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所谓情景整合就是 [情景.启思.整合]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在“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 主体作用   
  一、设计理念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是本章的预备性知识,本节重点是电荷守恒定律,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感应起电是难点,而静电感应现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做好实验是关键。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主要以实验法进行探究教学,利用多媒体将生活实例、问题思考、实验探究等融合起来,形成主线。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新知,体验方法,理解感应起电的本质,突出了重点电荷守恒的思想,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与赏析
  (一)创设情境伏疑,有效引入
  【情景】播放科学达人卢驭龙模拟闪电、辉光球点亮日光灯、手摸球怒发冲冠的录像。
  学生惊奇尖叫,自觉营造起探究的课堂气氛、自然生成本节课的主题――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赏析:“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以趣诱思,在学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况下,能创设一种激发学生思维,产生疑问的课堂氛围,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二)设置情景启思,整合形成新知
  片段:从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接引雷电下九天,引出正负电荷。
  通过提问:如何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引出验电器,介绍验电器结构。
  【思考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情境】验电羽带电张开及怒发冲冠。
  黄色验电羽带电后张开及怒发冲冠现象明显,学生发出惊叹声,诱导出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箔片因带同种电荷相排斥而张开,再考虑异种电荷。
  【情境】1.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用验电器检验橡胶棒是否带电?
  2.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吸引。
  学生由观察到的情景,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积极思考讨论并归纳得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所有实验现象归纳总结起电方式?思考起电的本质是什么?
  【思考2】起电方式有哪些?本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物体起电的方法:(1)接触起电; (2)摩擦起电。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物质的微观结构图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课件展示了毛皮经过摩擦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的动态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动态,学生能通过思维的整合理解并能得出摩擦起电的本质:电子的得失;接触起电的本质;电荷的转移。
  再从两个同学寻找丢失的象棋,从房间内找到房间外,引出支撑他们继续寻找象棋的信念是什么?是象棋的数是守恒的,物质是不灭的,为接触带电电荷量如何分配,为电荷守恒定律的引出做了铺垫。
  【思考3】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导体球相互接触电荷量如何分配,分配细节如何?
  动画演示带+Q的小球与不带电的小球接触后,再分开的情景。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同种电荷,电荷总数相加再平分,异种电荷,先中和再平分电荷总数。
  赏析:教师创设黄色验电羽带电后张开及怒发冲冠现象,刺激着学生的视觉、思维、前概念,使学生获得直观表象,为学生积累了感性认识,实现了认知顺应。课堂上成功构建了“实验、启思、引探”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探究和思维整把物理知识合转化为自己的个体知识,把前人从事科学活动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认识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运用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展现了物理学的实验魅力。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电子的得失的动态演示,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寻找新的增长点,关心学生能力发展。通过浅显易懂一定要找到象棋,象棋的数是守恒的比喻,突出事物隐藏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理解电荷总量不变,让学生体验到知识获取的方法和情感的共鸣。
  片段:从金属小球接触带电过渡到金属导电机理:金属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导体也可以抽象为一个物理模型。
  【提出问题】特有的机理对应于特有起电方式,如何进行起电呢?
  探究金属导体起电的研究思路: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到结论-评估交流。
  【猜测】是否是自由移动的电子转移或得失使物体起电?
  【设计实验】取有绝缘支柱的两个不带电枕形导体A、B,使它们彼此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反复多次接触球形导体C,使之带正电。将C移近A但不接触。观察A、B下面的箔片是否会张开。(如图所示)
  【实验演示】小球C靠近但不接触A,而远离B,A、B下面的箔片张开。
  学生答:B带电,A带电。
  【思考】如将A、B分开,再移走C,A、B带电情况如何?
  学生答:A仍带电,B仍带电。
  【实验验证】将A、B分开,箔片仍张开,证明学生回答正确。
  【思考】将A、B接触,它们是否带电?这说明什么?
  学生答:A、B不带电,说明接触前A、B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中和。
  【实验验证】使A、B接触,A、B下面的箔片由张开到闭合,学生回答正确。
  【思考】若先把C移走,再将A、B分开呢?
  学生答:A、B不带电。
  【实验验证】先把C移走,再将A、B分开,A、B下面的箔片闭合,学生回答正确。
  【思考】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答:因为将C移走,A与B的电荷不受C上电荷作用,而使A、B所带电荷重新恢复原状,在导体内中和而不带电。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鼓励学生用物理的语言总结金属导体起电的本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得出静电感应和感应起电。(教师用多媒体模拟,让学生加深印象)
  学生小结:使物体带电方式:接触起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
  【评估交流】实验现象能定性的知道导体带电,却不能知道导体带何种电荷以及所带电荷量。
  赏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边实验边探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亲身感受,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及科学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形成,使学生再次掌握研究探索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管理和组织,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来进行探究,有平台来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对于学生一下子答不出来的,能加以鼓励和引导,并能适当延长等待时间,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表达所思所想的能力,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解构转化重组整合,达到认知结构的优化,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意识。
  挖掘教材,介绍密立根实验从1907年开始测量电荷量e的值,前后十余年的时间里,做了几千次实验。实验设备简单而有效,构思和方法巧妙而简洁,所得数据精确且结果稳定,位居十大最美丽的实验排名第三,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赏析:创设科学、技术、社会情境,渗透STS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能与时俱进,正负电子湮灭事件和寻找反物质的材料,介绍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学增加亲切感,减少距离感,渗透了自然科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本质。材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科技前沿的最新发展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良好情感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密立根实验,体会简单美丽的实验魅力,进行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的理解,具有多元价值。
  (三)知识应用解惑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应用知识解释新课引入创设的录像情景,学生讨论后解释原因。再次应用新知解释生活中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击一下的现象。
  (四)研究性学习作业(课后网上查找资料)
  1. 科学达人卢驭龙模拟闪电的装置原理如何?
  2. 辉光球为什么能点亮日光灯?为什么只有辉光球与手之间才会点亮?
  3. 历史上十大最美丽的物理实验分别是什么?其历史背景和物理内涵有哪些?
  赏析:创设情境,注意一脉相承,首尾呼应,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让学生自己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课前三段录像的现象,体会成功的喜悦。研究性学习作业的布置,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养成敏锐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追求证据的科学态度,这正是我们物理教育所致力追求的,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进行学习解决物理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探究过程为主线,整堂课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逻辑结构严谨、教学语言精练、环节处理细腻、过渡自然、教学效果很好。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外在表现和内在思维都能积极参与,学情高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真正的提升。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应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1. 教师能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更新观念,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搭建平台,让学生体会到知识获取的方法和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有效。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创设实验环境,突出探究过程,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通过黑板讲解得出结论的效果不如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探究或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效果好,实验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老师讲的知识不如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得来的知识记得牢。探究实验的过程强调了学生学习的经历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思维整合过程和知识形成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加澍. 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 课程教材教法,2005(07).
  [2]钟启泉. 社会建构主义 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 上海教育,2001(07).
  [2]姚君兰.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物理教师,2010(6).

标签:情景 整合 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