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发展心理学论文格式

时间:2017-03-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是以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广义:发展心理学还包括种系心理发展,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一般情况下,发展心理学是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包括两个部分和四个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有一定的性质)。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社

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霍尔的复演说:凡是我们远祖所遗传的此等特征,富有伟大的动力;我们常可能把这种特征和后来发现的遗传特征显然地区分开来。在这种意义上讲:儿童乃成人之父。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另一个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发表了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学》,包括: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儿童理智(或语言)的发展。

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也是最早研究老年人的心理,《衰老:后半生》。

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一是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的观点。二是重视“中年危机”,中年的标志是从关注外部世界到关注自己的内心,内心促使人们去听从意识,去开发自己的潜力。三是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的心理,老年人面临死亡时如何理解生命的性质。

第二章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获

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3.学前期和游戏期(从4岁到7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男女儿童随人都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罗曼蒂克的爱慕之情,逐渐从异性的同伴中找到代替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4.学龄期(从7岁到12岁):获得勤奋感和而克服自卑感:5.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困乱;6.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7.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8.老年期(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个体的每个心理反应,不管是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指向于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

种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通过

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儿童心理发展结构: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出事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平衡即是发展中的因素,又是心理结构。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技能的平衡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在某一段时间内,

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也叫做追踪研究设计。3.聚合交叉设计: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期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4.微观发生学设计: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

过程。

第四章(判断选择)

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噪声、超声波、高温、电磁场;化学因素-汞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吸烟、嗜酒、吸毒、引用咖啡、大气污染、妊娠期药物;3生物因素,4.地理因素,三是母体因素:母体因素、应激、营养、患病。

第五章

婴儿的动作发展:一般认为,婴儿动作最早发生在新生儿期,其最初的无条件反射行为便是“最早产生”的第一批动作。事实上,动作发生的时间应追溯到胎儿期。胎儿期的跳动和一些反射活动才是“最早产生”的两种动作。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心理的起源与发展来看,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其次,从个体心理的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建构和参与自身的发展。

婴儿言语发展理论:1.强化说: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无论是操作性还是经典性)的建

篇二:儿童心理发展学论文

《 儿童发展心理学 》课程论文 课程号:177000020

任课教师 张美峰 成绩

【摘要】 儿童的成长具有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的特点, 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幼儿语言、感知觉、注意、情感、情绪等诸方面的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包括生物、环境、认知等方面的因素,矫正策略可以通过教会儿童正确地宣泄情绪、教育者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培养儿童移情能力等方法。 【关键词】 儿童 攻击性行为 影响因素矫正策略

【正文】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的作用。首先,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

关键性作用。Dishion等研究发现。当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有暴力行为、文化水平低儿童受忽视等不利环境时.儿童不易形成正确的行为标准和自我控制能力。我国王益文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对男孩而言,母亲的情感支持行为会减轻男孩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行力;对女孩而言,母

亲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不支持行为会导致女孩好动、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其次,学校准则和学校风

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的攻击性。郭伯良等人研究在班级环境变量方面,老师训诫对减弱攻击行为与同伴接受问的负向关联有明显强化效果。

的社会认知特别是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谈知对儿童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教师对攻击性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影响攻击行为的产生。再次,群体的感染作用、去个性化作用等。会导致儿童相互模仿,降低攻击他人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儿童的攻击性。1992年Pakumt和Asher发现,在不被喜欢的儿童中.非攻击性比攻击性儿童更易受到漠视而感到孤独。攻击性与拒斥彼此相关.既具攻击性又被拒斥的儿童更易走上犯罪道路。最后。电视、因特网等社会传媒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教给儿童一些攻击行为方式。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攻击行为是观察学习的结果。ieber&Baron等在20世纪70年代就大众传媒与儿童攻击行为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暴力内容给儿童提供了侵犯性榜样.这就助长了儿童的攻击倾向,并且诱发儿童使用暴力的冲动。

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国外研究揭示了儿童

研究发现.当儿童把自己所面临的消极后果知觉为同伴有意造成的时候,他一般倾向于对同伴做出报复性攻击;反之,如果他认为同伴是由于意外或出于善意的动机而给他造成了消极后果时,他一般倾向于缓释其报复动机。同时研究指出.攻击性与非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意图认知存在着差异,攻击性儿童在他人行为意图不明时倾向于对对方做出敌意性归因。

物理环境: 生存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气温、食糖过多、铅中毒等也影响儿童的攻击行为。气温与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得到了研究者的证实。Anderson提出了热假设.即生存环境中较高的温度能够增加攻击动机与攻击行为,较高的气温能够引起攻击行为的增加,因为较高气温引起个体感到不舒服,进而具有敌意性情感与启动攻击他人的想法,并且社会交往的偏见与敌意性归冈都有所增加。食糖过多町能也与攻击行为发生有关。从生理学角度看,糖类的过多或反复摄取可能导致体内m糖较低,个体情绪上可能表现为暴躁、易愤怒从而导致攻击行为增加。铅中毒可能也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者认为铅中毒能够引起凡童的多动 症、注意力分散,这可能间接地引起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生。

专制型或叫暴君型模式:专制型家庭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不尊重、不理

解,往往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这一类型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在家里往往是企图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准孩子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要求孩子去做其所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则打,“不听话”则骂,型性格的则明显少于非独生子女。 在气质类型上,独生子女属于多种气质混合型的最多,其次是多血质和胆汗抑郁质。在气质类型的分布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中属于多血质、抑郁质和多血一粘液质的显著少于非独生子女。 甚至于捆绑起来吊打,乃至害了孩子性命的例子,时有发生,如报上曾报导过的武汉小学生夏辉的惨死,就是这样一种家教的悲惨结局。 “暴君式”的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压抑和人格上的侮辱。这种家庭抚养出来的孩子表面上驯服,内心却充满着对专权者的敌意和怨恨,他们往往是迎逢作假,或转而对他人施暴。在得不到温情,觉得无路可走时,还可能离家出走,可能到不良团伙中去寻找“温暖”,严重时则可能走向轻生。这种专制式的家教,不仅葬送了孩子应有的许多宝贵品质,还塑造了他们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

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独身子女会出现一些人格上的倾向性,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上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但是,独生子女并非“问题儿童”,其身体健康、智力水平等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大多属于中间型性格,其次是外向型和倾外向型,再是内向型和倾内向型。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属于外向型性格的独生子女明显多于非独生子女,属于内向

教儿童学会宣泄侵犯性情感

烦恼、攻击、挫折、愤怒这些侵犯性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儿童来说,是点燃侵犯性行为的导火线。侵犯性情感聚集越多,其发生侵犯性行为的可能性愈大。若这些不良情绪能得以合理宣泄,就可以减小其侵犯性情感的强度,攻击行为也会随之减弱。相反,幼儿侵犯性情感受到过分压抑,会引起其意识障碍,危害其身心健康。因此,教那些受到挫折、攻击、干扰的幼儿学会宣泄的方法是必要的。比如教会儿童向父母、同伴倾诉内心体验到的侵犯性情感;引导他们在适当的场合大喊大叫一通或痛哭一场,以宣泄其内心无法排遣的挫折、愤怒与烦恼;教会他们迁怒于那些毫无生命与价值的“替罪羊”,如道具、模型等;也可以变换活动,让儿童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打打沙袋或信手涂鸦一番,转移儿童的侵狂性情感。 干预儿童的侵犯事实

几乎所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都懂得攻击时常会占便宜,会给自己带来“好处”。有人曾用9个月的时间观察了幼儿园的孩子,并将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效果

分正性和负性两类。前者包括哭喊、较少的防御性,后者主要为被他人“告状”、受到报复和老师介入。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常获得正性效果。即使原来是一个较内向、温和的孩子在偶然几次攻击他人并从中获得“好处”后,也变得专横起来,而原来就有攻击性的孩子从攻击中得以“好处”后,其攻击性行为日趋严重。因此,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后,教师和家长应该进行干涉,使幼儿认识到侵犯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并应该帮助受害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也应该对目睹侵犯行为的儿童进行有效的现身说法教育。

教师和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教育方式,纠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①表扬、奖励。儿童一旦做出了正确的行为,家长和教师要及时对其给予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表扬、奖励形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口头表扬、精神奖励。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论文格式

,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②批评、重罚。如果儿童打了人,家长、教师默

认、纵容,那么,这种不制止、不批评的态度,就成为儿童打人行为的强化物,使儿童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打人。所以,当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时,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并且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使儿童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误的,怎样做才对。如果儿童有非常严重的攻击行为,如打骂他人、无理顶嘴等,应给予重罚,如果听之任之,这些行为就会得以强化,并迅速泛滥开来。当然,重罚并不等于惩罚。重罚主要包括:取消某种特权,把他一个人关进房问里一段时间,不许他参加他喜欢的活动。此外,对攻击性的儿童不宜采用与之争论的方式进行教育,否则,就会把他“锤打”成~名“精明的律师”,助长了他的言语攻击性。③沟通。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自我认同感较差,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多地受到批评,自卑自责心理较强,总认为他人对自己不理解,因而索性破罐子破摔。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加强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显得非常重要。要耐心地仔细地倾听孩子说话,尽量不要打断孩子说话,对孩子讲话的内容要作出正确的评说和指导。帮助儿童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策略、技能

攻击性较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这就需要向儿童提供一些正常交往的策略,通过榜样的示范、解释和说明,帮助他们掌握减少人际冲突的策略,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攻击性行为。

以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形成产生的不同影

响。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自孩子出生起,最先接触的人是父母,最先生活的环境是是家庭,家庭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多么的重要。

参考文献:1) 邹泓《家庭与儿童社会化》《人民教育》1993.3(2)方白虎.家庭环境对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影响[J].安徽师大学报,1997,2:232-236(3)曹胜利《夏辉事件说明了什么》《中国教育报》1992.12.17 (4)鲍力铣,魏龙华.家庭对儿童社会影响研究的综述[J] .社会心理学科,2001,(4):16-22(5)王力健《谈两种失败的父母爱》(6)《幼儿教育》1991.1(7)《幼儿心理学》 高月梅/张泓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8)《幼儿心理素质教育》 高志方 上海教育出版社(9)《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1月 丁新胜.儿童攻击性行为及矫正[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2004(11) [ Richard Gerrig J,Philip Zimbardo G.心理学和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1)2003 孙云晓.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媒介[J].家庭教育.(12)1999年第l期 王馥琦.幼儿攻击性行为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第4期

篇三:发展心理学论文

摘要: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等自身发展原因,也有青少年与上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学校教育中的不足等客观原因。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发展下去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为此,进行叛逆心理方面的研究,助其健康成长便是于必然。

关键词:青少年、叛逆心理、成长、教育

一、逆反心理的实质

迄今为止,逆反心理还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概念描述。朱智贤在《心理学大

辞典》中对此作如此定义:“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另有人定义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评价而表现出不满或反感,甚

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对抗行为。”在理解这一定义时,我们必须把握:

第一,逆反心理不等于逆反行为。逆反心理虽然可能与一定行为相联系,但

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应起来。

第二,逆反的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心理学界将逆反心理称为“心理

上的抗拒”。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对个人来说越重要,则心理上的抗拒越大。也就是说,当个人发现外界压力或无视其自我时,为了保护或突出自我,产生了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与阻碍他自我的外界作对的心理行为,并在内心筑起一道“防感染层”。

所以,应该说一定独立意向的盲目性和突出自我是逆反心理的两个本质特

征。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一般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非凡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2、1、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定、分析功能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非凡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

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把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把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1、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教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

2、1、3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一些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2、1、4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筝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2、1、5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3、1 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

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功能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非凡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就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3、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和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心得,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假如教育者能在感情上和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和背离,那么,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3 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功能。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非凡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3、4 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新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经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拟,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新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起到预防、消除逆反心理的功能。

3、5 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和成功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他们认为: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布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我认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装载成功之船的海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可能性则是极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对于青少年逆反心理处理得当,则会把青少年从罪恶的鸿沟中拉回来,反之,则会是青少年坠入犯罪的深渊。我国闻名的教育家、“知心姐姐”卢勤建议: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熟悉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即使表面顺从了,但是,逆反心理的祸根将扎得更深;那么,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四、参考文献

[1] 甘剑梅:青少年叛逆及其教育关怀[ J ] . 思想理论教育,2005(5) ,4347.

[2] 张骑: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透视与教育[ J ] .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8),98-100,109.

[3] 张骑: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透视与教育[ J ] .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8),98-100,109.

[4] 甘剑梅:青少年叛逆及其教育关怀[J ] . 思想理论教育,2005(5) ,43 - 47.

[5] 何小霞:剖析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J] .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08(8),143-144.

[6] 甘剑梅:青少年叛逆及其教育关怀[ J ] . 思想理论教育,2005(5) ,43 - 47.

标签:发展心理学 论文格式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