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意向书 > 正文

【改进作文教学,使孩子们喜欢作文】现代作文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的区别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作文训练是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小学生的作文有个从求同到求异的发展过程。因为他们一般都要经过仿写这一阶段,然而仿写是为了不仿也能写,因此,要尽量减少千篇一律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写中求异,活跃思路,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题材;鼓励;个性;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36-02
  
  我曾对一个班的学生作过作文兴趣的调查,发现怕作文的占85.1%,恨作文的占8.5%,不怕作文的占4.3%,喜欢作文的只占2.1%。学生不喜欢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大忌。所以,如何使怕作文、恨作文的孩子喜欢作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改进作文教学本身做起。具体做法是:
  1.放宽题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据我对怕写作文的同学调查的结果,百分之八十六的学生怕作文的原因是"没有东西写"。而造成学生感到没有东西写的原因往往是教师命题太死,范围太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习作也是如此。要使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
  放宽题材就要多写一些半自由命题或自由命题的作文。比如春天来了,起初老师要求学生描写春天的柳树,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柳树并不熟悉,感到畏难。后来,老师把题目改成《我喜欢的xx树》,写什么树,由学生自由选择,有的写自家门前的桂花树,有的写外婆院子里的枣树,有的学生写校园里的梧桐树……学生选的是自己最喜爱、最有感情的树,有内容可写,写作的兴趣明显的提高了。
  放宽题材,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小事。有的学生讲,我一写作文就希望有人捡钱、抓坏蛋这样的好人好事。当然,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是应该写的,可是儿童生活中大量的是平常的小事。为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拟写观察提纲,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保证学生观察时间,检查学生观察的效果,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写练笔文章。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周围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为进入自由命题的写作做好了准备。不少学生写出出乎教师意料的优秀作文,如《排骨风波》、《喜吃团圆饭》等,就是因为他们在经常的观察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2.坚持鼓励为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
  同一个教学班的要求,写作水平参差不一,有的甚至悬殊,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如果对所有的学生同样要求,不是使优等生失去兴趣,就会使中下生失去信心。为了要使优等生“吃得饱”,中下生“消化得了”,我提倡“尖子”引路,带动全体。比如《游人民公园元宵灯会》,要求大部分学生写出游灯会的经过,能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适当展开联想。困难大的同学,只要写出经过,注意重点即可。优等生可以运用多种体裁、自由写作,有的写了散文《火树银花闹元宵》,有的写了童话《天外来客游灯会》,还有的写了《唐僧师徒游灯会》。
  发现“尖子”,培养“尖子”,发挥“尖子”的作用,带动全体,使学生喜欢作文。因为“尖子”与其他学生年龄相仿,在同样老师的教育下,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其他学生学起来就感到亲切、实在、可信。经常请“尖子”介绍写作体会,组织“尖子”帮助困难大的同学写作,可以带动全班同学写作。同时,“尖子”的队伍也是在变化的,“尖子”不努力,会被其他同学赶上,超过,就不可能再是“尖子”了,而一般同学很努力,也可以成为“尖子”。“尖子”引路,不但激励了“尖子”,而且使同学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对于写作困难大的学生,更要重在鼓励,使他们懂得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就是收获,对他们作文中写的好、用得好的一句话、一个词,都应该加以肯定,热情地表扬,而且要分析其好的原因。要发挥等级的鼓励作用,对写的不理想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修改作文后再适当确定等级。对于写的好的文章,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赞扬。在班级里开展评选优秀作文的同时,对进步快的作文也要开展评比。把写得好的作文印发给家长,对进步快的学生发奖品、小奖状,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
  3.写中求异,练有兴味
  作文训练是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小学生的作文有个从求同到求异的发展过程。因为他们一般都要经过仿写这一阶段,然而仿写是为了不仿也能写,因此,要尽量减少千篇一律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写中求异,活跃思路,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上的求异是多方面的,立意中求异,如写《星期天的校园》,同一题目,用不同题材,反应不同的中心思想。体裁上求异,写暑假生活,可以用日记形式,可以用书信形式,也可以写一般的记叙文。在文章的结构、用词、造句以及开头结尾等方面,更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表达。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放得开。
  我在教六年级时,曾收到一位学生交来的一篇题目为《路》的自传,有“序”,有“目录”,分章分节,长达一万余字。另一位学生的外婆死了,她寄去一篇悼念外婆的文章,亲友们看了感动地说:“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悼词。”如果教师老是一个模式,一种方法教学生写作,不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写作,那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写出去的作文往往单调、乏味。因此,有意识地提倡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是提高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4.实行课内外结合,多渠道教学
  作文是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应该多渠道进行。我们坚持读写结合,阅读教学中要培养欣赏文章的能力,学习写作方法;作文教学时要联系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特别要教好习作例文。课内教学要扎扎实实打好作文教学的基础,但仅仅靠课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4.1 要鼓励孩子们多看书看报,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大量事实证明,阅读面广,知识丰富的学生,一般地说,思维特别活跃,认识水平比较高,作文质量就比较好。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课外阅读要重视阅读的质量,讲究阅读的效果,教师必须加强阅读指导。
  4.2 要开展课外写作活动,如记日记,小练笔,写观察文,小记者采访,编辑板报、墙报等活动,使学生感到,作文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4.3 适当开展作文比赛,征文活动,对激发写作欲望,鼓励先进,也能发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要使孩子们喜欢作文,就要研究他们的心理,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坚持鼓励为主,具体、切实地指导学生克服写作上的难点,培养写作能力,不断激发写作兴趣。当然,培养写作兴趣,使孩子们喜欢作文,这只是对学生的初步要求,我们还要不断地教育学生逐步明确写作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上接35页)
  次的期中考试不是考得还理想的?怎么这次考的这么差?难道是我骄傲了,以为自己肯定考的好?还是我太贪玩了,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
  过了一会儿,她叫我来吃饭了,只是敲敲门,见我没有作声,她边开始转动门锁,但打不开。沉默了半晌,房门外突然响了一声“巨雷” :“你怎么回事?考成这个样子居然连饭都不吃!你考试前那段时间到底在干什么?你知不知道我在你身上花了多少心血?你却用这种成绩来报答我,你真是太伤我的心了!”接着便是一阵呜咽。
  我没有听完整,把头埋在被子里。
  不知过了多久,我下了床。看看窗外,天很黑了,刮起了大风,树叶随着狂风舞动起来,有的已经和树枝分离了,随风飘走了。看看道上的行人,他们都拿着包或者雨具挡住自己的脸,快速奔跑着,想要快点冲回家。
  这时,我无意间看到有个塑料袋在空中飞舞着,姿态非常优美,它没有顺着风向飞,而是逆风在飞。它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一会儿像个身形魁梧的相扑运动员,在空中翻几个跟斗;一会儿像个体态轻盈的舞者,在空中优雅地跳着华尔兹,向人们展现着自己美丽的风姿。
  “哗哗哗”,暴雨如注,那只塑料袋被打湿了,湿嗒嗒地粘在一起,但它却没有下降的迹象,依然顺着狂风,在高处飘荡着,没有退缩,我想,这就是它最美的道路吧。
  看着那塑料袋,我似乎领悟到了什么:“我为什么这么躲躲藏藏的,而不是像那只塑料袋一样坦然面对?”我走出房门,“妈,这次考试我考得的确是差了一点,可能是因为我期中考后太放松了,一直考试那段时间没有好好的复习,不会有下次了。”
  妈妈坐在饭桌上,静静地听着,她没再说些什么,只是说要看我的表现,然后便起身到厨房去热菜了。看着她的背影,我心里一阵愧疚,然后告诉自己必须要努力了。
  考试考砸了没有关系,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认真学习,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像塑料袋一样有毅力地在风中飘扬,坚持着自己的意愿,那便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道路了。
  与前两稿相比,第三稿突出了细节描写,情感上变得积极向上,最主要的是文末的两段增加的那段和母亲心平气和的对话及自己的反思、感悟,不仅紧扣了文题,还有效地升华了主题。
  4.学生习作有效反馈的跟进及成效
  4.1 学生习作的修改跟进。清人唐彪说: “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可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读书作文》卷五《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即使是写作程度较好的学生作品,也有提升的空间,作文修改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保持他们修改作文的热情,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自我修改或交互评改,从而使作文步步优化、升格。
  4.2 学生习作有效反馈的成效。通过对学生习作有效反馈的实践与探究,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不但改变了对作文的态度,而且对作文修改的热情也大大提高了。很多学生从之前的从不知修改作文,到现在会有意识地在完成作文后检查一遍,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正,或者和同学之间互相欣赏、批改、指正,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如前面范文的作者濮浩然同学,他在班里的语文成绩属于中下,平时考试总是在70分上下,对写作的态度一向都是完成任务。自从习作闯入了高分榜并得到了专家老师的点评后,写作和修改的积极性大增,平时的随笔再也不是寥寥数语,而是会有心地选取身边的小事加以描写叙述,习作从质量上进步了很多;有时遇到自己感觉不错的文章还会主动拿来让我修改、评点。其他同学也深受感染,在习作的自改与互改中尝到了甜头,整个班级形成了浓浓的写作和修改氛围。
  5.学生习作有效反馈的实践反思
  通过对学生习作有效反馈的实践研究,我们师生更新了作文观念,建构了新型的作文教学结构,认识到作文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写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改的能力,养成了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益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已逐渐养成了修改习作的习惯,作文能力得到加强,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然而在此次学生习作有效反馈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笔者发现无论学生自改作文也好,互改也罢,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动”起来,不仅仅是他们故意不为,而是不能。学生欠缺的不是理论方法,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效修改反馈和坚持到底的态度。因此教师的有效指点和引导显得尤为必要,教会学生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修改,学会怎样修改,并坚持践行,写作知识不断得到重构、更新和生成,从而享受到作文的快乐,这才是是实现学生习作有效反馈的上上之策。
  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里说:“寻求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学生尽量地多学。”在忙于传统程式化教学的一线教师是否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更有实效的教学环节上呢?寻求一种方法,让作文教学真正实现解放教师、提高学生!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第一版?
  [2] 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第一版?
  [3] 《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 第一版?
  [4] “名师讲语文”之《黄厚江讲语文》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一版

标签:作文 孩子们 作文教学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