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着力点|高等教育国际化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探索适合国情、校情的国际化办学路径,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教学改革成为高校谋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季舒鸿(1968-),男,安徽舒城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北京 100871)张立新(1966-),男,山东滨州人,上海金融学院发展规划处,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上海 2012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2010年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17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09-03
  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众多高校办学的自觉选择,对于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步入大众化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更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一个发展过程,或者一种教育理念,在经过一段理论和实践探索之后,进一步反思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于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一、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
  著名高等教育家简?奈特(Jane Knight)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家在尊重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应对全球化冲击的一种方式。从根本上说,它是高等教育领域中整合教育目的、功能以及传递多元文化或全球理念的进程。阿萨?H_诺尔斯在其主编的《国际高等教育大百科全书》中作了如下界定:“国际高等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国际内容、教师和学生从事与教育、科研有关的国际流动以及教育系统从事跨国界的技术援助和教育合作计划。”
  在具体理解中,学者们则存在不同的侧重。如有人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出发来描述大学教育国际化,把大学教育国际化视为一种促进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使政治、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深化的现象;或者把大学教育国际化当做衡量一个国家太学教育或某所大学的办学水准以及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地位的尺度。日本广岛大学喜多村和之教授认为衡量大学教育国际化有三条基本标准,即通用性(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接受和通用)、交流性(能够同外国进行规范化的平等的双向交流和交换)、开放性(能够充分地对外开放)。1996年,雅克?德洛尔为主席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应把国际合作作为大学的新职能。国内学者也有人赞成把国际合作作为大学的第四种职能,甚至把国际化归结为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澳大利亚模式。也有人把大学教育国际化看做是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汪永铨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把高等教育国际化界定为“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有的学者从管理的角度,把国际化理解为一种理念与措施,是指大学的讲授、学习、服务和管理置于世界文化之中进行建设和管理的这样一种理念、政策和各项措施,并认为它是世界各国大学必须确立的一种新理念。
  有鉴于此,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是不同国家的高校在共同遵循的价值、已有办学历史积淀基础上的交流、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其一,遵循共同的价值,包括共同的大学精神、共同的大学理念、普适价值,如大学制度(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大学治理和大学运行等。高等教育存在“共轨”,没有共同的准则就不会产生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一百年的历史,抛开战争和人为因素影响,一直是在学习、模仿和借鉴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吸收到的更多是外在形式上的东西,而西方大学的核心价值在中国高校的确立颇费周折,工具性价值更多占据大学的中心。强调国情,忽视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和规律,势必会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背离。其二,基于历史积淀,这包括本国的高等教育传统、各自学校的办学经验等。如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在自我发展与向其他国家高校学习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而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由于出现时间较短,一直在学习和追赶中发展,往往在历史的某一阶段侧重某种发展模式并从模仿开始,然后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创新(本土化),而真正形成引以为自豪的还是创新后的成功,即历史积淀。其三,是一个交流、学习、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是一个输出过程,对于欠发达国家更多是一个接受规则的学习过程,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彼此的相互影响也在加深,不同高校的学习借鉴对象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不影响其成为著名高校。其四,应该有衡量、评价的标准。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即国际学生和教师数量和比例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测量的。在当前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拥有较强实力的大学能够吸引大量的国际学生前来求学,也能够吸引许多出色的国际人才来校任教。如反映各所大学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数据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的排名中有两项:“国际师资”指标和“留学生”指标。从国别上看,国际师资多的国家大都是生活水平较高,教育产业发达的国家,留学生分数最高的国家也是教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另一方面,管理运行的普适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和科研产出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教师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渠道的多样性包括教师的国际流动性,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核心价值与多元文化共存的校园文化等也应成为衡量国际化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经济及教育产业发达的国家、实力雄厚的著名大学在国际化中具有先天优势,但国际化不应成为少数大学的专利。
  二、为何要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
  有学者把国际化的动因归结为:学术上的知识普遍主义,宗教上的伦理普适主义,科学上的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政治上的争夺霸权与文化渗透需要,经济上的全球市场与自由主义等。具体研究也表明,高校社会影响力排名与教育国际化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教育国际化程度越高,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就越大。这也是高校追求国际化的内在动因。
  首先,从世界发展趋势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均把国际化作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如“博洛尼亚进程”通过规范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推行学习单元、学位和各种资格的认定,有效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校际间的自由流动,加强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高校合作,全面提升欧洲高等教育质量,增强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拓宽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视野。从而打造以目的性、合作性和国际性为特色的欧洲高等教育新体系。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把国际化作为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举措。
  其次,从中国的具体情况看,中国高校面临一种制度创新的 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大学理念的回归,国际化则成为大学理念回归的最直接路径。高等教育国际化时刻面对着本国与他国的关系,源于某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通过“延异”与他国形成了相互交融的关系,并通过自身话语的表述完成了创新。因此,就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来说,应以实践西方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为当务之急。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之学使中国学人不太重视知识本身的价值,因而造成了“为知识而知识”的经典大学理念的缺失。同时,中国大学在仿效欧美现代大学理念时,往往急功近利,只取欧美大学理念的实用主义之表,而弃欧美大学理念之根。高等教育数百年的发展已经证实,经典大学理念已成为常驻现代大学的普遍精神,也是走向国际化的中国高等教育必经之路。
  最后,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一种战略选择。引领学校走向国际化,已经不再是顶尖大学的“专利”,综合性大学的国际化、一般院校的国际化,甚至高职院校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同类型高校的共识。从技术层面上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出国学习比利用校本国际化资源对学生国际化相关能力素质的影响更有效;另一方面,利用校本国际化资源越多,在国际化相关素质发展方面的收益越大。人们已经认识到,“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格局、教育群体、科研成果到教育终极目标等,无疑都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与中外合作办学和低层次局部项目合作相距甚远。不同类型的高校正在积极争夺国际交流的话语权,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为不同类型高校的国际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三、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会、挑战和风险并存。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某些力量并不适合本土发展与现代化的需要,开放的国界使促进教育发展的不同动机经常处于相互冲突的状态。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家层面上,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出台,到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均对国际化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不同类型高校也展现了从自发无序到逐步规范的发展进程。
  首先,对国际化的认识更趋理性。从高等教育多样性出发,许多高校从合作办学开始其国际化进程,但随着合作办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认识到,国际化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合作办学,学术、学生、课程内容等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更为重要。对部分学校而言,由于交流的渠道相对单一,资金支持力度较小(不仅仅指合作办学项目),一开始的目标诉求相对单一,把学生送出去,或者以送出去为吸引学生的亮点,随着学生培养模式的逐渐成熟、固化,对学生培养质量以及合作办学成本与效益的反思,使更多高校寻求改进合作办学的新路径,并使国际化的目标诉求更加多元化。启动阶段从实用主义出发,开办不同办学项目,即送出去、请进来;逐步到管理、制度的学习借鉴甚至并轨,反映了国际化过程的复杂性,未来甚至有形成与国际全面接轨的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可能。
  其次,由于不同类型高校存在先天优势与不足,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成为国际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以财经类院校国际化为例,其优势是明显的,如学科专业的国际性、通用性,为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家、专家学者的关注,为吸引海外高水平的师资、开展校际合作交流、互派留学生等提供了契机;另外,由于学科构成相对单一(或偏少),在与国际高校交流、借鉴学习中存在先天不足,在具体进程中由于受到办学历史、资源缺乏等限制,其国际化进程及其效果存在较大差别。
  四、如何探索适合国情、校情的国际化办学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_2020年)》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这为我国教育的国际化之路指明了方向与路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中外合作办学增强了教育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了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然而,为避免决策与发展的盲目性,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确立有效的国际化办学方法与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明确国际化办学的目的,强化教育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意识。从目标诉求的单一性到多元化,应把国际化目标进行梳理、分解,明确目标实现的基本路径,从高校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高度,形成国际化的长效机制(过程),应对国际化的挑战。
  其次,从技术层面上,一是继续扩大合作成效,在已有合作办学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交流的综合效益,拓展人员交流深度和广度,使教师、学生到管理人员全方位的交流向纵深发展。
  再次,建立衡量(评价)国际化的效果(进程)的机制。一是在国家、区域层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认证制度;二是在院校层面,从综合效益评价出发,建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并对国际化起到重要引导作用。
  最后,从国际化出发,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改革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教师进行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国际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趋势,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才需求结构的要求培养国际型人才。
  五、推进教学改革: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着力点
  国际化是高校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的需要,更是高校实现自身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按照传统封闭的固有思维和模式办学,已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创新人才的需要。无论对什么类型、层次的高校而言,通过国际化进程推进教学改革无疑是最明智、最实用的着力点。只有通过推进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将国际化落到实处。那么,各高校如何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适合校情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来推进教学改革呢?本文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教学理念国际化。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而且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全球范围内就业的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是教育理念国际化,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来认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教学理念国际化就是要将本国乃至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量,进而确立适合国情、校情的基本方针和策略。各高校应该充分吸纳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倡导“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共同发展,使学习过程从“灌输型”向“互动型”转变。
  其次,管理模式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牵涉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资源的配置,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国际化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实施国际化办学目标的根本保障。为了有效推进国际化进程。学校层面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部署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全面负责宣传、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外事、签证等与国际化相关的事务。各级高等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提高对国际化战略的认识,以国际视野来管理和指导国际合作项目的教学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行灵活的用人机制和以岗定酬、优劳优酬的分配机制;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予以倾斜,尽量保证国际合作项目的办学设施、教学组织和管理尽量相对独立。
  再次,课程体系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既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要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并能够突破文化差异障碍吸取人类文明成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首先,课程结构要国际化。在国际化理念指导下,调整优化现有课程结构,删减陈旧落后的课程,增加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新课程。其次,课程内容要国际化。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活动逐步与国际接轨,各专业的课程内容应积极引进,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知识。高校教师要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国际性的内容,自编教材和校本教材应及时吸收国外同类教材的精华以及世界学术前沿的最新成果,也可以直接引进原版教材,或采用国外教材的中译本。
  最后,教学团队国际化。教学团队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在世界范围内选聘一流的专家教授,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有力措施。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可以直接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会聚在一起,形成不同文化的碰撞,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建立国际化的教学团队,除了请进来外,还要走出去,即既要大力引进外智,又要致力于本土师资的国际化。各高校应该有计划、分批次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学习和吸取新知识新观点,了解和接触当代最新学术动态和技术设备,从而分享国际先进经验和成果。

标签:着力点 国际化 中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