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学生心理分析

时间:2017-05-2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高一年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乐至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乐至中学 鄢兴科

人的心理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其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的。从广义上讲,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老年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研究心理发展的过程的规律与学生心理特征,对老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自己未来生活道路的时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促进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 高中生心理发展主要的心理特点:

认识发展的特点:

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急剧转化,辩证思维得到明显发展,发散思维活跃,有新的思维品质,敏捷性和批判性增强,创造能力增强。

情感意志发展特点:

情感发展的特点:其一,情感丰富和高级情感发展。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不仅开始发展了自我情感,如自尊心、自卑感等,而且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体验也迅速发展,这是青年情感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此外,青年的友谊感,对升学就业的情感体验,对异性的情感体验,均比儿童少年时代丰富和深刻。其二,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高中学生常常将情绪情感埋藏于心,不愿让人知道;有时夸张表现其情绪情感。对于高中生的情绪情感,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才能恰当地进行教育。其三,情绪不稳定。高中学生情绪强烈,但不太稳定,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高中学生的情绪并不像儿童那样简单易变。高中生情绪强烈,体验深刻,因而无形之中会使其较长时间地沉浸在已经发生的情绪状态之中,加上青年情感丰富深刻,他们可以较长久地回味已经发生的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心境,从而表现为执拗。其四,情感的倾向基本定型。自我意识的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渐形成,使得高中学生情感倾向基本定型。高中学生的爱与恨受他们的原则所限制。例如,他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和对贪污腐化现象的深恶痛绝,是与青年的道德评价准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意志的发展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高中学生的意志行动也表现出明显的自觉性和坚持性。他们能够独立地下决心,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并且充满自信,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同时,还能以先进人物为榜样,自觉而积极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但是他们有时也表现出轻率的行为。因此,还应当不断地加强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自制能力,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之下,能够动员自己的经精力和毅力战胜各种困难,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高中学生处于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无论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处于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研究和掌握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矛盾,有助于教师正确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1. 个人隐蔽封锁与渴望别人理解的矛盾

高中学生由于社会知觉情绪体验增多,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个性与其他人的区别。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方面使得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显露;另一方面促使他们愿意通过社会交往去寻求别人的了解与同情。特别是他们对于异性的好感是不会轻易地流露,这种心理的闭锁性,年龄越大越明显。这说明高中生能根据客观现实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同时也给教师和家长了解带来了困难。当然高中生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闭锁,他们往往和同龄的知心朋友或有所敬仰的老师和长

辈谈话时毫无保留。所以针对这种封闭性的方向性,老师和家长要充分地理解,不要轻易地责怪他们,教师应制定特定的方案,要在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启发和引导,找合适的人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保证孩子心理正常健康的发展。

2. 求知欲强和鉴别能力低的矛盾

高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对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有兴趣都想了解,但是社会生活领域复杂多变,各种好坏的信息混杂其中,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传递给他们。然而高中生由于鉴别力低,常常良莠不分,这就使得他们的求知欲强和鉴别力低产生了矛盾。高中生独立意识增强,遇到问题喜欢独立思考,不轻易向别人请教,甚至对别人的意见也不轻信忙从,这样,高中学生就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教师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一方面,要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可选择的学习材料。解决高中生的这个矛盾的根本办法,不是禁锢或是消极地防御,而是正面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培养鉴别能力。

3. 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高中学生的理想有以下特点:第一,高中生的理想开始形成到初步确立阶段,当然多数高中生还很难说理想已经完全确立,还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步确立。第二,从外在理想向内在理想逐步发展。第三,从个人理想向社会理想逐步发展。第四,从非现实理想向现实理想发展。第五,从认识水平看,从具体形象理想到综合理想,再到概括理想发展。高中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对美好的未来的追求也特别强烈,并力图把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但是处于青春初期的高中学生既有其现实的成分,也具有相当地浪漫主义色彩。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大的矛盾时,容易产生不满或悲观失望的情绪,个别学生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失去学习的信心。对此,教师一方面应教育和引导学生着眼于现实,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克服困难和障碍,尽量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二、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高中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高中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陈沛霖、陈立华用自制的问卷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高中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高中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高中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高中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高中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高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

学生心理分析

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高中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高中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高中生情感上的激荡。

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高中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高中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高中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高中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

(四)挫折适应问题

高中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高中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三、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l、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2、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人。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站,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采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5.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心理教育工作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正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日渐成熟的时期,但是并非完全成熟,需要他们今后在生活的道路上进一步加强锻炼。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高中学生的成长,不仅关心他

们的身体健康,更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要注意并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的不适应行为,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为学习正常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例,下面就这些进行分析。

案例一:

学生简介:李克,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篮球也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比较好的.因其好动、活泼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在入学时老师也比较器重。

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刚开学一个月这几个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裴田亮被选为体育委员。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有:1、上课不认真。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做小动作、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2、因其学习态度不好,老师经常提醒他们,但却引来的是直接与老师顶撞。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

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

1、家庭因素。都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倍受疼爱。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富裕,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家长总是尽量满足。过多的零用钱使他们有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也是他们对什么都不是很在乎,包括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事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缺失。这两位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上课认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其他任何班级事物上也是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与他无关、同学与他无关。

2、心理疲劳。表现为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萎靡不振,做事懒散无力,没有一个青少年应该具有的那种飞扬的神采。

3、消沉。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整天浑混噩噩,不关心自己的学业,消极混世,显得异常颓废。把信念、抱负抛在一边,不考虑自己的理想、前途,得过且过。

篇二:高中学生心理分析

高中学生心理分析

现代高中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5~20岁之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是父母的宝贝,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学校受到师长安排管束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心独立的欲望越来越强。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下面的一些现状。

1,智力水平相对初中阶段进一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增强,思维活跃,喜欢变化,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相当部分同学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动力缺乏,学习表现懒散。

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很少投入到对学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中,他们的部分闲暇时间都是在看漫画、小说或闲聊中度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虽然高中生的成人感、渴望自立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心理和行为上仍然难于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一旦离开了老师的看管,家长的监督,虽然有升学考试的压力,但部分同学学习自主性差,有目标无行动,得过且过混日子。 2,部分学生的理想和目标不够明确,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很强的上进心,但是在行动上明显变现出不够积极,自信心不足。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由于他们面临升学、社会化等现实问题,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更加明显。学生的自信心普遍不足,对处理人际关系缺乏自信。他们都想提高个人

的素质,都想上进,但现实中缺乏行动力。在学习中也常常出现自己理想的学习成绩与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希望尽快提高,但在学习困难面前又缺乏勇气和恒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成绩的提高不如想象的那么快,就容易处于一种慢性焦虑状态,对现状的不满。有些同学甚至出现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症状。也有些同学的目标定得太高,又在现实中却缺乏行动和恒心,而不能实现,引起内心的冲突。

3,学生的社会情感日益丰富,理智感、审美感发展日趋成熟,友谊感、道德官有了新发展。但情绪反应强烈、不稳定,具有两极性。 大部分高中生都经常情绪低落,原因有学习不好、同学关系不好、情感问题等。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情绪感受性显着提高,常常容易兴奋,兴趣较易转移,意志易动摇,情绪反应强烈,有时一个眼神,可以使他们闷闷不乐,一句表扬,又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感到激动。他们的情绪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容易走极端。特别是遇到挫折时,又会悲观失望,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

4,学生性意识有了显着的发展,早恋现象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

部分高中生认为,由于异性相互吸引,早恋可以使双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究其原因,一是高中生随着身体的成长和性生理成熟,他们的性意识萌动和发展。他们正处在向往和接近异性期时期,他们对性的问题感到好奇,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对异性感兴趣,喜欢接

触异性,倾向于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二是在充满憧憬的初中阶段,原来有意无意被暂时压抑的丰富的青春期情感得以爆发,渴望通过恋爱让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三是一些学生生活学习没有坚定的信念,也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是否能够考上理想大学迷茫,感觉到生活太单调,于是想找一个恋爱对象来充实空虚的心灵,寄托自己的感情;四是从众的心理,使早恋现象随着年级增加,有上升趋势。 虽然一些学生进入高中时表示全力以赴认真学习,考取理想大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周围的同学谈恋爱,就会产生困惑,自然会激发恋爱意识和行为,原先的信念就动摇了。

三、教学的建议

(一)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以“刺激S—心理过程O—反应R”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过程O,它的实质是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心智为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激发人的潜能,鼓励和支持个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更大程度上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个性倾向性动力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动力源泉。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并发出极大的学习激情,进而形成一种优势

的意识倾向。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既是贪玩的、不自觉的、不成熟的,同时又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巨大发展潜力和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学生求知成才欲望是主流,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去激发。教学中吸引学生听课是第一,只有让学生听的课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愉快、轻松的积极情感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动,进而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相反,压抑、烦闷等消极的情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要注重营造吸引学生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弹性地适应学生素质,完全接纳学生,要多从学生的视觉去了解有关信息,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张驰有度,有人说:好的老师驾驭的课堂就象是一曲完美的乐章,有波澜起伏,也有风平浪静。每40分钟一节课,大部分学生注意集中时间大约20—25分钟,要适当给学生说的时间或作轻松调侃,学习时的愉快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动力。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的角色是主导角色,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如何“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表现在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方法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才能得以实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对所教科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及时、适时的指导,可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提醒。如,课堂讲课中哪些内容该做笔记、如何做,要随时提醒,反复强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

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其次,教师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适应高中紧张学习特点的指导。

3、教学设计个性化、人性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均有其缺点和特长,承认学生个体差异,设立个性化、人性化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多设案例,多使用直观感性的教学语言导入主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和能力感。跟据学生差异,制定学生发展性评价模式,既要重视学习效果,也要体现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多表扬、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鼓励基础好的更上一层楼,让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战胜自我,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成不骄,败不馁,及时总结、提高。这样,能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塑造学生的成才心理品质。

成才是要付出努力的,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非常艰巨,要学到真本领,就必须加倍努力。

成才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自我控制能力是成才的核心,塑造成才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可以有以下途径:

一是发挥榜样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对人生观可塑性极强的高中生,通过典型引路,激发学生对高目标追求的欲望。典型可包括伟大人物、班内或校内的先进人物、学校已经毕业考上大

篇三: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初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一.初二学年在整个初中学习中的地位。

初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学生成绩分化的分水岭,学生的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在这一年里学生必须完成两个转变:第一,思维方

式的转变。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经验型水平向以抽象思

维为主的理论型水平转变,到了初二年级这种转变要初步完成。第二,学习方式的转

变。在小学,由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差,获取知识

主要是从教师那里被动接受。到了初一,这种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对老师的依赖还

是比较重。直到初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获取知识一方面从教师那里接受,但

这种接受也应该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它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这两个转变,是学生成绩能否突

破的关键。

二.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对策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的自信心和奋发精神是学生赖以发展成长的最根本的内在

动力和最宝贵的积极的心理因素。教师要抓住这一大好契机,创造成功机会,让学生

体验成功的喜悦,充满自信、激发潜能,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到了初二,任何的变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做为教师,对学生应加倍

呵护,使他们尽快融入这个班级班级学习氛围;应多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

初二学生对初中的新鲜感没了,看到初三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考的冲击,开始意

识到时间的紧迫。学习自觉性加强,自学能力提高。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

上已经跨越了由小学到初中的一个大的台阶,慢慢适应了初中的学习。初二学生普遍

感到学习不再象初一那样吃力。经过几次大考,比较全面地认识了自己的学习实力,那种因考试的成败而大喜大悲的浮躁心理已基本能自我控制。能理性地思考自己学习

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怨天尤人。也多多少少摸索出了一些零碎的但缺

乏系统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如何提高自学质量和效率,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

学,不要总是担心学生不会自学浪费时间,事事包办,象幼儿园教师一样,手把手地

教。这样不仅教师教地累,而且学生学地也累。

第二、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结合各科课程特点尽快建立一

套适合不同课程学习的方法;将学生零碎的学习方法系统化,形成有自我特色的学科

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要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即一方面改

- 1 -

革教法,着重能力培养,一方面具体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得当,学生学

起来轻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学生越学越吃力,花了大量时间,收效甚

微。这样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法无定法,以适合自己为佳。别

人再好的学习方法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因此学习方法的形式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去摸

索,但教师利用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更具有重要意

义。

第三、开学初,教师要督促学生制订本学期学习计划,平时还要经常提醒学生制订短

期学习计划,自检落实情况。为了时刻激励学生,使学生学有竞争,学有所赶,教师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选定一名竞争对手,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在每一次大型考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归因,找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

时采取补救措施。

学生学习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人因时而异,作为内因,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

习动机、学习兴趣等方方面面,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研究学生的

心理,对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来说,其意义也是深远的,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多学习

一些心理知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

心理,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对症下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然,有如隔靴搔

痒,于事无益。

一、学习上不稳定,心理问题增多。

初一新生刚入学充满了新鲜感,因兴奋心情会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初

三的学生由于面临中考,内动力增强,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初二阶

段似乎热情已经淡去,既没有初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中考的紧迫感,是一个

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有的学生会幡然醒悟,奋起直追。有的学生则出现倦怠、

厌学、焦虑。因此初二学生会出人意料的出现成绩迅速跃升或大幅下滑。

二、差距拉大。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优秀生因成功而

获得自信,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困难的学生屡遭挫折,产生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的心

理;中等水平的学生,一部分坚持不懈,一部分目标模糊。因此容易拉大差距。

三、偏科明显。

原本就有弱科,历经初一一年,深知弱科对总成绩的影响,虽下了很多功夫但收效甚

微,进入初二再次遇到较难的章节,其学习上的漏洞愈加彰现,开始出现畏难情绪,

易导致弱科更弱。

- 2 -

四、干扰学习的现象增多。

违纪现象增多。已经熟悉了学校的管理措施,不再像初一那样畏惧纪律处罚,容易出

现自由散漫,既影响了学习,也给管理增大了难度。

早恋现象增多。初二是初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

因素,还有其心理原因。他们承受的压力增大,由于家庭、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不够,

他们企盼获得被珍惜、关爱的感觉,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仿成人谈恋爱。但关

系处理起来容易产生纠葛,导致精力投入很大影响学习,甚至成绩会大幅下滑。

每当人们回首自己的初中生活时,常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上初一时,觉得新鲜,忙

着适应;初二没好好学,忙着玩了;初三知道学,想学,又来不及了。”从学生的描

述中,可以看出,初二是初中生活的关键,初二年级可以说是初中三年中最难把握的

一年,没有一年级的新鲜感也没有三年级的紧迫感,刚升入初中一年级时彼此不很熟

悉,要交新朋友,要适应初中生活,要找到在新集体中的位置,这一切都做的小心翼

翼;初三时由于中考的迫近,外界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对中考的思考又让他冷静下来,

想好好学习,考上高中;初一下半年和初二年级,学生在班级的位置大概确定,距离

中考又遥远,同学之间也特别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做法都产生了,是最容易玩的疯

走的远的时候。

1.学生的心理特征

初二年学生的心理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从思维品质上看,正处于由“经验型”

向“理论型”过渡,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已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个人智

力特征也逐渐显现出来;个人思想道德正在逐步形成,对异性的关系逐步趋向理智懂

事,个人思想和行为呈现能够理智控制的特点。

与学习的关系:

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在理科学习上显示一定优势,平时思考问题喜欢感性

和形象思维的学生逐渐对理科有畏惧的情绪。

初二的学生的情绪、情感、性格特征已基本形成,与成绩的关系极大。对于这一点,

他们是有足够的理智认识的。因此,我们让他们清楚看待自己,明白情绪、情感、个

性与学习、与自己的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让他们清楚周围的同学,看看成功的同学,

从同学的成功中得到启发,自觉地加强自我管理,积极地互相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

理的能力是必要的。主要问题有: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初二学生是初中阶段的“断

层”时期。因为初一新生刚进入初中,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有新鲜的感觉,

- 3 -

同时,其兴奋心情也使其具有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而他们所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

的生活和新的学习,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他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初

三的学生因为就要参加的中考,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给予更高度的关注。相反,老师和

家长对初二的学生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使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较强。

初二阶段由于很多学生目标不明确,既没有初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中考的紧

迫感,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考试中受到打击,

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整个初中阶段有成绩明

显退步的阶段,其中大部分学生感到这个阶段在初二。我们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

习和衣食住行,更要关注孩子精神上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动态。

2.恋爱现象增多。

初二是初中阶段恋爱发生率最高时期,其中有生理发展和社会影响的因素,还有其心

理原因。初二学生所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多,他们非常需要理解和

关心。然而,由于家庭、学校对他们的关注不够,导致他们只能从外界获得关爱的感

觉。有些学生谈恋爱就是要寻找一种被爱、被重视、被珍惜的感觉。其次,受电视、

电影、网络等影响,很多学生把爱情过于美化、理想化,向往浪漫的爱情,因而会模

仿成人谈恋爱。

对于学生的早恋,总是让很多家长头痛。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早恋为孩子所带

来的负面影响,而不考虑其不可抹杀的固有的特性,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也

是不科学的。

对此,我们可以注重跟孩子说明早恋的原因和它将给早恋者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对已

经早恋的学生给予理解和加以正确的引导,尽量将他们“恋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

制在最低程度。

3.学生的思想特征

随着生理及心理的逐步成熟,随着学生社会交往的逐步增多,学生思想品德逐步走向

相对成熟与稳定,社会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趋向相对成熟。学生也正逐步确立自己的

理想,其趋向也呈相对稳定。但还是呈幼稚的特点,思想品德与行为表现容易出现两

极分化或走极端。

与学习的关系

个人道德及思想意识的形成,其实就是学生形成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看法,就是

学生形成了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思想。此时,有的学生对他人形成不良的看法,于是有

- 4 -

内向、不善交往倾向;有的学生过于外向,控制不住自己,干扰影响了他人,也影响

了自己的学习,给班级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1)、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已较明显的分出层次,即所谓优生和差

生。对优生来说,由于之前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

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另一部分学

生在一年学习中(尤其是在考试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

也在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向。如学习上,有的学生开始失去信心。充

满沮丧、灰心情绪,完全放弃了取得好成绩的愿望,破灌破摔,沉溺于不良情绪之中。

思想上出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如个人价值追求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开始不思进取,

贪图享乐。控制不住自己而整宿在外打网络游戏等,包括犯罪都有可能发生。

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我们既要严加管理,同时又要有足够的宽容,指点他们积极地矫

正自己,不再犯错。我们要清楚,人没有一生顺顺当当的!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我们要给予肯定,使他们更加积极上进。对于学习中等水平和较

差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避免过高的期望;要给孩子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肯定他们所拥有的发展潜能,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2)、偏科现象严重。

家长要关注孩子是否存在偏科现象,引导孩子认真地对待每一科的学习,才不致于会

考时后悔莫及。

(3)、建议家长对孩子特别关注些什么,怎么做?

第一: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正确对待成绩变化,始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关注孩子

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没有反常的状况,每天都愉快地学习就可以。家长要细心观

察,一旦出现反常,家长一定要重视,和孩子谈谈或者找老师交流。

现代教育观提倡赏识教育,对孩子多鼓励,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的帮助,当孩子有进

步的时候,家长应肯定他的进步,就是肯定他的自信心,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第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正确地加以疏导和引导.

- 5 -

标签:心理分析 学生 留守学生心理分析 一年级学生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