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阳光高考 > 正文

中国制造业现状_“中国服务”将会取代“中国制造”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中国,所谓高科技基本都是对于欧美技术的应用,原创型的高科技术很少,也很难。这和中国科技投入太少相关,也和相关人才的缺乏有关,更和整个社会的奖惩机制相关。高投入、高智力、低概率的高新技术,得到的回报(财富、官职、地位、荣誉)极低;相反,那些机会主义者、权贵精英们,却个个赚得盆丰钵满。
   中国式的创新更多是继承式的创新,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商业模式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进行改造式创新和应用。因为人类的物质、精神需求和享受,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欧美的服务业已经先于我们发展,已经经过了客户的需求选择。中国的服务业大体会遵循他们的发展轨迹,因此,在服务行业,继承欧美的成熟商业模型特别有价值,研究他们成长的轨迹和成败的原因,对于我们这些后来者也非常有益。
   在中国,过去和现在的成功模式无非以下两种:
   一是低成本的“中国制造”;二是对于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到先进服务业,其中电子商务、先进管理、市场化机制都是升级的常用手段。
   “中国制造”以低成本为最主要特点,在质量上“Good Enough”,从勉强能用的一次性野餐用具,到精美的苹果电脑代工,符合使用者的要求,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谈不上德国制造的隽永和耐久,也不同于日本制造的精巧和紧凑。
   “中国制造”造就了一批富裕的工厂主,给政府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创造了大量税收和外汇收入。这些制造企业,综合低廉的土地、厂房、能源、环境、税收和人力成本,海量出口,换回了巨额外汇。然而,在“中国制造”遍及全球的同时,也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环境污染和大批生存状态堪忧的流水线民工。这些农民工的收入都很低,长期在单调、枯燥的流水线上工作,人几乎成了机器的一部分。
   “中国制造”已经到了其成长曲线的拐点,各种弊病纷纷暴露出来,但也不会就此衰败,而是部分维持现状,部分转变形态,提高设计和科技成分,增加附加值。
   如果说,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引擎主要靠制造业,未来三十年,“中国服务”将会取代“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未来创业、投资、造富的机会,大多会是在服务业。当13亿中一半左右的中国人收入逐步提高的时候,为这些人提供衣、食、住、行、娱等服务,这将会是未来中国服务业的主要构成。
   在先进服务业,中国企业可以借助本土市场规模的优势,获取包括国际资本在内的资本,可以预见,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将会越来越集中投资到这些领域。先进服务类企业在美国、香港、中国本土资本市场上的IPO也会越来越多。
   在与国际同行竞争中,我们可以借助地利的优势,利用对本土消费者的理解,来抵御国际竞争者在品牌、资金等方面的先发优势。
   (未完待续)

标签:将会 中国 中国制造 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