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员工手册 > 正文

[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启迪方法] 互联网思维与商业模式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的第三课,是在学习了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从惯性小球的演示实验开始,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不管是静止状态的物体还是运动状态的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共同特点,从而归纳出惯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确认静止物体和运动物体都有惯性,确认所有物体都有惯性。
  2.知道什么叫惯性,能够举出生活中惯性应用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能够口头表达这些问题。
  2.能够设计验证物体具有惯性的探究性实验。
  3.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进行评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实验探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能主动的体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事实――归纳结论”的实验探究过程。
  3.惯性现象源于生活,有利有害,利用科学方法趋利避害。
  【教学难点】
  理解惯性并会表述惯性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演示实验,创设情境――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
  ■
  教师:请看大屏幕惯性小球结构示意图。
  问题1:支柱上端是什么形状?(同时出示实验装置实物图。)
  问题2:支柱和球是什么材料?(评:这两个问题都是老师提出的,是对学生有意观察能力的初步培养。)
  问题3:原来钢片和钢球是静止的,当钢片运动状态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时,钢球能保持静止状态吗?请同学们猜想。(评:第三个问题的猜想,需要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诱发直觉思维。)
  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后,全班同学惊奇情绪溢于言表(评:创设情境―激发兴奋之趣。)
  教师:根据看到的现象,你能提出问题吗?用“为什么……”的句式把疑问表达出来?(评:鼓励学生根据观察的事实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当钢片运动状态改变(由静止变为运动)时,为什么钢球能保持静止状态呢?(评: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疑问,疑问是一种学习主动性的体现;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教师:那好吧,你猜想是什么原因呢?(评:演示实验提供的感性材料,做为猜想的基础,激发新的猜想――激活思维。)
  学生(猜想):1.支柱顶端有凹坑;2.支柱有磁性吸住了钢球;3.钢球太重;4.静止钢片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静止钢球没受力,所以保持静止状态。(评:学生的猜想是建立在演示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瞎想。)
  教师:猜想4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钢片运动状态改变(由静止变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受了力,二是钢片、钢球本身就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习惯,或者说静止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习惯)。第一层意思安排以后专题研究,第二层意思做为猜想4的简化,即静止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那么谁的猜想正确呢?用什么方法验证呢?(评:根据学生实验验证的心理――激发探究之趣。)
  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实验一 静止物体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
  1.探究内容:纸条迅速抽出时,压在纸条上的金属柱、烧杯等物体保持原来静止状态吗?
  2.自选器材:光滑课桌面代替支柱;纸条代替钢片;大小不同的烧杯3个,轻重不等的金属块3个代替钢球;硬卡片、核桃等。(评:教师点播引导,根据探究内容选取器材。)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课桌面有无凹坑?有无磁铁?金属块轻重相等吗?(评:教师点播引导,设计实验时首先考虑必须控制哪些变量,怎么控制变量?)
  4.实验过程:组内比赛产生的冠军,在班内冠军之间进行PK,这种竞赛情境是激励有效探究的手段;教师巡回指导是有效探究的保障。
  4.1先分工后实验――把握观察重点是关键。原来纸条、玻璃杯(或其它物体)是静止的,后来纸条由静止变运动时,重点观察的是:纸条上的物体能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吗?(评:组长做好分工是同伴合作的前提;有目的地观察是收集证据记录实验现象的前提。)
  4.2先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后比较现象的共同点――最后归纳结论抢先展示。
  学生(组内):每个人汇报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要求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培养边看边想的观察分析习惯。)共同分析比较所有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培养学生通过异中求同的比较法,发现共同特征并归纳出结论的习惯。)
  学生(班内):每组推荐一名组内冠军作为中心发言人汇哪几个实验?分析比较发现所有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概况以上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静止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吗?(评: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
  5.实验结论:静止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
  实验二 运动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
  1.探究内容:驾驶汽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刹车时的模拟实验,用来验证汽车突然刹车时,汽车上的物体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吗?
  2.自选器材:小车6辆、圆柱形铜、铁、铝金属块各2个、双面胶带等。(评:引导学生首先要明确探究的内容,然后围绕实验探究的内容思考选择哪些器材。)
  3.制定计划、设计方案:引导学生围绕探究内容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光滑的桌面上,用什么可以做障碍物?小车刚启动时,车上圆柱形铜、铁、铝金属块能随小车运动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为了完成这个实验的重点观察内容,做一个怎样的改进?(评:设计实验前对实验探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设计出解决方案。
  4.实验过程:组内比赛产生的冠军,在班内冠军之间进行PK,这种竞赛情境是激励有效探究的手段;教师巡回指导是有效探究的保障。
  4.1先分工后实验――抓住观察重点是关键。原来小车、金属块(或其它物体)都是运动的;后来运动的小车遇障碍物由运动变静止时,车上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吗?(评:教师安排组长做好分工是同伴合作的顺利完成的前提,每位同学只能选择1至3种圆柱形金属块,横放竖放各做一次;重点观察车上物体。)
  4.2先交流后比较――归纳结论抢先展示(评:创设一种“抢先”的竞赛情境。)
  学生组内:每个人汇报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共同比较分析所有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班内:每组推荐一名组内冠军作为中心发言人汇报做了哪几个实验?分析发现所有实验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你还可以利用身边的物体设计出类式急刹车的实验吗?生活中有类式的例子吗?(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不是偶然现象,需要反复重复实验,使得论证更加有力。)
  学生:推窗户时手停止运动,窗户还继续向前运动;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时继续运动等。
  5.实验结论:概括以上实验得到的结论。
  三、拓展活动――放飞思维
  教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惯性的事例,请看大屏幕:(评:知识服务于生活――激发成功之趣)
  1.惯性源于生活――观察现象(展示图片),作为范例进一步认识惯性的应用。
  2.生活中还有哪些惯性的事例(评:组内比赛产生的冠军,在班内冠军之间进行PK,这种竞赛情境是激励活跃思维的手段)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为了防止急刹车、急转弯时造成的伤害,驾车和乘车时分别注意什么问题?(评: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用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四、课堂小结,方法提炼
  教师: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堂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知道了所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惯性;在生活中惯性既有利也有害,我们应该利用科学方法趋利避害,让惯性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评:学生虽然没有说出更多的科学方法,但是已经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科学方法熏陶,能通过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体验新的实验探究即可)
  教师:还有哪些意外收获或者疑问呢?还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金属柱滚动一段距离总会停下来(评:这是课堂生成的宝贵资源。)
  教师:为什么滚动一段距离总会停下来呢?怎样才能一直运动下去呢?还想探究这个问题吗?
  学生:想。
  教师: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探讨这个问题。(评:在展示提升过程中,教师做一个倾听者和发现者,善于抓住课堂上新的生成,及时把“偶发事件”价值最大化――引向了课外探究。)
   【教学反思】
  1.本课围绕惯性这个核心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学生演示实验初尝探究之趣,两个合作探究实验由易到难,学生充分体验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收集事实――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的实验探究过程。
  2.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活跃的思维,抓住三个时机不断激发兴趣;设置了四个层次不断提升思维;并在三个环节采取了在组内比赛产生冠军,在班内冠军之间进行PK的激励手段,使得课堂气氛愉快有效。
  3.依据实验事实的理性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使得惯性概念的建构有理有据。

标签:启迪 激发 思维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