会混乱、错位、无序,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控制和规范,所追求的事业也就会失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也曾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时候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他强调:“我们讨论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忘记这个基本观点。”生成文化软实力的资源涵盖了国家的所有资源,包括经济、军事等有形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等无形资源;同时,软实力产生的关键是一个国家对各种资源的非强制性运用。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在社会系统性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以社会整体的发展?步为依托体现出来的。
  文化的发展并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涨船高的过程,文化发展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特殊性。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既有文化领先于经济与经济与政治的情况,也出现过文化滞后于经济、政治的情况。同样,今天人类所取得的科学和经济上的发展都是以观念文化的领先为基础的。在当今世界日益开放,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关性也越来越紧密。不可想象一个国家在其文化严重滞后的境况下,可以长期保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影响力还不够,国际舆论处于西强我弱。加强文化建设,推?文化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用文化建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用文化繁荣促?社会和谐,就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共产党是先?文化的继承者,始终关注文化问题,坚定地将建设民族新文化、复兴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反应党对于文化高度重视和自觉意识,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体现。在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展的?程中,加强文化的重点建设,以文化引领前?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自觉担当起用先?文化引领社会?步的责任,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承担起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
  十、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和世界性文化视野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文化是民族的生存基因和生命密码,文化通过符号系统使社会成员习得或传递内隐或外显的行为模式,并转化为知识、价值、意义等,实现与每 一个个体的社会成员的结合,?而影响社会成员对社会现象的判断和社会行为的选择。因而,文化始终带有它鲜明的民族印迹,并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与内容,维系着民族团结,塑造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民族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生发出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才能够凝聚民族意志,也才能够在世界多元多样文化的环境中保持自己、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自己的文化实力和文化特色。
  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全球价值趋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逐步被同质化;另一方面是各民族回归自身传统,复兴民族文化,强调民族自我认同,以及文化的交流、综合与新的多样性的出现。在这一环境下,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与保持世界性文化视野的结合。文化自信并不拒绝文化交流和互动,不是文化保守,更不是文化自负。它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内在品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豪,同时也是对发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要求我们既尊重传统,又重视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同时还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行新的文化创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实现现代性的转化。
  民族文化自信必须同世界性的文化视野相结合。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的交流和互动。黑格尔在给J.H.沃斯的一封信里说:“路德让圣经说德语,您让荷马说德语,这是对一个民族所作的最大贡献,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习得那最优秀的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现在我想说,我也在力求教给哲学说德语。如果哲学一旦学会了德语,那么那些平庸的思想就永远也难于在语言上貌似深奥了。”黑格尔的这段话不仅适用于哲学,也同样适用于民族文化。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民族文化自信也表现在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对待世界文化。牢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把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放在世界发展大背景下审视和推?,在同世界文化的互动交流中,辩证取舍,学习借鉴世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获取发展自身的文化资源,融汇优秀的文化成果,积极提高文化吸纳力,转化再造,丰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办法和经验,学习世界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手段,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升文化传播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实施对外文化精品战略,拓展中国文化产业世界市场。从世界发展大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发挥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中国自己的贡献。

标签:十大 把握好 中应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