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异地高考 > 正文

嬴姓源流初探_《生经》譬喻故事源流初探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佛本生故事大都是寓言故事(也称譬喻经)。《生经》辑集了55个本生故事与佛传故事,其中的许多故事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佛教文学的瑰宝。许多《生经》寓言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如“鳖与猕猴”、“野猫和野鸡”、“海大龟”。这些寓言故事经过长期的流变,已经融合在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故事中间。
  关键词:生经;譬喻;流变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24-03
  
   正如季羡林先生在《印度文学在中国》一文中所提到的:“印度故事转化为中国故事的过程:印度人民首先创造,然后宗教家,其中包括佛教和尚,就来借用,借到佛经里去,随着佛经的传人而传人中国,中国的文人学士感到有趣,就来加以剽窃,写到自己的书中,有的也用来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劝人信佛;个别的故事甚至流行中国的民间。”①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来源于佛经中的寓言故事,值得我们进行比较和交叉研究。
  一、《生经》所含古印度民间故事探源
  佛经文学源自于古印度民间文学的观点,已为现代学术界广为接受鲁迅先生在1926年《〈痴华?〉题记》一文中有精辟的论述:“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异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鲁迅先生的论述甚为精辟有力古印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寓言和童话最多、影响最广的国度。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许多民间故事,印度的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把这些民间故事加以改造,吸收到佛经中,《生经》中的某些故事源自印度民间故事中如“佛说鳖猕猴经”条:
  乃往过去无数劫时。有一猕猴王。处在林树。食果饮水。愍念一切?行喘息。人物之类。皆欲令度使至无为。时与一鳖以为知友。……吾病甚重。当得卿所亲亲猕猴之肝。吾乃活耳。……负到中道。谓猕猴言。仁欲知不。所以相请。吾妇病困。欲得仁肝服食除病。猕猴报曰。卿何以故。不早相语。吾肝挂树不赍持来。促还取肝。乃相从耳。便还树上。跳踉欢喜。……猕猴答曰。天下至愚。无过于卿。何所有肝而挂在树。共为亲友。寄身托命。而还相图。欲危我命。从今已往。各自别行。②
  故事说一只鳖与猕猴交好甚欢,鳖的老婆心生嫉妒,装病逼迫丈夫骗取猴肝,鳖无奈之下将猕猴骗至海中,并对其讲出实情,猕猴急中生智,说自己的肝挂在树上,出门时忘记带出来了,鳖信以为真,便将猕猴送回岸边。早在公元前三世纪,这则“鳖与猕猴”故事就流行于民间,后来该故事编入印度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与第四卷“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③内容情节基本相同,只是把故事中的鳖换成了海怪。并且该故事与《佛本生故事选》“鳄鱼本生”④条、“猴王本生”⑤条相似。毋庸置疑,“鳖与猕猴”故事源自古印度民间。另外,《生经》“佛说水牛经第三十”条与《印度神话故事》“水牛与猕猴”亦极为相似。
  这些故事在流传中出现变异,或改换细节,或对叙述人的身份和风格加以变化,融人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的色彩,并经传承人的改造,流传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其间渗透着中国及其周边各族人民特有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内涵。统览《生经》中的譬喻故事,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印度民间故事。印度的佛教徒为了传播佛教,对这些民间故事加以改造,吸收到佛经中,并附会佛陀的前世行为,创作出此类本生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不管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人、是神、还是鸟兽,他们的思想、感情都是当时人的思想感情,因为大部分原来都是民间的创作,所以思想、感情都比较健康。有的故事可以提高人们的斗争勇气、改善斗争方法。有的故事可以给人一些适应当时社会状况的处世做人的道理。有的故事讽刺当时的统治者,嘲笑神仙和婆罗门。”⑥
  二、《生经》譬喻故事在中国的流传
  印度的各个宗教利用印度的民间故事来宣传自己的教义,佛教也不例外,因此,佛典中就有大量人民创造的寓言和童话,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⑦
  季羡林先生《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中指出:“中印文化交流肇始于先秦,两国民间文学与民间传说的相似便是证据之一,如月兔神话、狐假虎威,《天问》和《列子•汤问》中的巨鳌负山传说,《淮南子》、《连山易》所记不死之药,《吕氏春秋》刻舟求剑故事,《战国策》郑褒陷害美人故事,《山海经》记巴蛇吞象,《庄子中》的大鹏鸟,邹衍的大九洲之说,中西许多学者都认为,同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晚近的研究以钱钟书先生的成果最为瞩目,钱先生《管锥编》论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所记不识镜故事与支谶译《杂譬喻经》“瓮中影”譬喻之关系,以及《西京杂记》海中大鱼与《生经》大龟故事之关系等,均见新得。”
  《生经》亦如此,于此略而举之,如“佛说鳖喻经第三十五”条:
  昔者有一鳖王。游行大海。周旋往来。以为娱乐。时出海边水际而卧。其身广长。边各六十里。而在其上。积时历日。寐息陆地。而不转移。时有贾客。从远方来。遥视见之。谓是可依水边好处高陆之地。五百贾客。车马六畜。有数千头。皆止顿上。炊作饮食。破薪燃火。饲诸牛马骡驴骆驼。行来卧起。于时鳖王。身遭火烧。?作扰动。因即移身。驰入大海。游走东西火害不息。贾人见之。谓地为移。海水流溢。悲哀呼嗟。今定死矣。当柰之何。鳖身苦痛。不能复忍。因没其身。入大水中。溺杀众人。牛马六畜。皆共并命。
  这则故事说的是五百名商人误把海中巨龟的背当成小岛,在龟背上燃薪煮饭,结果龟沉海底,商人及其牛马丧生大海。此故事在中土广为流传,于此一一胪列之:
  1.中国东晋葛洪逸事小说集《西京杂记》金石感偏条曰:
  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共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掉扬鬣,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
  2.梁元帝《金楼子》“志怪”曰:
  巨龟在沙屿间,背上生树木如渊岛。尝有商人依其采薪,及作食,龟被灼热便还海,于是死者数 十人。
  3.冯梦龙《古今谭概》荒唐部:
  相传海上有驾舟人入鱼腹。舟中人曰:“天色何陡暗也!”取炬燃之。火热而鱼惊,遂吞而入水。
  4.《古今谭概》非族部援引《崇明志》曰:
  海上有大鱼,过崇明县,八日八夜,其身始尽。
  上述四则故事皆言“海鱼”或“海龟”之巨大,所用夸张手法与《生经》相似,皆用“大山”、“岛屿”、“身长数丈”来形容其体型庞大。《生经》“佛说鳖喻经”条同中国后世文学作品中的这些故事,从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前两个故事同是大龟(鱼)停在海上休息,被人类误当作小岛,在其背上燃火煮饭,将大龟(鱼)烧痛,游入深海灭火,人畜皆被溺死。后两则,则是局部借鉴了佛经故事对于海中动物的夸张写法。很难想象它们之间没有联系,这并刻意非强调故事同源论。我们不能否认故事确能传播的事实。统观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整个情况,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一些故事传入中国,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生经》“佛说譬喻经”⑧条:
  昔有一国,居近大海,时王名萨和达。以慈治国,视民如子。国有大灾,三年不雨。人民饥饿。……举国皆往,乃解取食。得免饥困,国遂还复。丰熟如故告诸比丘,尔时鱼者我身是也,尔时食我肉者。
  故事大致是说国王在饥荒之年化身大鱼以身饲民。
  1.宋代洪迈《夷坚志》甲志卷第七有《海大鱼》⑨:
  漳州漳浦县敦照盐场在海旁,将官陈敏至其处,从渔师买鲨鱼作线。得一鱼,长二丈余,重数千斤。剖及腹,一人俨然横其间,皮肤如生,盖新为所吞也。又绍兴十八年,有海鳅乘潮入港,潮落,不能去,卧港中。水深丈五尺,人以长梯架巨舟登其背,犹有丈余。时岁饥,乡人争来剖肉。是日所取,无虑数百担,鳅元不动,次日,有剜其目者,方觉痛,转侧水中,旁舟皆覆,幸无所失亡。取约,旬日方尽,赖以济者甚众,其脊骨皆中米舀用。
  这个故事与《生经》酷像,都是写大鱼在饥荒之年用自己的身体供人们充饥,帮百姓度过饥荒,只不过佛经中加上了菩萨自愿献身普渡众灾民的奉献精神,而到了宋代则淡化了这一层思想,只是作为奇闻异事,采摘进作品。应是文人直接取材于佛经故事所作。
  2.《夷坚志》支戊卷“海盐巨鳅”⑩条:
  绍兴二十年(1150),四月的一天早上,秀州海盐县的渔民看见海上游来一只像大船一样的巨鳅,巨鳅被困在沙滩上,百姓拿来梯子架在鳅背上割肉运到州府去卖,县里的长官把巨鳅的头骨取回来,作屋梁,把脊椎骨作?米用的臼。
  3.《夷坚志》支丁卷“海口镇鳜鱼”B11条:
  汪茂通做福州福清海镇的税监。一天晚上渡口的小吏报告说有一艘海船,从渡口经过,所载的货物只有一尾鳜鱼。船主急着要赶到市场,不能留下,乞求渡口的官员放行。汪茂通就对小吏说:“收完税后,把鱼头给我买回来。”小吏说:“鱼头太大,恐怕没有地方可放。”就让小吏买两颊腮边的肉,小吏仍说太大。最后只买了一边颊上的肉,过了一会儿,四个兵卒背着、扛着,搬了进来。共重七十八斤,汪茂通全家痛吃一场,又用剩下的做成干鱼肉送给县里的同僚。大略地计算一下,这尾鳜鱼大约有几千斤重。
  这条鳜鱼故事故事亦是以夸张手法写鳜鱼之巨大,但跟《生经》对大鱼的描写手法上有了改变,由正面描写变成侧面烘托,虽未让人直接目睹鳜鱼之巨大,却通过小吏的几次汇报,使读者感受出鳜鱼的体型之巨,仅是一边鳃颊上的肉就有七八十斤,鳜鱼整体之大自是可想而知,故事结尾交代大略估算这尾鱼应有几千斤重。
  4.冯梦龙《古今谭概》非族部“海大鱼”条曰:
  宋高宗绍兴间,漳浦海场有鱼高数丈。割其肉数百车。至剜目,乃觉,转鬣而旁舰皆覆。近时刘参戎炳文过海洋,于乱礁上见一巨鱼横沙际。数百人持斧,移时仅开一肋。肉不甚美。肉中刺骨亦长丈余。刘携数根归以示人。想皆此类耳。
  5.冯梦龙《古今谭概》非族部“海大鱼”条曰:
  南海人尝从城上望见海中推出黑山一座,高数千尺。相去数千里,便知为大鱼亦。此鱼偶困而失水,蜿蜒岛上。居人数百,咸来分割其脂为膏,经月不尽。又有贪取鱼目为灯相与攀援腾踏而上。其目大可数石,计无能取,失足溺死于中者同时七人,乃止。
  上面《古今谭概》中两则故事系冯梦龙袭用洪迈《夷坚志》所作,其与《生经》相似之处自是不必细述。
  蒋述卓先生在《志怪小说与佛教故事》一文中指出,《幽冥录》“桓冲镇江陵”条“牛跪求救”源出《生经》“佛说负为牛者经”B12条:
  入城分卫。时远方民。将一大牛。肥盛有力。卖与此城中人。城中人买以出之。欲以杀之。在城门中。与佛相遇。……牛径前往趣佛。屈前两脚。而呜佛足。泪出交横。口自演言。唯然世尊。加以大哀。救济危厄。令脱此难。……佛告牛主。佛为卿行分卫倍偿。……释梵四王。积累金宝。满两牛皮。尔乃各罢。
  故事说一牛在将要被杀之际,于城门下遇到佛,便跪在佛前,“泪出交横”,乞求佛救它不死。佛花重金买下此牛,使其免于被杀。
  《生经》翻译之后,中土出现众多与之相类似的故事,与此简而举之。
  1.南朝刘义庆《幽明录》《桓冲镇江陵》,原文如下:
  桓冲镇江陵,正会夕。当烹牛,牛忽熟视帐下都督甚久,目中泪下。都督?之曰:“汝若能向我跪者,当?活也。”牛应声而拜,众甚异之。都督复谓曰:“汝若须活,遍拜众人者真往。”牛涕殒如雨,遂拜不止。值冲醉,不得?。遂杀牛;冲醉止,得?,冲闻之叹息,都督痛加鞭罚。
  故事虽然改变了一些,但是《生经》故事中所有的基本情节,像“牛将被杀”、“跪在人的面前”、“泪下如雨”等情节《桓冲镇江陵》里都有,很可能是出自同源。
  2.宋代洪迈《夷坚志》支戊卷第四《黄池牛》B13,故事大意为:
  黄池镇隶属于太平州,它的东面就是宣城县边界,这方圆十里之间有人聚集居住,都是无赖恶子和那些宗族的不孝之逆子云集之地。杀牛杀狗,酿私酒,铸假钱,造假币,凡是违反禁例伤天害理之事无所不有。王元卿和他的表兄盛杲,两人同到宁国府去,经过这个地方,见野园里绑着五头水牛,其中一头牛看见两人来,弯起双踢跪在地上,就像哭诉一样。王元卿派人查找主人,得知这头牛第二天将被杀掉,便高价买下该牛放在附近的村庄里养着。
  此故事与《幽明录》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选取将要被杀之牛流泪跪在人的面前乞求免于一死,区别在于结局迥然相反,《幽明录》中的牛跪遍众人,“涕殒如雨,遂拜不止”,仍然难免一死;到了宋代的《夷坚志》,故事中牛的结局有了改变,最终被两位贵人救下放生,虽为民间传奇逸闻,却能反应出民间百姓善良的本性,希望众生皆能获得圆满结局的美好愿望,其源自《生经》浸染当确凿无误。
  另外《生经》“佛说鳖猕猴经”条被唐代作家张读改写成一篇讽刺小说《求人心遇猴僧》,收入《宣室志》。
  《生经》“佛说堕珠著海中经”B14讲述的是佛见国人贫穷,为了救济苍生,率领五百贾客舍生忘死,入海求宝,返回岸边时,海中龙神施法使宝珠坠入大海。佛和五百商人,乃以器皿盛水欲取珠出,矢志不缀。龙王惧怕,还其珠,放之回国。
  唐人薛用弱集隋唐间所传诡奇之事撰成《集异记》,其中《叶法善》一篇, 铺叙唐代道士叶法善的神异事迹,其中关于婆罗门使法术以竭大海,从海中掠取诸般宝物的幻想情节,显然从“佛说堕珠著海中经”条脱胎而来。
  再者,元代李好古的著名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故事说张生欲与龙女为婚,以釜煮海,龙王大恐,乃允。故事奇诡不群,想象力很丰富,不是固有质朴的中国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生煮海》是借鉴了《生经》故事的主旨寓意――歌颂人的意志和勇敢,斥责贪残暴虐,重新编造了故事情节。
  到了清代更有李渔根据《沙门岛张生煮海》创作的戏剧《蜃中楼》。可以说《蜃中楼》是间接受到《生经》故事影响的产物。
  从印度经由西域传来的《生经》故事具有自己的固有的内容和形式,它们与中国传统故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它们特有的结构方式和想象力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中土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的创作题材,丰富了创作手法。
  注释:
  ①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论文集[C].上海:三联书店,1982:125.
  ②⑧B12B14大藏经•本缘部
  ③季羡林译.五卷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312.
  ④⑤⑥季羡林.佛本生故事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27-128;42-43;4.
  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0-31.
  ⑨⑩B11B13(宋)洪迈著.李宏主编.《夷坚志》文白对照全译本[Z].燕山出版社,1997:118;2140;933;2071.

标签:源流 初探 故事 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