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物的作文 > 正文

广播剧的生存与创新|丧尸生存小说bl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1年是很特别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入世10周年,中共建党90周年,还有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些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事件,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好的题材资源。一方面既是作为献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大事的文艺展示让受众更好地了解那一段历史及其对今天的影响。广播影视作为当今普及广泛的大众传媒,对历史的记录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长处,因此,电影有《建党伟业》、电视有《开放年代:中国入世十年记》等纪念建党和入世的创作。而湖北电台制作的广播剧《武昌首义》则是纪念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有代表性的广播剧作。其先是在2011年10月10日这一特别的日子中首播,进而又在12月份将其修改版在中央电台播出,取得较好的收听效果和社会影响。广播剧作为一种独特的广播艺术,在国内几经发展起落,现今的发展面临比较大的瓶颈,本文希望通过对《武昌首义》的个案解读,探寻国内广播剧生存与发展的路径。
  一、广播剧特征及发展
   实际上,广播剧是一种嫁接的艺术形式,但又基于广播媒体而独立存在。既具有一般的戏剧特征,又与舞台剧等戏剧在创作和受众的接受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它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广播剧是靠声音来表意的节目形式。与电视剧、戏剧等通过声音和画面共同来叙事不同,广播剧是完全靠声音――即,语言、音响以及音乐来叙事的。因此,从创作上来讲,广播剧除了要重视剧本,要构思和写一个好故事以外,更加需要重视的是,如何通过声音将故事广播化,从而能够讲一个好故事。
   其二,广播剧的收听是属于伴随式收听。与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剧院看戏剧演出,处在一个特定地点专心致志的投入视听不同,广播的收听基本上是作为伴随式收听的,基本上不会专心致志地收听一档剧目,而大多数是作为背景或者同时进行的两件事或几件事中的一件而来收听的,广播剧也概莫能外。
   这两个重要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广播剧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也使广播剧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有学者考证,自1923年格拉斯哥即有广播剧《罗布?罗伊》播出,[1]1933年中国已有自己的第一部广播剧《恐怖的回忆》,至今,广播剧已有近80年的发展历史。然而一般会把上世纪8、90年代称为广播剧的较好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后,广播剧受制于体制、机制以及市场和本身的创作等诸多因素,逐渐呈现颓势。
   然而作为一种特殊且有特点的广播艺术形式和节目样式,广播剧依然有其受众市场和期待。据世纪初的市场调查显示,广播剧是晚间新闻节目前后受众关注的焦点,[2]《武昌首义》在广播剧的创作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创新与尝试,对其研究和反思,或者会有助于未来我国广播剧的发展。
  二、《武昌首义》的创新
   作为重大题材广播剧的创作,自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故事如何讲述,声音如何运用,人物如何塑造都是编导在把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武昌首义》在剧和历史史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我们呈现了百年前的一幕,这是值得肯定的。该广播剧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叙事视角:点面结合叙事呈现个体命运与家国的历史
   对于一个广播剧来讲,其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剧本作为其广播化的基础。《武昌首义》在剧本创作中,将国家历史与个人命运进行了有机结合,使波澜壮阔的历史在人物个体的命运中得以呈现,具有比较大的感染力。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内容牵扯众多,而武昌首义,又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和组织,如何将如此重要的事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段史实浓缩在三集广播剧中,无疑是个难题。呈现给听众的《武昌首义》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它既没有放弃表现整个历史事件的全貌,同时又较好地表现故事内容,得益于在进行故事讲述时的叙事视角,即将个体命运和国家历史进行交叉叙事。该剧将吴兆麟设为主导全剧的核心人物,通过其身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来勾连出整个武昌首义的历史画面,就使得宏大叙事有一个较好的落脚点,使故事可知可感也可听。
   2.编导创作:多种手段运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与渲染故事
   声音是广播剧塑造人物形象和讲述故事唯一可以使用的手段。在广播剧中,声音又可以分解为语言、音响和音乐三个方面。对于一个成功的广播剧来说,三者必须很好地运用和平衡,才能使一个好的剧本能够较好地呈现。《武昌首义》充分、多手段地运用了声音,使人物形象饱满可信、使故事流畅抓人,达到了艺术的传播效果。
   在语言上,编导较好把握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同时又考虑彼时彼地的背景,赋予其语言个性化的特征,以使人物语言能够比较贴合剧中形象,不拔高、不虚化。在音响上,充分运用广播音响营造气氛和渲染人物形象,既在声音中呈现和营造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又在细处表现了个体人物的特征。在音乐上,《武昌首义》的音乐多以细柔和抚慰式音乐为主,在剧情的关键点中穿插出现,以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事故的讲述,既未喧宾夺主,同时又为广播剧成功起到了很好的铺衬作用。
   3.市场运作:针对受众市场进行调整和邀请名家为剧增彩
   一直以来,广播剧发展的困境是如何争取听众的问题。广播剧除了需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创作,有一个好的编导制作团队将其广播化之外,市场营销是其在新形势下尤其需要考量的问题。《武昌首义》在此有两个方面的有益尝试。
   一是针对不同的受众市场进行了节目的编排。《武昌首义》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在湖北本土播出的版本,一个版本是在中央电台面对全国听众播出的版本。在湖北生活广播完成了首次播出后,编导组收集了专家、听众的意见,修改了脚本,以使在全国播出的版本更符合听众的接收习惯与要求。另外,广播剧也充分考虑到了名人效应,在中央电台播出的版本,邀请了吕中、赵岭、乔琛、郭政建、曲敬国、傅迦等明星组成的演员班底,以使该剧更有号召力,同时为后续市场开发打下一定基础。
  三、广播剧发展的反思
   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上讲,我国广播剧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瓶颈。体制机制本身存在制约广播剧发展的因素,对市场的忽视和创作力量的缺乏也使广播剧的发展举步维艰。国内现在的广播剧的创作多数或为献礼或为营造宣传声势的需要,或仅仅是作为评奖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有着一定历史渊源的广播综合艺术形式,如何使其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活力,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广播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和反思的问题。
   首先,要对广播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和有特色的广播艺术形式,也作为一种当下相对比较弱势的广播节目,广播电台在其发展时应给予其一定的扶持和奖励的措施,使其更好地发展。
   其次,广播剧的发展应更符合受众的需求。广播剧的创作者应将广播剧的创作日常化和常态化。运用文艺“直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动荡,也直面当下剧烈变动的现实,以对日常生活实践和幸福伦理的关注,来建构现代中国的共同记忆和生命亲切感”。[3]抱持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老观念,广播剧的创作理念不能贴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与现实需要,其发展必然会受限。
   再次,广播剧的制作应更接近市场的逻辑。广播剧要出精品,但精品也要符合市场运作的逻辑需要。《武昌首义》是一部不错的广播剧,然而3集体量、70分钟左右的时长,花了1年多的时间来创作,其投入产出比是不太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另外,广播剧对受众资源的开掘,以及利用名人明星等对广播听众的吸引、产生“粉丝经济”,也是广播剧市场化发展的策略之一。
   最后,需要借鉴国外广播剧发展经验。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广播剧都有比较好的发展,国内进行广播剧的创作,也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在理念的革新、声音的运用、编导的制作、剧本的创作、形式的创新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大我国广播剧改革力度,以使其更符合受众和市场的需求,才能让广播剧真正走向繁荣。
  
   注释:
   [1]张凤铸:《中国广播剧发展史上的三个兴旺期》,《现代传播》1991年第2期
   [2]吴雪琪:《广播剧应走向市场化运作之路》,《中国广播》2002年第2期
   [3]陈志军、张建珍:《从苦情叙事到幸福叙事》,《中国电视》2011年第11期
   (张君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吕鹏:上海社会科学院)

标签:广播剧 生存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