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演讲稿 > 正文

[吊诡]吊诡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9-02-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吊诡”一词,在台湾甚为流行,含有反常、怪异、矛盾等多种意义,相近于大陆批评界所谓的“佯谬”“悖论”“反语”。作为一种艺术技巧,往往出语惊人,起到夺人眼球、开启智商、震撼?心是的作用。台湾诗人碧果就精于此道,在他五十余年的诗创作历程中,一直以特立独行而著称:“由他雕刻的语言,不仅充满保罗?克利的奇想,也充满米罗稚拙的情趣,更充满E?E?康敏斯那样把语言肢解的玄恩。”所以,张默称他为:“一个怪杰,一个新视觉的塑造者,一个诗艺术的工程师,一个攀登语言峰顶的年轻老叟,一个喜欢对着梦中情人喃喃独白的行者。”
  《因果》是散文诗组《在牙齿与牙齿之间的冥想》中的第一章。起句就很奇特:
  在牙齿与牙齿之间
  我们曾清爽地嬉戏着潭中的月色
  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接下去的第二节,写牙齿在咀嚼着我们的“每一寸骨骼”“每一寸肠胃”、“每一寸毛发”“各部官能的感觉”,那就更不可能了。然而,再往下,当诗人指出“树与天空”“屋中的陈设与四壁”“就是那咀嚼着我们的牙齿”时,我们不禁豁然开悟:生命就是在“咀嚼”中消耗的;这“咀嚼”既是成长、成熟,也是衰老、死亡:看似不可能的事到此都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诗人才解谜、破题:
  我们辛勤的工作就是为了使那牙齿工作正常地不停歇地咀嚼我们。而这种工作我们称它为:因果。
  工作是因,咀嚼是果。正像上述不可能与可能构成一对矛盾,因与果也构成了一对矛盾,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样的矛盾、悖论之中,可悲的是“置身其中的人有此醒悟的不多”!
  结句是起句的重复,只不过改了一个字(“曾”)、增加了七个字(“仍然能尽情尽性地”,减去“曾”一字,为七字),表明了碧果的人生态度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乐观的。

标签:吊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