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景的作文 > 正文

苏轼《莲》另解_莲苏轼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苏轼小诗《莲》是一首意蕴丰富的诗歌,诗歌表层是对自然风光的摹写,内层含义却是对个人人生的抒发,本文试图对这首诗歌进行另一种解读。   关键词:苏轼;《莲》;解读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练》专题引入了咏荷诗歌五首,其中第五首是苏轼的小诗《莲》: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对这首诗进行了解释和翻译: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
  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
  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
  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我以为这样来解读这首诗大不妥。
  其中关键在于小诗第二句中“未抵”一词究竟当如何解释更为妥帖。《教参》上把“抵”解释为“至,到”的意思,那就既不合语言逻辑,又有悖于整首诗的意蕴了。
  就“未抵”这个词本身而言,词义就尚需推敲:“抵”在现代汉语中固然有“抵达”的意思,但在古代汉语中它却有另外一个更为常用的意思。即“值”、“相当”、“比得上”。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杜甫《春望》一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中的“抵”即是此意。“抵”的这一意项从宋元明清一直沿用,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沿用,如俗语中的“老将出马,一个抵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抵”字也列入这样一个义项。
  “未抵”固然有“没有抵达”的意思,但作为一个固定的合成词,却不能那样理解。现代方言词汇中“未抵”一词还是非常活跃的。不管是北方方言(如北京方言)还是南方方言(如吴方言),对于“未抵”常常读作“不第(入声)”,意为“不如;比不上”。吴方言是保留古音因素最多的方言。此外,“抵”作“抵达”解的时候,常常用于肯定句中,前面向来没有“未”、“不”等诸如此类的否定词的。比如“不日抵京”。依此推断,“未抵”二字合在一起解作“不如”更佳。
  就整首诗的内容而言,把“未抵”理解成“不到”也是不太妥当的。请看此诗中第三句“旋折荷花剥莲子”:莲农卖莲房是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整整一株莲花连根带叶甚至及花到集市上卖的。大家也都知道莲花花蕊中藏有莲房,花谢了,莲蓬中莲子成熟。既然莲农所卖的是“莲房”,若照《教参》所言“未抵西湖泛野航”解作“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赏玩”赏荷观叶吃莲,下文又何来“折荷花剥莲子”一说呢!所以“折荷花剥莲子”的当时诗人自己而非《教参》所说的“莲农”,诗人所折“荷花”、所剥“莲子”亦非莲农所卖,而是诗人亲临西湖荷塘所致。
  就整首诗的意蕴而言,把“未抵”解作“不到、未到”更是大不当了。《莲》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卖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因着对莲的喜爱(这一点,苏轼许多咏荷花的诗词便是明证)。“卖莲房”一事勾起了诗人曾经泛舟西湖莲塘的美好体验。西湖郊外莲塘的荷花、莲子沾满了清露、浸润着月色,故而诗人情不自禁的吟咏出“露为风味月为香”的妙句来,给人无限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且不说通感的修辞手法,仅仅口头咀嚼,真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露”也罢、“月”也好,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流淌在字里行间。
  这种乡野情趣正看出苏轼的旷放豁达与闲适恬淡――即使被贬为杭州通判,他也能安之若素――而这些自然是乡野所赋予,岂是城市的集市所能企及的?如今大为兴旺的果园采摘业不就如此?“野航”个中的乐趣真正是亲临才最真切、最美妙呵!
  试想一下:诗人荡舟莲塘,呼吸着清露的微凉和十里荷塘悠悠渺渺的香气,咀嚼这清甜可口的莲子,氤氲在这淡雅朦胧的月光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偶有荷花莲蓬摇曳多情,难道不是此乐何极!谁还愿意光顾那集市的莲房摊儿?

标签:苏轼 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