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试论科研在地方性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科研教学活动中产生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科研不仅是获得最新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它不仅可以使最新实用性知识进入教学环节,还可以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科研 高校教学 作用
  有学者指出:科研不仅是获得最新知识的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径,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因为教师搞科研,必须查阅文献,必须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这一活动必然会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使教师重新认识自己所授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纳入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所教内容为时效性强的有用知识,而不是陈旧的书本知识;此外,富有科研经历的老师,大多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如创新意识、实践精神、独立探索的自觉性等),这些气质无疑会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传染给学生,进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一、科研可以使最新实用性知识进入教学环节
  言为心声,心为行役。教师搞科研,必然要有一些独特的创意或想法,这些创意或想法澎湃在胸中,讲课时会不由自主地流露,这无疑就使得科研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紧密相连,一方面教师科研活动会激发教师的创意,另一方面也会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准确地认识自己所授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课程内部的逻辑联系,从而提高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提高,无疑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讲课时,结合学生实际,讲学位论文的写作,讲社会问题的处理等,不仅能使课堂生动有趣,也可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社会,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化,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化。
  二、科研促进施教方式的改变
  教师教的是课本知识,学生背的是书本;科研与传统的教学截然不同,科研本身必须有破有立,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意识。据笔者了解,从事科研的思维惯性常常是对已有现象提出质疑,然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是解决问题。从事科研者的这种思维渗透到课堂,就会使课堂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不再简单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辅助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均已突破了课本知识讲解和记忆,而是更多地从自我需要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找问题、解决问题。这,无疑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研究者指出,科研型的教师在解决问题、促进教学、关注学生、激励学生和交互教学等指标的得分都是比较高的。这说明,科研有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们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不应该仅仅做知识的传播者,而应做学生希望的点燃着,学生智慧的开启者;我们也不赞成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是极力主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以便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形成独特的做事风格。例如,讲心理学时,可以从日常心理现象出发,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肿瘤为什么会神奇消失?鬼魂附体现象是怎么一回事?人为什么会做梦……以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先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教师总结、点评,揭开谜底,引出相关理论,并要求学生课后自已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这种施教方式的变化是我们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习惯中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克服了以往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的缺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创造欲。
  三、科研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教师科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是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检验。科研中,教师可以发现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改革完善,逐步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我们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欠缺社会实践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低下。具体表现是,考试时客观题失分较少,主观题失分较多,甚至有学生不会答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大胆对课程体系进行整改,倡导教师在讲课时,对死知识一带而过,注重知识转化和运用的讲解,加大实训力度。如,形势政策课,形势政策史等一带而过,加进学生实践中经常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出案例主人公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回答假如你是案例中的主人公,你怎么做等。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检验课程体系是否科学与完善的一条途径就是科研。在科研实践中检验、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地方性高校必走的科研兴校之路。
  四、科研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将科研引入课堂,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科研中的许多问题,是书本上不可能有的,然而却是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这样的问题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有很多本科学生徘徊在考研还是考公务员之间。有鉴于此,我们结合课程实际,加重了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讲解,并根据专业特色,针对那些没有研究生专业的学生侧重解题方法、及知识的拓宽。将科研融人到教学,将教学内容应用于科研,既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行的,而科研对教与学均有提升作用。一定程度上,科研推动着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推动着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科研进行教学和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思想早在19世纪初德国的柏林大学就开始了,愿柏林大学点燃的科研兴校之火越烧越旺,并温暖莘莘学子之心,开启创新教育的大门。
  参考文献:
  [1]许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9―160.
  [2]袁声莉,李亚林,陈金波.制约地方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影响因素.
  [3]梁爽.高校组织气氛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标签:地方性 试论 科研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