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阅读答案 > 正文

幼儿隐性知识举例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研究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在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知识共享模式直接决定高校实践教学的效果。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知识创造理论视角对两所高校会计专业师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学校、教师、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对会计实践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行为施加影响。高校应该从两个方向努力开展实践教学:一是做好自身方向的努力,二是引导教师与学生做好各自的努力。
   [关键词]隐性知识外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显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750(2012)02
  
   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在《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要加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激励机制,丰富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1]。近年来,国务院及省级等机构发布的类似文件很多,从文件发布频度来看,高等院校巩固原有实践教学成果,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会成为“十二五”期间高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拥有会计从业技能,获取技能的过程是师生间知识转化以及学生自身知识创造的过程,而获取技能的关键则是如何将教师的隐性知识外化(显性化),进而通过学生自身的吸收转化为自有的知识。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牵扯到信仰、承诺与行动等,其拥有多元的概念,具有多层涵义,根据知识的获取方式,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组织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呈螺旋模式相互作用,实现知识创造[2]。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清晰表达(如手册和流程)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性化,难于正式化,不可编码,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3]。隐性知识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直觉、非正式的诀窍、难以明确化的操作流程、价值观与心智模式等[3]。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被称为隐性知识的外化(显性化)。高校会计实践教师拥有的隐性知识的主要特点是:高度个体化;不容易被模仿;难以清晰表述;根植于教学行为之中。教师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教学经验、教授行为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是实践教师长期累计和创新的成果[4]。实践教师将个体隐性知识面向学生外化的效率与效果将是高校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隐性知识外化方式主要有类比、隐喻、假设以及深度交流等。高校会计专业实践中,隐性知识外化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是实践经验与技能的拥有者,而学生是实践技能的被动接受者,主客体之间若要有效实现隐性知识外化即知识共享的最终目的,必须科学选择外化方式,并创造合理的外化条件。鉴于此,笔者通过问卷,对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问题以隐性知识外化为视角加以研究。
   一、问卷调查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的隐性知识外化环节,应将“学校”、“教师”、“学生”均看作理性“经济人”,在各自的目标下,并在考虑自身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它们均不同程度的施行着实践教与学的意愿。然而,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意愿与执行效果呢?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组织调查小组,于2011年9月在南京审计学院与江苏大学两校开展了关于“会计实践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包括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其中,教师问卷51份,全部收回,问卷结构由9个单选、8个多选与1个开放性问题构成;学生问卷310份,收回302份,剔除无效卷7份,有效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95.16%,问卷结构由14个单选、8个多选与2个开放性问题构成。51份有效教师问卷中,39份源自南京审计学院会计专业教师,12份源自江苏大学会计专业教师;295份有效学生问卷中, 212份源自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其中41份来自国审学院学生,63份来自会计学院学生,108份来自金审学院学生,另外83份问卷来自江苏大学财经学院学生。从问卷设计与回收比例来看,本次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并可以为“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研究作理论支撑。因教师的性别、职称与授课方向以及学生的教育层次与专业方向都会对结论施加影响,因而笔者设计了样本特征状况表。表1中,α、β与γ表示数据来自南京审计学院,α表示国际审计学院,β表示指会计学院,γ表示金审学院,δ表示数据来自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我们发现,51份教师问卷中的8个问题,答案的重复率较高,超过了70%,8项问题得到了会计专业教师的共同关注,为此,笔者设计了教师视角下对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统计,见表2。调查数据显示,教师一致认为“学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规划”是提高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占100%),其后依次是完善的运行流程(占98.03%)、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占92.00%)。在学生问卷的整理中我们发现,295份学生问卷中的9个问题,答案的重复率较高,超过了70%,9项问题均得到了学生的共同关注。鉴于此,笔者也设计了学生视角下对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统计,见表3。调查数据显示,“自身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及“学校拥有科学的实践教学规划”两者对于提升自身实践教学技能最为关键(占100%),后面依次是教师的主观授课意愿(占98.64%),教师的教学水平(占97.62%),学生自身的兴趣(占91.86%)。
  
   二、结果分析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知识转移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均设计了开放性问题,教师问卷为“影响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效果的因素还包括哪些”,学生问卷为“在实践教学中,你希望教师应该做怎样的努力”与“学校还应从哪些方面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从师生问卷看,教师与学生分别就开放性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回答。通过表2与表3的汇总以及对师生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归纳,笔者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理论设计了关于“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表4。表2与表3所归纳出的表4从隐性知识外化的“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方面,探索了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根本影响因素。其中,“主体”指教师,隐性知识外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自我需求的实现,见M2;“客体”指学生,隐性知识外化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强烈需求,见M1;“环境”包括内外两方面环境。内在环境见M3,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上;外在环境见M4,主要表现在高校自身会计实践教学规划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考核的完备性以及师生之间实践氛围的良好建设。
  
   (二)会计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分析
   表4中的M1因素,将c、d、B、C作为整体取均值为91.75%,高于I的比例73.55%,这说明在加强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有效需求方面,学生自身的因素,如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对实践的重视程度,要胜过高校对实践活动的严格管理,这是因为学生自身是否对实践教学重视、感兴趣,严重制约着师生互动效果。在M2因素中,其由面向教师的D与面向学校的h组成,D与h表明满足实践教师自我实现的价值并进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意愿的因素来自于教师自身与学校两个方面。从D(98.64%)与h(76.47%)的比例关系看,激发教师实践技能传播的内在意愿相较于学校对教师教学成绩的外在肯定更加重要。在M3因素中,其由面向学生的a、b、A与面向教师的E构成,将a、b、A作为整体取均值为81.93%,低于E的比例97.62%,这说明在隐性知识外化的内在环境建设中,教师的知识层次与教学水平远比学生的基础与学习能力重要。在M4因素中,将面向学校的e、f、g与G、H作为整体取均值为98.00%,高于以学生与教师为整体形成的师生互动氛围F所占比例88.13%,这是因为,高校是会计实践教学的规划者,实践教学的内容确定、教师配备、时间安排、运作方式等等,都严重制约着师生间隐性知识外化行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结论与建议
   以表4的分析为基础,高校在开展会计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做好两个方向的努力,一是做好自身方向的努力,二是引导教师与学生做好各自的努力。具体表述如下:
   (一)重视M1类因素,积极培养隐性知识外化“客体”的实践需求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参与者、受教者与受益者。鉴于学生的特殊身份,高校应基于三点培养学生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有效需求:⑴引导学生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在学校更多的侧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实践教学的形式、流程、作用”等问题知之甚少,学校应该不失时机地将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清晰地告诉学生,引导学生从职业规划视角深刻体会实践教学的意义。⑵逐步培养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兴趣。兴趣是逐步养成的,学校需要有层次地开展专业实践,如由“点钱数钞”到“财务报告编制”,由专项训练至综合实验。当然,最初的实践教学力求做到简单化、个性化,以培养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并在以后的实践设计中,培植学生持续创新精神。⑶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完备的实践考核标准能给学生带来压力,学生符合“经济人”假设,如果考核注重形式,那么懒散的同学很可能会有所懈怠。相反,若考核全面详尽,如实验的出勤次数、课堂表现、资料的全面完整等项目均在总成绩中各占一定的权重,则学生将会以考核标准为导向,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关注M2类因素,合理满足隐性知识外化“主体”的自身需求
   教师是施教者,不是受益者,教师需求的满足制约着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需要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合理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基于此,高校的努力可以归纳为:⑴健全教师的激励机制。赫茨伯格曾提出 “双因素理论”,他认为,保健因素是使教师产生不满足感的因素,缺乏它会产生极大的不满;激励因素是促使教师产生满足感的因素,具备它能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因而,高校应该对保健因素(如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激励因素(如及时被认同的工作成就)有所知晓。科学地运用双因素,可以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求,促动施教者发挥主观能动性。⑵培养教师优秀的凝聚力。马斯洛需求理论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高校是教师成长的环境,教师价值实现与受人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高校文化的优劣程度正向关联。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彼此认同、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核心文化,激发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塑造优秀的组织价值观,鼓励教师同学校一起高水平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三)切勿忽视M3与M4类因素,孕育和谐的隐性知识外化“环境”
   和谐的实践教学环境是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的根本,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即内部积累方面。依据M3因素的构成,高校应从两个视角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内部积累:⑴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习能力。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会计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学生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教学的效率与深度将会大幅提高。此外,大学期间学校有必要敦促教师勤向学生提出专业问题,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方法与思路,基于自身角度归纳出自己的见解。⑵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校有必要采取教学条例,或集体备课,或教学评比等方式,严格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即外部基础方面。参照M4因素,高校在此方面应做三点努力:⑴加强自身对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实践教学是高校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应用的重要途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会计实践教学。仅有如此,高校才会出台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执行方案。⑵建立健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优秀的实践教学方案离不开教学计划的科学设定、实践资料的合理选用、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设定教学计划方面,高校需要合理确定实验目标、科学确定实验内容以及正确选择评价标准;选用实践资料方面,高校需要构建全面的实验资料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方面,高校需要选用科学的运作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及尽可能地多利用实验室;⑶建设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互动可以加速教师的隐性知识在学生思想中的外化。学校有必要建立隐性知识外化“吧”,其可以是“物质”的,如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也可以是“虚拟”的,如MSN、Email,它们可为师生提供一个便于互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 (2008-12-19 )[2011-10-18].https://www.省略/law/law_view.asp?id=286569.
  [2]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知识创造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杨丽丽,兰玉杰.企业视角下个体技能型隐性知识的共享策略探索[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2):49-52
  [4]柳巧玲,米天胜.高校教师间知识转移的分析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3):105-107
  (责任编辑:黄燕)
  
  Research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Tactic Knowledge Externalization
  LIU Guo-cheng, YANG Li-li
   
  Abstract: In practice teaching, knowledge-sharing model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reation theory of tactic knowledge externalization, we carry out a survey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accounting majors of two universities. The survey shows that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each exert their own influence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To carry out practice teaching, schools should make their own efforts as well as to gu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make their best.
  Key Words: tactic knowledge;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标签:外化 互动 隐性 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