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邀请函 > 正文

【浅议我国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机制建设】政府回应机制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作者简介:李莹莹,女,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快速便捷,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网络舆论、网络民意逐步形成,迫于现实压力政府不断改善自身,应对网络民意。本文从我国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现状入手,对完善政府回应机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政府回应,网络民意,机制建设
   一、 我国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重要性
   1、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政府回应,一方面要求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及时对公众的社会需求做出积极的应答,不能解决的也应当给予答复并解释原因;另一方面,对正当、合理的公众需求要付诸有效的政府行动予以满足。和谐社会需要增强政府回应性:首先,政府回应要反映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与其他正当诉求。从近些年网络关注的强制拆迁、暴力执法、贪污腐败等各类事件可以看出,网民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矛盾,而是拥有解决问题,化解冲突和矛盾的良好有效机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机制,开拓回应领域,更新回应方式,优化回应流程。
   2、政府回应网络民意是关注民生的必然要求。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必须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将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倾听民意关注民生上来,拓宽和疏通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采取措施、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外,政府回应应当注重各种利益诉求间的平衡。社会分层使各类群体在得到政府回应的利益诉求上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弱势群体因其自身政治、经济资源的有限,利益诉求表达的空间较小,政府应加强关注和积极回应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达到各种利益诉求间的平衡,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网络民意已成为富有批判性和建设性的第三方声音。长期以来,政府的权威发布和专家的专业解读在公共事件中一直都是权威的声音,并且直接影响着公众的态度。随着公民知识不断增长,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沟通不断快速便捷,大量公共事件的原本面目都会还原在公众面前。政府和专家不可或缺的地位不但大大降低,而且还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这些质疑,或依据客观事实,或依据网民主观体验,各地、各个行业的网民围绕这些质疑公开辩论、相互启发、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网民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
   二、我国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现状
   1、政府对网络民意不回应。这种情况是政府没有关注到或漠视网络民意;或者政府偏好与网民偏好不一致,政府对网络民意不发表任何言论;或者政府与网民表面开展对话,实际上民意对政府的行为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在传统决策体制下,政府垄断公共决策,进入透明化、参与化的网络时代,政府不习惯不适应网民分享更多的话语权,但在信息多元化、监督热情高涨的网络舆论环境下,政府一味回避、掩盖事实真相,对网络民意的不作出任何反应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只会让问题扩大化,局面更加难以收拾。
   2、网络民意压力迫使政府被动回应。随着网络民意力量的壮大,政府不得不改变起初不回应网民的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政府偏好和网民偏好达到一定程度的一致。互联网正成为民意表达、舆论形成、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当网民的价值取向趋向一致时,所形成的舆论压力和集体行动力是十分强大的,足以对政府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网民的一段文字、一个帖子,都有可能把一个起初不起眼的事件从地方层次向上转移到国家层次,产生强大的社会舆论。政府面临重重压力不得不对网络民意作出相应的回应,对自身进行调整。
   3、政府主动回应网络民意。随着网络的社会影响力形成,政府越来越重视网络民意,现实有了显著的表现。(1)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底我国政府网的开通标志着政府为网民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民意上传通道。(2)党政领导回应网络民意的示范效应不断扩大。上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下至省级党政首长都在主动地与网民在线交流,起到示范和导向意义。各级政府官员从中枢机关的表率中找到了明晰的方向,纷纷问计于民。(3)各级政府在政府具体运作中主动采纳网络民意。例如: 2007年“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决策,国家首次全国规模地进行网络民调。2008年北京、广州等不少城市纷纷对一些出台的法规和政策进行网络民调.
   三、完善我国政府回应机制的建设
   1、积极主动回应网络民意。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艾利艾咨询近日推出网络舆情研究报告,选取2011年第三季度网络热点事件,从党政舆情、媒体舆情影响力、重大事件舆情分析、各领域舆情分析等四个方面,量化呈现该季度发展特点。研究所分析发现,在“黄金24小时”内回应的事件最终都获得了网络的理解和支持,而拖延战术的方式反而让事件引起更多的质疑和不满,尽快回应具有很强的事件平息优势。可见对于网络民意,积极主动的回应已是必然选择,任何的拖延和被动只能引来更多的负面效应。
   2、加强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基础建设。首先要在公众信息网上建立各级政府部门的正式站点,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其次是要把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网联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政府站点要变为向公众提供服务的窗口,真正实现公众足不出户便可完成与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
   3、提高公务员的执网能力。一是健全网络管理机制,优化网络传播环境。提高政府自身的网络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一体化的网络新闻事业管理体制,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二是建立网民互动机构,搭建问计于民平台。通过设立地方政府留言板、开展网络在线访谈活动等,在各种论坛里全面地收集民情民意。三是建立舆情反馈机制。政府要建立整合网络民意的制度渠道,健全网络舆情反馈制度,细化网络民意的收集、转办、答复、审核和监督程序,听取网络民意,并积极回应网民的问题。
   4、规范网络秩序,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加快网络实名制建设,制定一项《网络实名保护法》,保护网民在网络上的隐私,也起到约束网民言论行为的作用。同时加大对网站的监管工作。网站要担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如网络稿件的审理、网络言论的规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疏导等,对为追求点击率不惜一切手段的违法行为应严厉打击。(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华, 陆荣.网络政治参与与有效政府的构建[J].理论界,2011,(04)
  [2] 冯春.政府回应网络舆论的路径选择[J].探索,2011,(01)
  [3] 何祖坤.关注政府回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0,(07)
  [4] 刘力锐.我国网络民意的成长、政治意蕴及政府回应[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05)
  [5] 韩平, 董珏.网民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性研究[J].理论界,2010,(02)
  [6] 刘智城 秦韩生 朱春艳. 论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历程、问题及改进思路[J].法制与社会,2010(4)
  [7] 景云祥. 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回应机制的建设 [J]. 社会主义研究,2007(2)
  [8] 张丽新. 当代政府提升回应网络民意能力及对策选择 [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6)
  [9] 东波,颜宪源,付晓东. 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 [J].理论探讨,2010(3)

标签:民意 回应 机制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