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新闻摄影的特性 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研究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将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刻领悟独特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作品强烈的内在冲击力;而这样的画面,是融入了具有思想和灵魂的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传达着他所表达的特定意义探寻这些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可为新闻摄影新的表现途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闻摄影 视觉语言 语言特性
  中图分类号 G218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洛阳471023
  视觉文化在全球迅速兴起蔓延,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高呼,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传播的叫代,图像开始取代文字,成为主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摄影作为一种无国界的有力的影像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冈的新闻摄影虽然发展迅猛,但与国外相比依旧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摄影作品在表现于法上普遍单调老套,形式感不强。而国外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的成功之处,就住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本文通过对新闻摄影语言特征的探讨,从新闻摄影语言的形象价值、客观“冲击力”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闻摄影语言的形象价值特征
  注意形象价值是新闻摄影语言的一大特征。形象中包含着信息,形象传达意义,形象决定最终的效果,而照片的语义学特征也在于其形象性。新闻照片可以生动主观的再现人物的神态、表情以及新闻事件发生的场面、气氛等情景性信息其中包含的各种构成元素,例如形状、线条、影调、包彩等等都是同时被人们所感知的。新闻摄影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依靠可视性形象来完成的,新闻摄影语言的核心也就是塑造形象。
  新闻摄影的形象与其他造型?术特训是?术摄影中的形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必须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新闻摄影中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瞬间的形象性。
  新闻摄影中的瞬间形象性,就是指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记录的只是客观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刹那的情景,这来自于照相机记录事物的特殊方式。
  瞬间形象性是新闻摄影独有的特殊个性,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形象优势。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性,是对现场事实所作的现在时态的记录,这种拍摄者与被摄事物之间同时空的状态,他其形象具有强烈的见证感。这样的形象用于传递新闻信息,能够以浓郁的现场气氛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瞬间形象成了历史的永恒瞬间,凝固为人类发展历史的足迹和见证。所以,新闻虽然是“易碎品”,但新闻摄影照片却可以具有永恒的魅力,这也是新闻摄影形象价值所在。
  新闻摄影的形象性,是具体的、可见的,也是相同的,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是由无数个接连不断的瞬间所组成的流动的过程。这过程中的一个个瞬间,一旦从中分离出来变成独立的形态,那么它们对于事物过程内容、本质的揭示以及所呈现的视觉形式、造型效果都会有很大区别。
  新闻摄影的瞬间,是能够真实、明确的反映出新闻事实的中心内容,能揭示出事实内涵和新闻价值,又具有鲜明的形象冲击力的瞬间。因此,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应当是决定性的瞬间形象。
  “决定性瞬间”又称为“典型瞬间”,是指摄影记者立足于一定的拍摄点所拍摄的、被摄事物发展变化中最能代表其本质特征的刹那间的情节形象。这个瞬间形象,通常必须既具有丰富内涵、又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决定性瞬间”理论是由著名摄影师布勒松提出的,是人类摄影实践与观念的结晶,布勒松指出:“首先,我渴望用一副照片去捕捉己展现在我眼前的某种局势的全部本质……拍照意味着记录一同时和在若干分之一秒内一事实本身和视觉看到的形式的严密组织,而形式将赋予它意义。这是把人们的头脑、人们的眼睛和人们的心置于同一轴线上。”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按下去的,你就会本能地赋予画面以栩栩如生的生命。如果不能把握这个瞬间,你的照片既没有内容,也没有形式,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新闻照片是形象化的新闻,新闻形象既要真实客观,又要具有形象价值。新闻摄影的内容和意义都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形象性是新闻摄影语言的重要特征。
  要拍摄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我们必须准确的把握新闻摄影的形象性。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忽略和误用新闻摄影语言的形象性。比如一味的追求照片的幅大量多,却忽视了新闻价值,很多时候一张照片就足以说明问题,却硬要凑上好几张照片,变成所谓的“组照”。而图像符号与文字符号不同,本身无法明确的指出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新闻照片本身并没有一个可以表达对比、因果及其他判断的明确结构。因此,新闻摄影的图片,很难表达抽象的、隐匿的事物,即不具形象性的事物是无法被表现的。所以我们总是不断强调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不仅要具有新闻价值,还要具有形象价值。
  这个形象价值,既包含新闻事实具有满足受众需要的形象元素,又包含新闻事实适合被摄影手段所表现,也就是新闻照片具有可视性。这个可视性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新闻摄影语言形象性的基础。
  除此以外,很多新闻照片的视觉语言平淡乏味,视觉冲击力不强。但值得深思的是,随着人们对于视觉冲击力的不断重视,现在的新闻摄影很多时候更大的问题是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力。例如,在广角镜头的运用上,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头。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在同一拍摄点上,可以表现出比正常镜头更大的清晰范围,善于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具有夸张变形的视觉效果。因为其视角大的特点十分受摄影记者的青睐,但现在,摄影记者更喜欢借助其视觉畸变的效果来获得画面张力,如果运用不当,则会损害新闻照片本来的价值。
  二、新闻摄影语言的客观“冲击力”特征
  新闻摄影语言在注重形象价值的同时,很好了对客观事物进行了真实记录,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新闻摄影语言的客观“冲击力”特征。
  摄影具有逼真地记录客观实体的性能,人们称之为“纪实”。
  摄影术刚刚诞生之初,一位记者就向人们这样解释并不为人熟知的摄影术:“就像在马路上拿着一面镜子,周同的景物都极细致地反映了出来,然后把镜子带回家中,这些景物就永远留在上面了。”纪实性是摄影术所本身具有的特定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媒介的特性,这种纪实性在新闻摄影中就反映为真实客观性。
  新闻摄影的语言必须客观真实,是对新闻事实的准确记录,无论视觉元素如何组合、排列都不可以超出一定的范围。而此处所强调的真实纪实性更多的意义在于发掘新闻事件或人物本身的力 量,展现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新闻照片作为一种文本,从摄影一记者拿起照相机取景构图的那一刻,编码就开始了。
  在新闻摄影的活动中,新闻事件固有的很多信息因为摄影记者主观或意识形态的差异被省略或过滤,摄影师往往会选取对于主体来说有意义的现实,为了表达意义也会选取不同的表示方式。就好比镜头语言的运用,早期多是使用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在后来才开始大量使用通过镜头的张力来以突出新闻摄影语言的视觉冲击力。
  但无论用何种方式表达,新闻摄影的优势和特色还是在于其真实纪实性。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事件的瞬间形象纪实,满足了人们目击新闻现场的视觉欲望。对于新闻摄影的纪实属性,无需多说。
  在当今视觉传播时代,我们更需要深刻把握的是纪实性与视觉冲击力之间的关系。
  一张好的照片需要给人一种触动,而这触动不仅仅是来源于表面形式,而是通过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强烈情感。能够给人们带来持久和深刻震撼的往往不是图片的外在视觉冲击形式,而是图片的内在视觉冲击力是影像所具有的那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人类的视觉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活动,它会调动起身体的多个器官的感觉与体验。当这些感觉、体验和回忆被激起后,便会给受众一种心理震撼。具有内在冲击力的新闻图片,往往画面看上去波澜不惊,但却饱含着情感矛盾和冲突,有着深刻的内在思想和意义。画面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在无声的镜头语言中缓缓流淌着,受众在感知、理解、欣赏的过程中被深深震撼。
  图片的内在冲击力,是画面内容所带来的冲击力,它是图片的情感价值、信息价值、社会价值等因素给人们心灵深处带来的影响。这种隐性的内在冲击力给受众的震撼更为持久与深远。回味无穷。而我们所要抓取和记录的就是这些具有深刻内在冲击力的瞬间,这才能将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发挥到极致。
  上图为2005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照片表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师士兵向战争中伤亡的战地摄影师威廉?萨拉扎致哀的情景。从画面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并没有什么视觉上的冲击,画面很普通,构图平稳,既没有夸张的镜头运用,也没有特别的构图,但它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却足以征服每一个读者。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永远是巨大的,这位无辜的摄影师也因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士兵默默的站着,一只手抚在逝者的遗物上,悲伤、惋惜,无奈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画面里透出浓浓的哀伤,挥之不去的战争阴霾萦绕在观者心问。这是对无辜者的哀悼,也是对战争的控诉,平静的画面下留给读者诸多的震撼与思考。
  因此,图片内在视觉冲击力往往比外在视觉冲击力更加有生命力,运用内在视觉冲击力打动读者是符合摄影的本质要求的,也是对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要求。只是凭借简单的视觉冲击力已经无法站在一个制高点,必须对事件本身有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理解,并且透过镜头表达出来,这需要摄影记者具备对摄影器材的专业运用能力和对事物深刻的领悟能力以及独到的思维方式。新闻摄影反映新闻事件,但同时也需要摄影记者的独特表达.去表现情感、命运等等,给人启发或感触。
  三、新闻摄影语言的情感表达特征
  新闻摄影语言除了具有注重形象价值以及客观“冲击力”的特征之外,同时也十分注重情感与意义的表达。图像拥有引发兴趣与传达情感的能力,而摄影更是呈现人类情感最为重要的媒介。新闻摄影照片主要是通过瞬间形象来揭示新闻事实,在表现新闻事实的同时也传达着新闻事件中人物的情感,它将所有需要传达的信息与情感都诉诸于视觉。
  新闻摄影语言通过视觉形象记录和传播新闻事实,加之视觉的天然优势,将人们带入到当时的新闻情境、情感以及情节的体验之中,使人们从眼见为实、其情可感的渲染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新闻图片所要传递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令人难忘的情景可以引发难忘的回忆,新闻摄影的这一独特优势使新闻图片比文字报道更加深入人心,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从视觉传达的全过程中来看,视觉信息只有在最后经过读者的心理联系,才可以实现传递双方的对话与交流,也才能真正最终实现对信息的理解与接受。不然,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无法达到对事物本质信息的识别与把握。而情感也将成力游离于信息之外的存在,无法真正的融入形式当中为人们所感知并且深入人心。图片拥有文字无可比拟的瞬间优势,直观的图形形式可以在瞬间给人们留下完整、强烈和深刻,的印象,还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产生意味深长的效果.从而使信息得到更为充分的传达。
  人们总是在面对具体的可视的形象时敞开情感的大门,进而受到感染,引发认知。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不仅传递着新闻事实,同时传达着新闻事实当下的情感。新闻摄影表现的王要对象是人,与人有关,必然难逃情感。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类的活动是新闻摄影所要表现的王体。随着新闻摄影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摄影在表现与新闻事件相关联的情感、体验与内心世界,传递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中的视觉情感信息时的优势。具有真情实感的新闻摄影作品,感动人心,令人难忘,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审美魅力和社会效益。情感因素是新闻照片最为动人的因素,是形象因素的升华,它使照片更加具有活力和美感。联情性的新闻摄影语言,可以提升信息传达中的理解与认知,着力于受众深层次的文化与情感,令信息的传递对读者的影响更加深远持久。
  但想要把握和利用联情性来传递新闻信息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摄影师与受众都是具有情感的个体,对于符号的解读和接受都有差异,其中还包含意识形态的内容。新闻摄影图片是对新闻事实的真实反映.但作为新闻摄影师的人想要做到绝对客观是不太可能的。新闻照片体现了摄影记者的选择,表层看来是对角度和题材的取舍,而深层含义则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摄影镜头选择拍什么、如何去拍、镜头对所表现的事物会有一个取舍、强化、忽略遮盖美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图像与意识形态的联系是一种本质上的联系,这种被表征系统所建构出来的意义,隐含在表层形式之下。之所以谈到意识形态的问题,是因为新闻图片的联情性往往具有象征和隐喻的意义,而摄影记者在表达的过程中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很多时候,摄影师通过视点的运用.支配观众的视点,让观众接受并采用与摄影家同样的视点。在这种视点融合中,意识形态得到传输。图像的主观意识形态与观者的意识形态并不是统一的,观者的意识形态会抵抗.弱化甚至是解构图像的主观意识形态。新闻记者在把握意识形态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思索,否则会很难将原本意义进行有效传达,甚至适得其反。
  新闻摄影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其形式与内涵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单纯的记录现实,到将新闻图片视为一种视觉语言,直至今日的新闻摄影已经成为技术与?术、新闻与美学的高度融合体,新闻摄影的语言也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本文围绕新闻摄影语言的形象价值、客观“冲击力”以及情感表达等特征进行了分析与阐释,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标签:特性 语言 摄影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