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诗歌之美所在_理解诗歌之技巧所在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学生们在做诗歌鉴赏的题目时,往往穷思猛想的不是诗歌本身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内涵,而是试着用各种答题模式,去“套”出答案。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很多高三教师在备考的过程中,重点传授给学生们的不是如何去欣赏诗歌凝练的美,去挖掘其深层的内涵,而是把一首诗拆解得支离破碎,然后要学生去理解里面的只字片语――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基本乐趣,那么阅读本身还有什么吸引力呢?一个需完整欣赏的艺术品切成块品味,无异于盲人摸象,不得真见。于是便造成了“越做越错,越错越不想做”的恶性循环。学生们反馈给我的原因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就是――读不懂。
  文学是一个时代的胎记,诗歌也不例外。任何一个时代或 社会 的风云变幻都会在文学作品中折射出来。李白清新飘逸的诗风抒发出的是盛唐之音。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最富强的时期, 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诗歌的繁荣,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等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所以才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气概,才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盛唐之音。三国鼎立,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才有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才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荒凉景象。
  我们可以运用“角色置换法”来赏析下面这两首诗。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诗人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流落江南起,直到昭宗乾宁元年(894)擢第,历十二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所以这首诗劈头便感慨万端地说:“十年身事各如萍”。诗人用随风漂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自不免同病相怜。
  “白首相逢泪满缨”。按理,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已是五十九岁的人了。因此,遇故人便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泪满冠缨。
  三、四句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回想当年大家欢聚一起观花饮酒的情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如今诗人为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似乎已不感觉到花儿是美丽的了,再也没有赏花的逸兴了。而酒与诗人却变得多情起来,因为乱世颠沛,年华蹉跎,只好借酒浇愁啊!细味诗意,字字酸楚。 五、六句是痛定思痛的激愤语。乱离社会,世态炎凉,“贫”与“贵”,“陋巷”与“豪家”,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相距何其悬远。有才华的人偏被压在社会最下层,沾不到春风雨露;尸位素餐者偏是高踞豪门,吟风弄月。诗句是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
  诗歌至此,消沉、悲凉、愤懑之情占据着诗文的前三联,而对于作者而言,他真要抒发的情感真的就仅此而已吗?那么尾联的“开口笑”又能做何解呢?
  现在我们可以置换一下和作者的身份,当我们和十年未见的友人在战乱频繁的乱世再度相见,心中自有诉不尽的愁情。但此时你(韦庄)已登第,身为朝中一员的自己,面对战乱连年的国家,除了悲痛和无奈,还有什么情感是会油然而生的?那就是比起普通百姓,心中更多出一份对国家的责任感和衷心的祝愿!
  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最后一联了。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这两句是说: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开怀一笑。这一笑,既透露出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出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蜂 【晚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从题目看出,这是首以托物言志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咏物诗。蜜蜂采花酿蜜,辛勤劳作,历来都是诗人笔下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或是勤劳能干的象征,甚至与蝶一同,成为风韵的代表。但罗隐写蜂,会写出一则怎样的“动物故事”呢?
  诗人罗隐生活在我国历史上最富庶的一个时代――唐代,也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但是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原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在中唐时期成为主流。中唐诗人白居易等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罗隐在求取功名这条路上走得很是艰难。大中十三年底,罗隐怀抱梦想来到了人才济济的京师,他应进士试。但是幸运却从不曾垂怜于他。他考了七年,皆不第。久在长安,他充分领略到了统治阶级奢华无度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但同时,他也深深体会到了劳动者徭役负重,却衣食无着的凄苦。
  这些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给了他很深的触动,咸通八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亦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而罗隐的《蜂》,便不会是一首简单的歌颂吟咏之诗了。
  时代的动荡不安,个人的命运多舛,让罗隐的笔变得锋利而多变。他不再为太平盛世歌功颂德,而是用笔挑开这个社会歌舞升平的面纱,将自己的愤懑不平之言抒发得淋漓尽致。
  罗隐生活在唐末,当时中原离乱,罗隐的《蜂》虽然是写蜜蜂采蜜,实际上是反映晚唐国家残破,枭雄并起,社会混乱,割据纷纷,人民辛辛苦苦劳动,反而不得其食的悲惨的不公现状。诗句的最后一句,是作者情绪的发泄点。最后一句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非常明显。通过对蜜蜂的赞美与同情,为封建社会里无数终年辛苦难得温饱的劳动人民鸣不平。此处的问,不是犹疑,不是哀怨,而是批判,是抨击!

标签:诗歌 理解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