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艺术高考 > 正文

【图文不并茂,,阅读多困扰】 图文并茂的下一句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语文教学中,精美准确的插图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所谓的图文并茂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方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阅读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图文并茂 阅读困扰
  
  新旧版语文教材,编者历来注重在封页、正文中附以插图来为课文作注,读者理解时也多了份凭借。图画总比文字来得形象、直观些。恰到好处的插图能对学生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则可能让学生陷入困惑,甚而造成误导。
  一、图文宜并茂,图文相悖易误导
  (一)《山市》插图浅析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二十课《山市》,选自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可视为一篇动景说明文,介绍孙禹年和朋友在酒楼畅饮时偶见对面山头“山市”从出现到消失的全过程。“山市”与“海市蜃楼”相似,是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中各层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地面以下有远处物体的影像。此现象多发生在沿海或沙漠地区。若出现在山上便称“山市”“山中蜃景”。原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教材选此文时未附插图,因初二学生已接触光学原理理解不难。现选作七年级(初一)教材,文字疏通和物理知识欠缺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附以生动插图原属“雪中送炭”的良策,但细究此插图却发现与本文内容不太匹配,理由有二:
  首先,文中写明所述景象是“山市”――出现在山上的“蜃景”。课题《山市》,文曰:“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又曰:“忽见山头孤塔耸起……”即是证据。但文中插图分明画出了“海市”: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有一座城市,城中景致一如文中所述“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中有楼若者”等。此插图到底是想配合文字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山市”幻化作城市时的奇异呢,还是仅想开拓学生视野,令其明确“海市”为何物?若为后者似有喧宾夺主之嫌,且海上景况确是文字所述之景呵!插图意图应为前者无疑。但这:“海”“山”误画太易让学生混淆“海市”“山市”的本质区别了!看了此图,学生从此可能会树立这样印象:山市就是海上出现的幻境,这岂不成笑话?相比之下,图画叫文字更易在人头脑中安家!
  其次,文中点明“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孤塔耸起……”,“山市”奇境是几个在酒楼畅饮的青年无意发现的。山市变化过程也是通过他们所见――描绘的,还贯穿了他们各阶段的感情变化,如“相顾惊疑”“始悟”等。但插图却换成了一位长辫长衫长须老人,独自站在海边仰望的情景!这人能是文中观景者孙禹年公子?他不在酒楼,没有“同人”分明是作者蒲松龄啊!图与文意大相径庭!看来蒲翁得拾笔重改此文了!
  插图者用心良苦,初衷很好。但插入时是否应先品读原文,全面领悟文意后再就文中最精彩或难懂的情景配以图画,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愚以为,与其给予跌跤的拐杖,不如丢掉它自己摸索前进。少了倚仗,多份细心,可能会走得更稳当。
  (二)《风筝》插图浅析
  插图者是文章作者的“贤外助”。文中插图具有吸引人的美感,文章身价可能大增;插图若具有吸引人的美感,文章插图具有吸引人的美感,文章身价可能大增;插图若能有恰当诠释、补充文意,便于文章相得益彰。否则便于作者帮了倒忙,向读者传达了错误的信息,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质疑。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第二十一课《风筝》,选自鲁迅散文诗《野草》。作者回忆了20年前,因风筝对弟弟进行了精神虐杀,成年后忏悔、自责的往事。鲁迅生于1881年,本文写于1925年,写时他已44岁。文中写道:“于是20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那一幕……”推断鲁对小弟“精神虐杀”时已是20多岁的成人了,小弟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我”已成年,所以“我以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我”以兄长身份对他进行传统教育、训导,希望他饱读诗书,远离“无聊”“没出息”的小孩游戏,粗暴干涉他,阻止他玩风筝,偷做的风筝都给他毁了!长期以来,中国大人都这样教育孩子,鲁迅当年也以为这天经地义,所以才能那么专横充当“精神虐杀者”!后来鲁迅偶然读到外国书籍,才懂:“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意识到当年教育小弟是多么的愚昧,有悖儿童的天性。进而揭示本文的主旨:中国人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做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之事。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行为。
  本文主旨有多重说,但以上归纳较合作者初衷。本文配图本应为内容服务,但图中人物年龄、神情却有悖主旨凸显。图为:(远景) 一群长辫长衫小孩正高兴地放风筝;(近景)两个大小相仿的长辫长衫男孩,稍小的男孩望着风筝双臂高扬呼喊雀跃,稍大男孩怀抱厚书正侧身后望身后男孩,脸露向往神色。
  整体看来,此图与文意吻合,但细究,依然发现端倪:此文属散文体,写真人真事。在文中“我”即鲁迅;小弟即周健人;“精神虚杀”之事也确凿。这点鲁迅夫人许广平在1956年北京市北海少年之家举行鲁迅纪念会时做报告已证实了。据上文推断,当年鲁迅已20多岁,长其弟10多岁。但图中两男孩年龄相仿,差异太大,这是插图失实之一。其二,文中说:“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是不爱,而且嫌恶它。”图中大男孩却回首面露向往之态,堪称败笔之处。其三,大男孩若是当年鲁迅,他仅年长小弟三两岁,他对小弟的种种约束、打击便纯属家庭内讧中的“以大欺小”,这种霸道毫无原则,非“长幼有序”的伦理之道,更谈不上是对小弟进行正统教育。小孩的间隙转瞬即逝,作者鲁迅也不可能事过20多年还耿耿于怀。若图文结合考虑,本文主旨则变为:手足情深、勇于改错,这难免留于浅薄了,未触及中国教育的痛处。这幅插图,随意将作者与小弟年龄悬殊忽略,导致内容、主旨与原文背离。愚以为,鲁老泉下有知,定会再次呐喊:“救救插图!”
  二、图文须并茂,“人”字结构最重要
  选入教材的文章堪称经过了千锤百炼,均是经典之作,若能附以同样经典的插图,真可谓是“英雄遇美女,宝马配良鞍”,一定让学生受益匪浅。文章已无可挑剔,插图该如何设计才能给作者、读者一种全新启迪,让图、文这“人”字似的支撑结构完美无憾啦?

标签:并茂 困扰 图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