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异地高考 > 正文

如何培养感受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由写作课例“笑”的指导过程,谈培养学生写作的感受力,鉴赏美文领悟感受之法和转化之法,感受生活用心体悟生活以深化写作主题,从而提高写作兴趣,寻求写作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写作;感受力;转化;源头活水
  新课程理念下的习作课应贴近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注重习作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同时还要如倪文锦教授所言:认真辨析并熟练掌握一种写作技能,可以更加准确而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简要地说,对写作行为而言,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提供了文章的物质基础,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则是构思借以翱翔的翅膀。下面通过课例“笑”的写作指导,谈谈作文教学中感受能力的培养,一旦提升了学生的感受能力,写作将不乏源头活水。
  一、赏读美文,“笑”字迎来众生相,笑中深化感受力
  欲写“笑”,不妨先读“笑”。人选教材的例文大多主题深远、感情细腻、文笔生动、语言优美,对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文本阅读的指导,学习大家如何引生活之“源”入写作之“流”,借鉴其处理生活素材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赏读美文魅力的过程中强化并提升自身的感受力。如:“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这是《孔乙己》中关于笑的描写。表面上看是快活的空气弥漫在咸亨酒店里,其实质则是以“笑”托悲,以“乐”写哀,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巧妙地揭示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笔下深沉的批判。
  引导学生分析后,播放《刘三姐》影片,请学生观看刘三姐与文人酸士对山歌的场景,仔细观察人物神态,并相机进行“笑”的情态描写。
  生活的外延与语文的外延一致。生活正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说起笑,不得不提到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她将心中的安闲、满足等等都蕴涵在她神秘的微笑中。不禁使我们想到中国艺术瑰宝――龙门石窟那尊充溢着中国女皇神情的笑:那淡淡的笑意写在饱满的额头,飞动在微微上扬的眉梢;在眉宇间、眼角上流动,在鼻翼、双颊荡漾。而在微翘的唇角显得尤为明媚,
  不仅赏读大家美文,教师在习作课上,也可以适当选择学生的优秀习作进行展示,借同龄人慧眼观生活之真谛,如:《我们的地理老师》”又来了,他特有的能吓跑加勒比海盗的憨笑。他一得意就这么笑,脸色发红,不大的眯缝眼直放光,面门上来个地壳变动,满头花白头发都在跳草裙舞。”(贡芳《中学生博士作文大全》白雪选编,兰州大学出版社,第36页)“笑”揭示了人物的心态与涵养,展示出人物特点。
  凡此种种,培养感受力,可赏文亦可读图,还可观影视片断,更要留心看身边活人,真是“笑”字迎来众生相,笑中深化感受力。
  二、描摹得法,“笑”字点开情感门,笑中转化感受力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其中重要的一环当是如何把感受力转化成作文。以许地山先生的《笑》谈谈转化之法及转化的要求。此文栩栩如生的神态描写、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富有浓郁亲情的文章立意,都在笑中绽放。在这里,我抓住“笑”字,让学生体会大家的笔法,分析作者如何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主题。
  “一笑激起千层浪”,学生围绕问题,自主探究,有力地推开了学生情感的大门,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有效转化感受力形成作文。可见,这一过程中,文章能否体现写作者感受能力的独特性、敏锐性和细腻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习作的高下。所以,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需要有力开掘教材中利于引导学生写作的亮点。
  三、引源人流,“笑”字放飞心灵翼,笑中传达感受力
  作文不需要任何做作,要展现生命的原态。这就提示我们少给学生些束缚,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白和心灵的呼唤,让心灵之水欢快而自由地流淌。在做好以上指导的基础上,我布置了本节课的习作《笑》,要求:贯穿“笑”字,体现家庭和美的主题。由这个指导课例,可以看出,感受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写作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感受能力的培养是写作主体与客体沟通的过程,是情感与理性并重的心理活动,培养独特、敏锐、细腻的感受力是提高写作能力重要而又基础的一环。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写什么和怎样写,才可有望实现学生作文“源头活水来,一笑百媚生”的理想状态。

标签:感受力 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