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想象作文 > 正文

互动_吸引人的互动话题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读者来信   我是贵刊的一名新读者。近年来,我开始喜欢上《地图》杂志。我既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又是火车爱好者。真的希望贵刊能经常刊登些和铁路有关的文章,尤其是铁路文史方面的东西,比如:东北的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云南的滇越铁路,等等。文章中最好有详细的线路图,最好是老地图,地图杂志嘛,亮点就在于此。在工作之余我非常喜欢拍摄铁路题材的作品,包括火车、轨道交通、铁路老建筑以及和铁路史有关的遗迹,只要和铁路有关的题材,我都喜欢拍。我目前已经拍摄了关于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的老建筑方面的一些片子,还有蒸汽机车系列和少见的窄轨铁路。当今的高铁也在我的拍摄计划之内。在我拍摄这些题材时,很想知道当初这些铁路是啥样子,但是资料无从查找。
  2012年第1期的《重走百年京张路》文章就很好,图文并茂,新旧照片对比强烈,老地图又来自1915年的出版物,值得珍藏。希望还能看到这样的文章。在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铁路宣传大大落后,仅仅靠一本80%发行于铁路系统内部的《铁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动车组上口J供阅读的几本铁路刊物,也只有旅客乘车时能见到。我觉得《地图》杂志经常刊登些介绍铁路的知识,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全国有大量的火车迷,他们渴望看到这样的文章和刊物。每次杂志上有刊登铁路知识的文章,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大家争相购买。比如2010年第l期的《中国铁路百年》,我就是在网上看到网友发布消息后,去报刊亭购买的。
  沈阳李成志
  铁路表迭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线路历史.
  还包含着城市的发展史。不管是铁路自身元素.还
  是它所延伸出的人文元素,都极具魅力。很高兴您
  喜欢《地图》杂志的铁路专题,也希望像您一样的
  火车迷坚持这份爱好,发现更多人文价值。
  编辑部
  看完《地图》2011年第6期中的“中华五色”专题,我忽然很想去趟故宫,看看尊贵的“帝王黄”、大气的“中国红”,好好刺激一下日渐迟钝的视觉神经――我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这世界的颜色了。
  每天早上从灰色的梦境中醒来,便手忙脚乱、义无返顾地投入上班族汹涌的激流中,哪管头顶上是蓝色晴空还是昏黄阴霾;公交车上、地铁里,我和身边挤着的穿着暗调衣服的大多数人一样,要么闭目养神要么低头盯着泛着惨光的手机屏幕,都赖得理会掠过车窗的树枝上挂着的是红花还是黄叶。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里,我的眼睛都紧紧盯着电脑屏幕,让一格格像素组合出的虚幻色调占据大脑,当肚子饿得大声抗议时才猛一转头望向窗外――哦,天都黑了啊……
  在这个什么都要快,什么都得提速的年代,人们都是狂飙列车上的乘客,窗外的世界已经浓缩成一闪而过的影子,谁也不敢停下来细细辨认它们的本来面目――一慢你就OUT了。在各种“国际化”、“全球化”的热烈口号中,花花绿绿、鱼龙混杂的舶来品充斥、混淆着大众的视听,随着一波波快餐文化的潮涨潮落来去匆匆,麻木的人们眼中的一切统统裹上厚厚的包浆,千篇一律黯淡无光。曾经光彩夺目的中华之色渐渐褪去,而色彩所承载的历史与传统也随之被人遗忘。唯一还能被世人所留意的颜色,貌似只有银行点钞机里翻滚着的艳红吧!
  还好,《地图》给我戴上一副眼镜,让我重新看清立体鲜活的中华五色,回忆起“宫墙之红”、“琉璃之黄”、“玉瓷之白”、“道礼之黑”、“布衣之青”……但愿这“青、黄、赤、白、黑”有朝一日能重新渲染人们的视野,成为世界的主色。
  北京李珩
  美国音乐家玛利翁曾言:色彩是看得见的声
  音。中国传统色彩,回响的是历史的声音。而作为
  个体,关注自己的内心,不为花花世界所左右,不
  为生活劳碌所胁迫,是为生命之色彩。
  编辑部
  继2009年,《地图》开启增刊《北京人文地理》以来,该系列已集齐《穿越京西古道》、《房山访古探源》、《都城之始,文薮士乡》、《阪泉之野,畿辅屏障》、《渔阳古郡,山水怀柔》五本专刊,各自全面展示了北京门头沟区、房山区、西城区、延庆县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自然风光。
  《北京人文地理》系列增刊由本刊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同推出,以丰富且权威的规划资料为后盾,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图片、精确的地图直观地反映北京历史的沿革、文化的演进、城市的发展。随刊另有相关精制地图和图表附送,例如《京西古道示意图》、《北京历史简表》、《西城区局部三维地图》,怡情养志之余亦能增广见闻。
  大北京幅员辽阔,18个区县共同孕育并持续打造着别具一格的京文化。《北京人文地理》将延续精益求精的出版精神,推出更多的区县别册,敬请关注。单册定价:36元/期。

标签: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