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心理 > 正文

文章且须放荡|诗缘情而绮靡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上的优点,不必多说。该书更具魅力之处在于:在貌似严肃的专业领域,这名政治学女博士却行文轻松,不乏幽默,叙事简练。学者把文章写得高深莫测是一种了不起的本事,而能把高深问题流畅地呈现,成为富有魅力的读本,达“凡有水井处皆歌柳词”之效,我以为,这是一种更为了不起的本事。
   国内对西方政治理论的译介,近些年来成果甚丰。比如三联书店有《宪政译丛》,译林出版社持续数年一直在出《人文与社会译丛》,吉林人民出版社《人文译丛》政治思想类作品也占了相当大比重,商务印书馆1990年代以来还推出《公法名著译丛》――自不必说不但畅销而且保持常销的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中的政治法律部分。其余还有不少大部头的译作,如《西方政治思想史》(约翰?麦克里兰著,海南出版社,2003年6月版),《美国政治文化》(托马斯?帕特森主编,海南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等等。圈里圈外,国人对民主、自由、宪政与制衡等理念西方政治生活中的“宏大概念”已耳熟能详颇有了解。
   十多年之前,旅居美国的作家林达在谈及中美民众之间的误读与隔膜时,就有感慨:“高等学府里,也有一些专学政治法律或社会制度的学者,也许,他们也不知如何向国内的学术圈外人开口,因为听众若是对美国历史不甚了了的话,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专门的理论,也实在很吃力,得不偿失。”(《历史深处的忧虑》第2页,北京三联,1997年5月版)
   确实,大词有余,而细节不足,宏观理论的翻译介绍不大可能消弭中西沟通的陌生感。新出的《民主的细节》,想来能弥补林达的些许遗憾。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作品畅销多年,其作品以朴实绵密见长,娓娓而谈,如在耳边。刘瑜的文章则洋溢着资深网虫独具的喜感,由叙事速度带来的快感,洋溢着自由的心态与世俗的快乐。
   古人萧纲说“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刘瑜深谙此道,行文常常抛开成规,摆脱束缚,让笔下文字摇曳生姿。时而信息绵密,论证谨严,节奏缓和,一旦到了可“放荡”之处,则充分施展其语言技巧,倾笔泄出,耍乐一番。如:
  
   在美国“脱口秀”界混,不讲布什笑话,就跟去竞选世界小姐却不肯穿泳装一样,根本不可能赢得民心。(《就这样被你笑话》)
  
   中国影视中的感官刺激主义倾向,常使一些国人痛心疾首。而美国某些电视节目更是低俗不堪,基于言论自由的法律传统,这种恶俗节目延续了几十年,你还拿它没办法,它仍将继续表演下去,但事实表明,这并没有冲垮美国的精神文明,它们的各类文化精品照样层出不穷,唱响世界,而且普通民众也对这种节目逐渐麻木,多予以唾弃。在《哗众取宠主义》的结尾,刘瑜写道:
  
   你也可以用痛心疾首的语气说,资产阶级自由化走到尽头,就是这个样子!也可以用如释重负的语气说,原来资产阶级自由化走到尽头,也不过就是这个样子。
  
   这类精辟而富有辩证色彩的隽语,时不时在刘瑜文章的某个角落里闪光。
   再如:
  
   “不确定”也是一个问题。保险公司高兴的时候,龇着满嘴金牙冲你微笑,不高兴的时候,一个白眼就可以把你翻下悬崖。比如有一回,我想找保险公司报销一个账单,结果它只一个斩钉截铁的“不”字,让我伸出去的手又只好缩回来。(《有病的政治与治病的政治》)
  
   这种带有网络语言特征的精妙叙述,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不过,笔者注意到,这一段部分文字与当初发表时已经有所修改。原来是这么写的:
  
   比如有一回,我举着一张账单兴冲冲跑到保险公司那里去报销,结果它只一个“不”字,就将我手中的账单扣杀回来,将我本来就弱不禁风的钱包打成重伤。
  
   做如此修改的具体原因笔者并不了解,猜想一下,可能是作者也认为该段文字由于炫技过甚,而显油滑轻佻,遂做了平实化处理。
   叙事节奏感好,语言轻快富有魅力,而又能收放自如,略加节制,这当属刘瑜文章最独具特色的地方。
   她的好文笔,应来自于在网络江湖行走多年的磨炼,她的评论也因此保持了网友的幽默和犀利,而不走一般学者严肃谨慎的惯常路线。其次,作为留美政治学博士,她有着对美国社会深入贴近的观察和体验,避免了隔靴搔痒,避免了游谈无根;而坚实的学术功底,这则使她保持了清晰而具有穿透力的思维能力。再者,互联网的存在,资讯流通是如此便捷,使信息即时共享方面获得了空前的突破。她可以身居美英远眺中国,对国内时事热点了然于胸,几乎能保持同步了解。诸种条件玉成了这本民主政治科普读物。虽然是专栏文章结集,其论题的系统性不足,只是美国政治生活的一个局部观察,但由于切合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显得异常亲切,读来相当过瘾。
   在一篇博文中,刘瑜记述了5名女博士一起考察资本主义最腐朽的一面:脱衣舞男俱乐部。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自由这个东西的可怕,不在于它会带来多少洪水猛兽,而在于,这些洪水猛兽出现以后,你发现它其实也不过尔尔。“你看,和前述的《哗众取宠主义》一文得出的结论何其一致!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无西方政治学术训练,如何能产生如此精妙的心得!

标签:放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