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游记作文 > 正文

高校办学定位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大学生就业指导3000字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校的办学定位影响人才培养结构、数量、质量和特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式,必须对高校办学定位进行反思和修正。   【关键词】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大学生;就业
  
  面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注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强调社会如何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但对于培养人才的主体――大学本身,我们缺少必要的反省和修正。一所大学,对于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和特色,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要负责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质是一所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被社会所接纳。就业形势固然与就业时期的市场需要、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着深刻关系。由于高校的“定位不准”,办学目标简单趋同,办学效益低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不相适应,使得大学毕业生“毕业就失业”。要充分有效的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必须深刻认识到大学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及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一、办学定位问题――高校不清醒的自我认识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阿尔?赖斯提出的一个重要营销学概念――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它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状况,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强有力的、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传递给顾客以求得顾客认同的营销运筹活动。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使顾客明显感觉到这种差别,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尽管高校并不完全是为市场服务,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大众化,高校逐步进入买方市场。因此,谋求一个准确定位是高校及其所培养人才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市场定位的关键是确定产品区别于同类产品的特色所在,办学定位对于学校,同样如此。
  在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中明确指出:学校定位是学校根据国家、地区、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条件和特点,对学校功能和地位所做出的角色选择,是学校自身存在价值的体现。学校定位的内容应包括综合定位、功能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水平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形式定位、学校类别定位、学科门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发展规模定位等。
  办学定位是高校的自我认识,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要以及学生需求,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参照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比较和分析,在清醒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及同行中的位置,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并确定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却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忽视起点,盲目发展
  每一所高校都具有不同的现实条件,其发展起点至多相似而绝无相同。许多学校在“扩招”形势的号召下,从银行贷款,扩充校舍扩建校区,在不严格要求情况下引进师资以达到政府指标,走着轻视内涵,倚重形式扩大的办学道路。由于受原有办学水平的制约,不少学校无法应对急速扩张后出现的诸如教学、管理、校园文化、资金使用等一系列问题,师资建设、学生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二)重视办学层次升格,轻视教学质量提升
  近年来出现高校“升格热”,办学者追求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形成一片“专升本,本申硕,硕申博,力争211,拼抢985”的热闹景象。高校热衷于根据政府评价指标来量身打造自己,通过“达标”,实现“升格”,获得高校管理发展业绩。如此简单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失去多元化特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带来隐患,影响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
  (三)办学规模“求大求全”,人才培养“去精去细”
  为追求“大学”更名或排名,许多单科学校想办成多科学校,多科学校想办成综合性大学,于是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多,并形成一些“巨型”大学。招生人数大量增加,学科设置扩张,导致大学生人才培养流水线生产,质量无法保障,部分学科毕业生人数的市场供过于求,造成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四)追求科学研究,忽视人才培养
  “研究型”或“学术性”大学越来越多,不少本应属于教学型的高校都不甘于原来位置,纷纷以科研成果量来评价教师而忽视对教学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使高校办学目标偏移,教师也难于安心教书育人。缺少用心的老师,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五)定位偏差,造成课堂理论教学过多,结合实践教学过少
  由于学校奖罚激励机制落后,许多教学老师忙于科研,或其他第二职业,造成教学知识陈旧,脱离实践。学生学习的知识在结合新实践的应用当中出现困难。
  如上种种,直接决定培养出人才的种类、方式、特点和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就业,已经被学校的定位给予“定格”。当学校定位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我们不难想象,这些被“定格”的学生就业,将会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二、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现办学定位的实现程度
  产品投放市场是否受到欢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工厂”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和产品设计理念。因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人才,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一方面是体现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等教育性质,一方面体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对高校办学的要求,体现所在地区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学校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它还直接体现一所大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其他人才竞争时所具备的优势。学校的办学定位,正是解决“从才产品”在就业市场受欢迎程度的关键所在。
  (一)社会服务面向定位影响学生职业选择
  社会服务定向确定高校专业设置,专业设置确定学生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影响学生就业方向。
  (二)发展目标定位确定学校未来时间内人才培养的质量
  高校的发展目标是学校生存发展中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性思考,它体现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目标,并在学生就业问题当中,最终体现在社会对于这所学校所培养人才质量的认可和接纳程度。
  (三)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间接确定人才在社会中的行业类别和所属阶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专业的人才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如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社会对这几种规格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同,使用方式不同,待遇程度也各不相同。
  (四)办学规模和层次的定位从结构上确定大学生就业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
  各个层次的学校数量及其办学规模要受到社会用人结构的制约,高校除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而外,还肩负着数量结构均衡的毕业生,否则极大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前景。
  (五)办学的特色定位间接确定了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所在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与它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办学的特色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它最终将体现在大学生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优势上。
  三、如何根据办学定位确定就业指导工作
  办学定位,事关高校生存发展。明确定位是高校健康发展的起点,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打牢基础,务实地谋求自身发展,才能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更加坚强有力,从而培养出实力型的人才,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序化、高效化。
  (一)办学定位清晰准确,为人才就业创造可用空间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然是以高校的办学定位为基础。高校定位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和可行性,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学校教育要与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地方,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特别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其主要办学目标应该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作好学校硬件软件建设,为培养优势人才提供保障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以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保障。高校要根据办学定位,统筹各种办学资源,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师队伍建设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应该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要切实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提高上,坚持“特色比全能更重要”的理念,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通过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度重视招生工作,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前移工作阵地。生源作为一个高校的办学基础,生源情况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除全面、真实、准确向社会公众以及广大考生介绍学校诸如自然环境、办学性质、规模层次、教学设施、师资实力、收费标准、专业前景、贫特困救助体系等倍受关注的问题外,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从而根据个人志趣爱好、学业所长及个性特点,家庭承受能力,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定位,做出求学的判断和选择,让学校能招到想要的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热爱的学校和乐学的专业。
  (四)做好常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人才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有效平台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全面做好学生就业服务工作。高校要把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做人做事,能够从容不迫的选择就业和接受市场的选择。要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帮助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的训练,进行自我调查,恰当定位,明晰择业目标;同时,建立各种有效就业平台,如建立计算机查询中心,利用校友会、网站、宣传栏、招聘会等方式,为各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建立信息发布平台,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就业。
  
  参考文献
  [1]秦克铸.立足办学定位 突出办学特色努力实现入口、培养、出口良性循环[J].淄博师专学报,2011(4).
  [2]顾正萍.适应与选择――我国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分析与思考[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裴世鑫,崔芬萍,詹煜,张成义.结合大学四大功能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
  [4]贾国栋.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张磊,葛金国,吴玲.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作者简介:许娜(1982―),女,吉林双辽人,在职研究生,助教,现供职于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学生处,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办学 大学生就业 定位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