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友情作文 > 正文

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我,现就平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切身的感受。
  一、浓厚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好奇是推动学生获取新知的动力。遵循学生这一心理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语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快情绪,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进而主动学习。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权,不至于被老师讲的知识所束缚,就会最大限度地挖掘思维潜能,迸出创新的火花。
  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到:
  1. 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师生心理相容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思维变得活跃。学生喜欢这位老师,自然就对老师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乐学、爱学。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师生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友爱,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
  2. 要创设乐学情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学生乐学的情景,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景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追求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二、开放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已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一个开放、师生互动的大舞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只从单方面按照教材的逻辑和自己的思路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涣散,最后导致思维惰化,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传统,拓宽教学空间,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只有在开放的语文课堂里,学生才能有创新思维,才能把阅读所得的精神营养释放出来,转化为个性的创造,才能从量变飞越到质变。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的自主热情,洞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激励学生作为读者的创造,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我尽量创设有利于调动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环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多让学生自己走进课本,发表自己的意见,多让学生钻研探究,深入思考。每节课应留给学生足够时间提出问题,采用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争辩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打消学生的依赖心理。
  学生在自主创新的探究过程中有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了学生的创新个性。在自主探究的同时,相互讨论,相互研究,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解决自己的疑难。对他们独特的理解及时肯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
  四、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思维是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多种思维形式协调完成的。求同思维是把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有方向有范围的寻求一个正确的结论和方案的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低层级的表现。求异思维是不拘泥于已有信息,尽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答案和办法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运用求异思维,可以拓宽思路,丰富联想,获取独创性的结论。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克服从众心理,另辟蹊径,独立进行思维。要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求与众不同却又合情合理的答案。除此之外,还可对教师的讲解内容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驳意见。
  学生们的答案虽角度不同,但都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是他们创新能力的体现。只要言之有理,我们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与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就是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要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以此培养求异思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创新是当今教育的必由之路,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依靠浓厚的兴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断求异创新,才能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只有把每节语文课都作为学生探索创新的一次历程,才能真正让语文课堂充满快乐,实现鲜活,展现灵活,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标签: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