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意向书 > 正文

【回忆汶川抗震救灾】汶川抗震救灾报道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我任广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负责交通、文化、金融、商贸等工作。震后,我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主动请战危难险重任务,尤其是震后40天的抗震救灾经历,点点滴滴,至今铭刻心头。
  第一时间急赴车站指挥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使铁路、通信完全中断。广元火车站一片混乱:从上海开往成都方向的K291次列车刚刚驶出广元火车站就停运了,车上的1012名乘客情绪激动;车站内滞留的2000多名等车的旅客惊惶失措;因地震学校放假急盼回家的1000余名学生陆续拥来车站。同时,还有1000多名乘客的行李存放在候车室内不能及时拿出。在当时特殊情况下,任何一件事情处理不好,都极有可能引发骚乱。
  广元市指挥部接到广元火车站的紧急求援后,委派我火速赶到车站,临危指挥。一张桌子、两条椅子、两部电话,搭建成了广元火车站抗震指挥部办公室。由于通信不畅,联系和通知主要依靠人来回跑、来回喊,非常辛苦。得知现场紧急情况后,我要求在安全运输条件不明情况下,暂时停止所有行车作业;除关键岗位留人值守外,将旅客和职工全部撤到安全地带。迅速组织50名武警从候车室抢出行李,有序发放给旅客,旅客们深受感动。了解到火车站因停电照明出现困难,我又紧急组织了4台发电机供照明使用,向旅客提供矿泉水和方便食品,联系了42辆大巴车分批把滞留旅客送走。考虑到学生安全,我立即召集市教育局局长、各个学校校长等,要求他们组织车辆,将学生疏散回校,做好思想工作。短短两个小时,1000余名学生全部分流回校。
  至13日凌晨3点40分,车站应急工作全部处置结束,危机得到有效化解,所有旅客实现安全有序转移。
  木鱼救援的四天四夜
  13日凌晨4时,市指挥部传来消息,青川县木鱼镇中学学生宿舍楼完全倒塌,当地估计有800多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下,生死不明,请求急援。听到消息,人人心急如焚,我立即向市指挥部指挥长罗强书记建议马上组织救援。因为我有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对青川县的情况又比较熟悉,便请缨带领救援队前往。指挥部同意后,我与60名武警、20名医护人员一起,凌晨5时从广元出发,冒着余震、飞石,赶赴第一线。由于地震后路况复杂,我们一路采取坐车、坐船、徒步等方式,翻山越岭从北线前往木鱼镇。至今,我依然记得当时白龙江上四处散落着网箱养鱼的铁丝,没有救生设备的快艇载着我们在江面上打圈,随时可能被江水吞没,但我们心中想得最多的就是――救人要紧!上午9点半,我们抵达现场,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惊:尸体、垮房、断路、断桥……一片狼藉。悲痛之余,我意识到必须立即将情况送到市指挥部,便让随行的摄影记者将拍摄下来现场情况,以可能的最快方式第一时间送出,为市指挥部全面掌握木鱼灾情、紧急驰援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时的木鱼镇断电、断路、断通信、断炊,成为一座亟待救援的“孤岛”。我当机立断,在空旷场地的一棵大树下,用废墟中捡的纸箱板,用毛笔书写“抗震救灾木鱼镇指挥部”几个大字,迅速成立起“抗震救灾木鱼镇指挥部”,自任指挥长,下设现场抢救组、伤员救治组、警戒组、善后处理组、群众接待组和综合协调组。紧急组织当地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党政干部200余人投入救援,有序开展救灾工作。为方便群众找到干部,我要求指挥长、副指挥长要在胸前系一个红色矿泉水瓶盖,其他市、县、乡干部要系白色瓶盖,并用纸板写上告示:“有困难请找胸前系矿泉水瓶盖的干部。”小小的盖子竟派上了大用场,成为非常时期灾区群众寻找帮助的明灯,使他们感到了党和政府就在他们身边,为组织开展救援抢险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赢得了灾区群众广泛赞誉。
  面对木鱼中学操场上近百位学生遗体、160多名受伤学生、近2000名撕心裂肺号啕大哭的群众,我忍不住潸然泪下,要求救援人员争分夺秒,采取一切手段,尽最大努力抢救被埋学生,同时连续派出4批人员向市指挥部请求支援大型设施设备。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私营企业家,地震中失去了3位亲人,为了抢救学生,他强忍悲痛,提供了两台挖掘机、一台起重机,一直在现场救人,4天4夜熬红了双眼,不愿下火线,直到木鱼中学救援现场清理完毕。救援现场药品严重短缺,甚至保证不了最基本的医疗救护,那些从废墟里救出的学生,血流满面,非常虚弱,多停留一分钟就可能落下残疾,就增加一分死亡的危险,尽快转移伤员成了当务之急。
  13日中午,道路抢通后,泸州医学院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来到木鱼,救护车往返广元至少需要10小时,仅有的3辆救护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救命如救火。为迅速转移学生,我和青川县长召集公安局长、武警支队长和卫生局局长开紧急会议,决定由交警到公路上拦截除运送救灾物资、地震伤员车辆外的所有过往客车、货车,强制征用,运送伤员。我给警察讲,你们只管执行,把车抢回来就是最大贡献;凡是怕死不愿开车的,你们警察开回来;凡是不服从的,抓下去捆在树上也要把车弄回来;如果有什么问题,责任由我个人承担。我深知这是严重违法行为,在这种生死攸关的特殊时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只有豁出去了!4个小时内,紧急征用了21辆客车、农用车,没有一位驾驶员拒绝,关键时刻群众的支持给了我们极大的力量。至13日晚9时,顺利将木鱼镇所有伤员全部转运到广元城区各医院。在对木鱼中学紧急救援的同时,我还对该镇其他倒塌建筑物里的人员进行了搜救,从废墟里抢救学生97人,群众13人,紧急转移受伤者230余人。在简陋的条件下,通过4天4夜的连续工作,废墟里救出的学生生还率达到四分之一。木鱼镇的救援工作及时有效,走在了救援工作的前列,得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副主席晏永和的多次称赞。中央电视台及省内多家媒体也对木鱼镇的救援工作和我本人进行了采访报道。
  处理遇难者遗体是我永生难忘的场面,至今想起就会泪流满面,心如刀割。对遇难者特别是遇难学生遗体进行紧急处理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震后的木鱼镇,白天酷热,晚上寒冷,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的异味。亲人抱着孩子的遗体痛哭,久久不愿掩埋。考虑到入土为安的习俗,为了严防瘟疫发生,我要求由市委组织部一名副部长牵头,严格督办各乡镇、村组负责人积极做好遇难学生亲人的思想工作,尽快掩埋遗体。为尊重死者和当地风俗,加快掩埋进度,我到青川县城,组织武警战士到倒塌的宾馆废墟中找出白色床单,分发给遇难学生亲人进行裹埋,场面悲痛,至今难忘。短短4天,对286具学生遗体、142具遇难群众遗体进行了掩埋。同时,对25具无法辨认的学生遗体进行DNA鉴定、登记,也在5月16日下午全部掩埋完毕。16日,木鱼中学等救援现场被全面清洁打扫,彻底消毒。
  14日晚,我接到紧急通知,温家宝总理次日将到木鱼镇查看灾情及救援情况,总理在木鱼的视察和接待工作由我全权负责。为确保总理视察万无一失,受命后,我不顾疲乏3次往返青川县城筹备相关事宜,召开乡镇干部紧急会议,通宵达旦研究视察点,部署安全保卫措施,制定了严格的责任追究措施;紧急部署群众工作,力争展现青川人挺起脊梁、震不垮的精神面貌,展现特殊时期共产党人的核心凝聚力和战斗力。15日上午10时半,我陪同省政协主席陶武先来木鱼镇视察了抗震救灾工作。下午13时,温家宝总理来到木鱼镇视察灾情,查看了200多人统一食宿的安置点。一名刚刚失去哥哥的女同学主动请求与温总理对话,我同意了。她强忍泪水,述说痛苦,坚信未来,展现的不屈和自强让总理为之动容。在紧接着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座谈会上,受组织委托我汇报了木鱼镇救援工作,得到了温总理的充分肯定。在温总理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的现场,上千名群众噙着眼泪高喊“总理辛苦了”、“祖国万岁”、“我们感谢您”等口号,温总理深受感动,两次热泪盈眶,上了车又下车,冒着酷暑,步行数百米,依依不舍与群众握手告别。当时的场面,让我激动不已,我和青川县县长陈正永情不自禁相拥而泣。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灾区震不垮的精神,感受到了群众坚韧的品格和伟大的力量,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了不起,四川人民了不起,青川人民了不起。
  紧急处置堰塞湖险情
  青川县东河口2600万立方米堰塞湖告急,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6日晚,市指挥部安排我去现场,与专家组一起确定抢险方案,指挥疏散群众。次日一早,我即赶到关庄镇,查看堰塞湖险情,在专家们意见不统一、处置意见与地方干部出现分歧的情况下,我组织关庄、苏河、凉水等有关乡镇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提出处置堰塞湖灾情刻不容缓,必须从最坏处着眼,从最好处着手,制定了尽早消除隐患的处置方案。决定当晚21时前转移清江河下游7个乡镇1.5万名群众;设立洪水警戒线,由驻关庄镇的部队、公安、当地村组干部负责,并组织部队、公安、水文技术人员设置联合观察哨,一旦险情发生,由部队发射信号弹;由水利、国土专家组迅速确定排险方案,报市指挥部批准后尽快实施,同时组织力量拓宽泄洪道,增加流量,降低水位,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上述方案得到了市指挥部的采纳,之后的实践证明,该处置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在处置堰塞湖险情期间,我还赶赴堰塞湖下游的凉水、毛坝、竹园等6个乡镇,督查督办群众疏散转移情况、设立警戒情况,多次到东河口堰塞湖查看险情,到观察哨了解情况变化。经过6天连续奋战,堰塞湖险情被及时排解,避免了重大次生灾害的发生。
  徒步三天走遍重灾乡镇
  从19日至21日,在东河口堰塞湖险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带领工作组,爬山涉水,徒步行走300余里,深入到受灾最严重、道路中断的到关庄、红光、石坝、马公、凉水、苏河等乡镇了解灾情,慰问灾民。
  在关庄、红光、石坝乡镇一带,所有的山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垮塌和裂缝,我们步行的道路极度危险,很多地方是大滑坡,稍不注意就会滑入深渊,遇到余震后果更不堪设想。从实地察看的情况看,石坝、马公等乡镇已不具备居住生存条件,灾民必须异地安置。我随即向市指挥部作了汇报,按照统一安排,将受灾群众向元坝区、剑阁县等地异地搬迁转移安置。22日至23日,我随同马华市长深入元坝区、剑阁县,部署异地搬迁安置前期工作。之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实现异地搬迁安置3080人,其余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5万人也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化解救灾物资保障难题
  至24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类救灾物资相继到达,当日,广元火车站待卸物资达200多车皮,每天新运进物资达140余车皮,汽车运输物资日平卸运物资达400余车次。由于受场地限制,站台作业面小、仓储空间有限,救灾物资大量积压,货台上物资堆积如山,救灾物资接收、分发工作成为影响整个救灾工作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抗震救灾工作全局。市指挥部综合考虑后,决定将我从青川县救灾前线紧急抽回担任物资保障组组长,确保救灾物资保障工作。当晚20时,我赶到火车站,查看物资积压情况,了解积压原因。发现救灾物资积压主要是中转环节受阻,物资装卸及车辆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没有在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送到灾区,送到灾民手中。
  25日凌晨2时,我与铁路方面负责人等一起研究救灾物资积压问题,决定采取“直发”的方式,减少物资装卸、登记、入库、分运等中间环节,与江油、西安等车站紧急协商,立即变更救援物资到达地点,将已经到站待卸和即将到站的救灾物资直接运送到离各县(区)最近的车站,并电话与各县(区)主要领导取得联系,要求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共同想办法解决物资严重积压问题,同时要求物资保障组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差错追究制。25日,各县(区)闻讯而动,组织了党政机关干部数千人参与装卸救灾物资。仅一天一夜,通过变更和紧急装运分发的救灾物资达252车皮。
  一次变招,全盘皆活。至30日,广元火车站在全省灾区火车站中率先实现“零库存”;31日,广元汽车救灾物资接收站也实现“零库存”。同时,我对各县(区)物资接收和发放工作进行明察暗访,要求工作人员以“四个负责”(向党和政府负责、向捐赠人负责、向灾民负责、向自己负责)的精神交好“三本账”(向党和政府交一本放心账、向捐赠人和群众交一本明白账、向自己交一本清白账)。上述创新的管理机制,快速有序、公正透明的物资接收和发放的做法,得到了中纪委、国家审计署和省政府等有关领导的肯定,浙江卫视、四川电视台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
  参与抗震救灾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和财富,虽然已过去近4年的时间,许多场景至今记忆犹新。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带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群众最坚强的依靠,作为党组织细胞的党员,在关键时间必须做群众的主心骨。在木鱼镇,我两天没吃没喝,4天4夜没吃过一碗热饭、没有睡过一个完整觉,条件极其艰苦。特殊的时刻,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想尽各种办法,驾驭危机局面,最大限度地抢救废墟下的生命。当时支撑我最坚强的信念,就是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深怀感情。二是在危急情况下要敢于担当、敢于决断。木鱼镇救援外界处于完全隔绝的“孤岛”状态,当时现场作出的任何决策,都不可能先请示汇报。在与死神“抢命”的过程中,我不能在原地死守待援,必须迅速转移伤员,并采取特殊情况下的非常手段,为更大范围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三是必须主动思考、超前思维。正因为提前思考,深入马公、石坝、红光等乡镇实地查看,为指挥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广元市才作出了异地搬迁安置受灾群众的正确决策。四是在复杂局面下必须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指挥系统。不管是在木鱼镇的现场指挥,还是物资保障工作的指挥,都与建立健全高效指挥系统有很大关系,做到了令行禁止,确保了成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2009年,我到了新的岗位工作,但在广元抗震救灾的每个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萦绕脑海,成为我人生之路的珍贵记忆和财富,时刻激励我不忘党恩、情系群众、奋勇前行。
  责任编辑 谢凤英

标签:汶川 抗震 救灾 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