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接受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新的探索,其主要的意义在于将受众从传统的文本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欣赏的主体。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将传统的用于语文教学探索中的接受美学理论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探索中,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初中思想政治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具体的实施细节做出了简单的探索。
  【关键词】接受美学 初中思想政治 学生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1(a)――0114――01
  1 接受美学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空白需要读者自己进行填补,而不确定性则需要读者自己进行研读去确定。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层面看,教材中的文本和理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缺”的文本,其最大效能的发挥关键在于需要教师个性的解读以及学生个性的理解。这都需要建立在他们原有经验上的内化和建构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填补“空缺”,领略文本的深层意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的接受理论确立的教授关系中,学生作为文本的接受者,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地位,变为一种对文本有独立的思考,可以对文本做出判断和解释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课堂上的主角。
  我们可以看出,接受美学理论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将学生转变为课堂上的主体。针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受众,也就是我们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很显然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手段,以教材为基本的纲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作用不是很明显。在此种情况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形成以教师为辅助,以教材为基本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辅助以多种教学手段,将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这不仅仅体现在传统教学手段的改进方面,在教学思想上,学生逐渐的成为教学的主导,而教师逐渐的成为辅助学生展开学习的一种角色。而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如何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效果的获取相联系,这便对我们的一线教师在课堂的掌控上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1 利用“阅读期待”,引导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期待是积极地阅读心态,它会成为读者深入阅读并思考的起点,是读者持续阅读的动力、产生阅读创意的源泉。在对学习内容了解和把握时,学生会带入的对生活世界的心理体验等。
  比如在鲁人版思想品德的九年级课程中,第二课是《面对责任的选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在阅读课本上的文本内容时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和心理体验。比如在“不承担责任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的问题上,有的同学会对“不承担责任、不履行义务会给个人、他人和社会都带来种种不良后果。”这一条深有体会,因为他可能在曾经的某一次经历中体会到这样的后果或者是在他的生活的认识范围之内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对不同的章节针对自己的生活体验有不同的阅读期待和学习的期待。
  2.2 鼓励学生提问将使学生掌握课堂上的主动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解读文本的过程是文本与读者的对话过程。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意义上的关系,是一种“我”与“你”之间的平等对话和问答的关系。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就是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只是一种平等的对话的关系,而教师只是一种辅助学生完成与教学内容的对话的角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提问,比如在讨论“腾飞的中国”一课中,针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生在接触的时候势必不会立刻对知识点有一个形象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鼓励学生提问,以解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从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的理解和掌握人手,体现在课堂上也是一种学生为主的一种主体地位的体现。
  2.3 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新课改以来,教学形式和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教师们现在特别善于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形式和手段上的新形式不一定能取得学生能力上的提升或者是教学效果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对学生的知识的诉求和学生的天性中比较喜欢新颖的东西的心理上的本性的混淆。
  思想政治的课堂本来就是应该一个比较活泼的课堂,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思想政治课程中很多内容的课讨论性比较强。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观点。比如对待人生的竞争和奋斗的问题,对待人的责任的问题等,都可以让学生在讨论或者是辩论中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老师要做的不是控制现场那么简单,而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将学生中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总结,然后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解决。
  3结语
  本文将接受理论与新课改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突破了传统的接受理论仅仅用于对语文文本解读的学生地位的确立,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意在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授做一定的探索,浅薄之言,且做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焦玉音,素质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J],文理导航,2011.
  [2]姜保华,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文学阅读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
  [3]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
  [4]郑昕郁,教学主体观观照下的师生关系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

标签:政治课 浅谈 中学生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