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一年级作文 > 正文

我与罗炳辉将军:将军在上

时间:2019-02-2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记忆中,对罗炳辉将军的印象,大概还得从五六岁光景时谈起。那时,我爷爷仍在农场工作(农场大概在10多年前已合并给现彝良职业高中),因此我便有机会到小城里来玩耍,成天伙同比我稍大几岁的幺叔,与一帮小伙伴们东游西窜、惹是生非,袖珍似的彝良县城在印象中便有了轮廓,隐隐约约也就知道了有一个关于陈列罗炳辉事迹的地方,但具体在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我是定然不知道的,可你说要我引领你到那儿去又是定然办得到的。
  后来上了学,大概是在四年级罢。某一天,班主任老师告诉同学们,说第二天将组织大家去参观罗炳辉将军事迹陈列室,全班同学都在欢呼雀跃,我更是因对该地的相对熟识,被老师指定为“向导”。记得就在当天下午,我到邻居家一棵毛桃树上摘毛桃吃时,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右手大拇指被摔脱臼了,动弹不得,也疼得要命,回家后又不敢告诉父母,到是父亲见我做作业有些拿不稳笔,问起时我才吞吞吐吐说了缘由,父亲当时还有些冷嘲热讽地说:有些人明天还要去参观呢?我也心想,这回参观之事定是泡汤的了。第二天到学校,恰遇班上一姓徐的女生,其父乃是我们学校的一名老师,但却在骨科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她的引领下,其父拉着我的大拇指边摸捏边问我是怎样造成的等情况,趁我不备猛一用力,只听见咔的一声轻响,一阵剧痛稍瞬即逝,其父便说行了,叫我试试能不能动,我一试,大拇指果真能轻微动弹了。因仅是区区一个大拇指,尚不影响参观,所以我仍随同学们前往参观了。
  当年从城中心到罗炳辉事迹陈列室那边还没有桥,也没有如今的环城北路,记得我们好象是从小河桥处沿河而下,按照去罐头厂的方向,通过小米溪河道再爬上山去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年仍在生产的罐头厂排出的樱桃水,腥红一片,竟染红了大半边河水,但对罗炳辉事迹陈列室,至今仅记得他曾使用过的那把大刀了。严格说来,这次勉强算是我初识罗炳辉将军罢。
  当我进入城关中学(现角奎中学)就读初二年级时,当我从职业高中经渔种站到城关中学上学的小路上,不知某天,突发现两个弧形的东西在罗炳辉事迹陈列室旁的小河桥上空悬着,在几天内又慢慢靠拢,最终在小河桥上空形成了一道虹――后据同学们说那儿正在修桥,桥也许是因形而命名为彩虹桥,后也许是因在该桥上谈情说爱的人较多,民间都管它叫做情人桥了。这里我要说的是,桥修好了,我和一姓孟的同学懵懂中不顾危险与否,曾在“彩虹”顶上窜来窜去的走过,那时途经彩虹桥到罗炳辉事迹陈列室已经较为便捷了,至少不需再淌过河道,再者环城北路已修建完毕,却不知何故,直到中学及中专毕业,以至参加工作后的前几年,我都似乎未曾再度走进罗炳辉事迹陈列室。
  2003年下半年至2007年初,我被借调到县政府办工作,由于所联系的领导分管旅游工作,加之全国红色旅游开始升温,而罗炳辉纪念馆(“罗炳辉事迹陈列室”已于1998年更名为“罗炳辉纪念馆”)作为彝良的主要红色旅游资源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便有机会渐渐与罗炳辉纪念馆及其相关事宜熟识起来。至少,我带着相机,多次前往罗炳辉纪念馆走马观花地参观,多次拍摄了大家参观纪念馆时的照片,还多次拍摄过纪念馆的全景照片、资料照片以及将军的铜像等,也多次断断续续听过讲解员李霞讲解罗炳辉将军的事迹,更是多次拟写了包括罗炳辉纪念馆在内的红色旅游请示、报告等材料,还随同其子罗新安及孙子罗成等家眷拜谒纪念馆等……这期间,我对罗炳辉将军有了系统的认识,知道了这位16岁便离家出走,曾驰骋疆场、戎马倥偬一生的彝良人,的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便不难理解1989年中央军委为何将其确定为33位无产阶级军事家之一的缘由了。另外,对我认识罗炳辉将军大有裨益的,就是去年底原昭通市文联主席曾令云先生写的那本叫做《罗炳辉》的小说,当时我参加了此书的首发仪式,所以很荣幸地获得了曾老赠予的书。尽管曾老是以小说的笔触来写将军,融入了艺术的成分和个人感情色彩,但无论如何,它让我更为系统地认识了这位让敌人闻风丧胆、屡建奇功的将军,乃至它仍是我目前系统了解罗炳辉将军的较好资料。
  今年2月下旬,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至县委宣传部外宣办工作,从此更与罗炳辉将军结下了不解之缘。毕竟外宣外宣就是要对外宣传和推介彝良,其中以罗炳辉将军为主的红色旅游宣传推介也是主要内容之一。再者,今年是建军80周年、也是罗炳辉将军诞辰110周年,作为将军故乡的彝良自然是有许多事需要做的。为此,县里制定了关于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及罗炳辉将军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对系列纪念活动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事项涉及文体、旅游、广电等相关部门,当然也包括了我所在的外宣办。
  最初的工作是从宣传开始的,根据要求,自今年3月以来,我们便开始在省、市媒体上宣传一些有关纪念罗炳辉将军诞辰110周年的事,包括拟改造纪念馆、拟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底,准确的说是6月28日,我同罗炳辉纪念馆的3位同志,踏上了外出收集罗炳辉将军相关资料的征途。这一去就是11天,至7月8日方回来,往返行程近3000公里,先后到达了东川、会泽、宣威及贵州遵义、湄潭、娄山关等罗炳辉将军曾战斗过的地方,我们一行通过走访、拍摄等方式,搜集到了数百幅有关罗炳辉将军的图片及许多文字资料,为纪念馆的改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次跋涉于各地收集相关资料,使我对罗炳辉将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感觉上是所到之处,只要谈起我们一行来自罗炳辉将军的故乡,前来收集有关罗炳辉将军的资料时,便得到了当地文物管理所及相关部门的热情接待,罗炳辉将军有如一张彝良的名片,让我们前去的每一个人都沐浴着他那耀眼的光环,受到了额外的尊重和厚待,以至时时感动着前往的每一个人。因此,我们所到之处更是悉心收集相关资料,生怕任何疏漏而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所幸的是,此次前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得到了许多额外的收获,如在娄山关找到了当年罗炳辉将军警卫员的照片、在会泽一红色旅游收藏家处找到了一份珍贵的相关材料等等不一而足;于我而言,在收集到大量有关资料的同时,至为重要的是见证了这么一次收集过程,感悟到了当年罗炳辉将军何以获得“神行太保”荣誉称号的艰辛与卓著,如长征中的许多奇迹,不予见证而难以想象会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
  收获是丰硕的,但纪念罗炳辉将诞辰110周年,想做的事却是无止境的。针对四下都找不到以罗炳辉将军为原型拍摄的《从奴隶到将军》这部电影的现状,我开始苦苦寻觅这部片子的踪影。以至遇到与之相关的人,便会问起:你该找得到《从奴隶到将军》这部片子……包括6月底7月初的那次征途,我也曾抱着希望无数次问起,但依旧是无数次的失望。在多次询问找寻无果时,我把方向对准了网络――兴许会有人把它放在网络上也不一定。一连许多天,我又BaiDu又GooGle又XunLei,但正如一位名叫赵冀的作者在9月7日给彝良县委政府网的投稿《将军情结》中叙述的一样:“我企图在网上搜索(2007年8月以前),却始终没有搜索到,只搜索的(笔者认为此处‘的’应为‘到’)了影片的主要内容介绍。”我看了一下他所摘录的影片主要内容,与我在网络上找到的完全一样。又是整日整日的搜索,每进入一个搜索页面后又仔细的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25日,我找到了两节《从奴隶到将军》的影片,通过迅雷下载保存,为了不再影响其效果,我未曾对其影片格式进行再转换,就以下载时的Wmv连夜通过Ftp上传,由于网速太慢,直至7月27日和7月30日,我才相继将已上传完毕的两节《从奴隶到将军》影片及一部关于罗兴安《回忆父亲罗炳辉》的纪录片添加到了彝良县委政府网上,并倾情在来源处写上“本网站收集此片,谨献给建军80周年及罗炳辉将军诞辰110周年!”,同时在《从奴隶到将军》影片同一版面中,将影片内容简介等相关资料一并贴了出来。
  我曾以为我收集的一、二集《从奴隶到将军》应是完整的了,但没过多久就有人告诉我说影片尚未收集完整,应还有一节才是。说实话,《从奴隶到将军》这部影片,我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了,但影片有多长、剧情是些什么等,如今在脑海里实已没了印象,遂将第二节看了看,才觉确实不完备。为此,我又开始涉猎于各网络寻找第三节,幸而有了找前两节的经验和教训,找第三节时尚未费太多的周折,找到后依然是下载、上传,并于8月24日将第三节贴了出来。在写此稿时,我打开彝良县委政府网看了看,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最初贴的第一节点击量已突破了300次,最后贴的第三节也已点击了近150次,由此大家的将军情结可见一斑。
  前两天赴昭通参加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会,我特带上相机,在昭通罗炳辉广场拍摄了罗炳辉将军的塑像。我想,拍摄回来作为资料保存着,今后定用得着的,毕竟关于宣传和推介彝良,关于罗炳辉将军,我还有许多事要做……

标签:我与 将军 罗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