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让学生发现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的重要途径。大量的阅读能让学生感知丰厚的语言材料,增加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以合理的定位,促进阅读教学
  1.1阅读活动的视角定位。
  多年来,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总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咀嚼,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对于语文教育的弊端,清华大学附中的一位特级教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正在变异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炼课。抽象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文山题海中跋涉,使阅读一直难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语文学习与做其他事情一样都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教学不仅应是“深挖洞”,而且应是“广积粮”,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哪来理性的飞跃?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思考、创造,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激情。
  1.2阅读活动的角色定位。
  近年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通过专职教师、专用教材、固定场所传授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教学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体验、感悟等活动。
  阅读活动的核心是自主性,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答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在体验、消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自己学习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主阅读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适时创设一种专题阅读的情境,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家长的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树立勉强阅读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过程。阅读活动要创设一种类似专题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发现、体验,搜集、分析、判断语言信息,从而增强思考力、创造力。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这种创设专题情境的阅读活动更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虽讲求方法技巧,但更关注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2.注重字、词、句、语段的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应该重视语言材料本身,即字、词、句、语段的积累。这种方法比较传统,但传统的东西并不是都不好。因为,理解了一篇文章的重点词、句和语段也就能理解文章的主题,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教学。我在阅读教学中,设置问题,特别注意引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2.1理解和分析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首先,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和使用义。词语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它包括非常广泛的内容,往往有几种含义,这就需要仔细分析。这一点在新课程教材的练习中也有所体现。其次,仔细揣摩和比较词语的内涵。词语的内涵、分析词语的搭配,要注意对词语表示的意义加以区别。分析词语的搭配更要注意词语表示的意义的矛盾处,包括语言表面矛盾、语气矛盾和感情色彩上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常常隐含着语言主体复杂的情感,有着深刻的内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与“确凿”两个词语的语气不同,用在一起矛盾吗?这两者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并不矛盾,这是为了表示两种意思: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淡薄,故用了不肯定的语气;然而追忆童年生活,又历历在目,故又用肯定的语气。
  2.2推敲和领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重点句子的教学,不仅是理解课文的需要,而且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能力。对感情丰富的句子,可结合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现在中考、高考虽不考修辞知识,但还是出现对学生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的考查。
  2.3推敲重要语段的含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局限于词语和句子,还要注重语段的教学。通过对重要语段的教学,既可以了解课文思想发展的脉络和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又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语段进行重点分析,这样才能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解答阅读题的基本策略
  3.1走进文章,进入角色。
  唯有如此,自己才会与文章中的人物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捕捉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3.2紧密联系生活。
  仅走进文章,进入角色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文章中走出来,投入生活中,原因如下。(1)文章从生活中来,只有到生活中去,才会更好地把握文章,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能和生活联系起来,你会发现阅读题不再那么抽象、苦涩难懂。(2)阅读生活,阅读文章。生活是最生动、形象、鲜活的文章。(3)阅读题答案在文章中,在生活里。只要你用眼观察,用心阅读体会,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3施行阅读日。
  从一周教学时间中抽出一天作为“阅读日”,在“阅读日”里,主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以练促读。
  4.阅读方法作指导
  阅读方法是在阅读活动中进行的一般性总结。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解答阅读题的时候,阅读方法会给予一定层面上的指导,让同学们更轻松、更准确地解答阅读题。阅读方法的归纳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循序渐进,以教材为线索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曹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规律及方法初探.
  [2]柳笛的日志.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

标签:几点 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