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阅读答案 > 正文

衣食住行创业项目【衣食住行】

时间:2019-02-2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今天的年青人,无法想象30年前,中国广大人民缺吃少穿的情景,仿佛在我们身边,柏油路本来就是这样宽广,街上的华灯从来就是那样的明亮,我们的卧室历来是那样舒适,桌上的晚餐,从来就是那样丰盛,节日的盛装,也是那样的华丽……。请问问你们的祖、父辈,过去的彝良,是不是像今天这样如诗如画般美好?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是春风阳光?结论是:不!有天地之差,是凡间和仙境之比。不仿我就衣食住行讲一些社会的变化。
  衣:30年前,我见到的干部职工,普遍都穿补巴衣裤,补了一层又一层,勉强把羞耻遮住。当学生的,能穿上一件制服那是多荣光的事。在农村,就更不用说了,有穿?衣的,有光膀子露屁股的,有上身无衣下身仅穿一条短裤的,更有那高寒山区的许多儿童更是一丝不挂,在寒风凛冽中放牧割草,有的人家两口子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就穿那条裤子。外国人攻击中国人“三个人穿一条裤子”,这话并不过分,因为那时凭布票供应布皮,每人发1.7市尺布票,3个人的布票扯布不够做一个成年人的裤子,农村人口多的人家就连每人1.7市尺都扯不起,只得将布票拿到街上换点钱或粮食。城里人家多半是大人穿烂后,又改为小娃娃穿,改了又改,一件衣服要穿几个人。我曾目睹这样一件事:一个穿?衣的农民在火塘边烤火,不小心火点燃?衣,?衣的绳子把身子捆得紧紧的,无法解开,火燃遍全身,这个农民被烧成重伤。
  十一届三中全会除解决吃饭外,把穿衣也作为国家大事来解决,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云南、贵州,看到农民衣着破烂,遂在两省开仓发布匹,时称“两棉赊销”。彝良在1984、1985年间两次发放,赊销人口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0%以上,发放棉布285.36万米,棉絮4.2万公斤,其他棉布制品若干件,总金额784.32万元。最后全部由国家核销。而今穿的不用愁,到市面上什么都买得着,今人不是讲“穿得暖”,而是讲穿得好,讲时尚、风尚,注重色道、品位。我想起法国一位大诗人说过的话:“不应该以衣帽取人,但服饰可以装扮上流社会的名流”。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家无隔夜粮,身无遮羞衣,美从何讲?那时候穷,国人衣衫缕烂,被外国人耻笑,而今一个打工仔、一个普通的公民都可以把自己装扮成上流社会人物,衣饰不光全是高贵人的摆弄,衣饰代表着风度、国度,一个国家的文明开化,在笔挺的服饰下中国人扬眉吐气了。
  食:“民以食为天”,共产党人从一建国开始,用了许多办法,试图解决这一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为应付饥荒,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勒紧裤带过日子”或平时吃稀饭,农忙时吃干饭。那时吃的是什么呢?不如今天的猪狗食,有酸菜汤,面面饭撑得下去的是好人家。城市实行凭证定购供应(购粮证),10岁至100岁供应标准每月为25市斤,外出要自带口粮,带着粮票买饭吃,吃的没得你选择,几年、十几年的陈粮作供应粮,70%玉米、30%大米,吃面条要病号开证明才买得着,每月4两菜油,1市斤猪肉,能吃上一顿肉叫“打牙祭”。农村境况就更糟了,通常人家一年要缺半年粮,一些人家一年只有3个月粮,会过日子的人家,用这半年粮,掺合一些杂物,半饱半饿,求得生存,不会过日子的人家几顿饱饭过后,就四壁空空,坐以待毙。我在两河一带教学,每到秋冬,那一带的农民都要上山挖蕨根当粮充饥。产米的地区不敢吃尽米,而是谷壳、大米一起磨细做饭吃,产玉米的地区也是糠粮一起吃。征集罗炳辉事迹时,彝良人拜访了方毅,方毅副总理痛心地说过,他们红军长征时到滇东北一带时,几乎家家门前挂满红辣椒,?上挂满黄玉米,火房里挂满腊肉,文革期间他再走了滇东北一趟,红辣椒、玉米、腊肉全没了。也就在滇东北这块土地上,我曾闻有个生产队长带着全村人集体外出讨口的事,在东川某地,农民把自家房屋拆了,把木料扛在街上廉价的卖了买粮吃。那个时代,众多的人口不能充食,不少人命悬一时。
  三中全会后,几年间,农民满楼苞谷闹喧天,市场上什么吃的都买得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外有消息报道,台湾人最爱吃,台湾的餐厅最红火,大陆人多羡慕台湾人的生活。可是几年光景,大陆就赶上台湾,各种餐厅拔地而起,客满座,灯红酒绿,各种佳肴饱人眼福口福。中国人历来注重食文化,现在不只是吃得饱,而是怕吃好了生出怪病,吃从健身、保健方面发展。政府花大力解决农村温饱问题,农村普遍人家也不是那种填饱肚子的观念,也不是那种“腊肉、烧酒、大块肉”的生活方式,而在追求吃好、吃爽,注重饮食的营养价值。
  住:在我眼里,那几十年间,彝良的城市乡间建设无多大变化,就像一个矮子,永远也长不高。政府住的是旧衙门,学校住的是破庙,民居是百年风雨飘摇中的破房。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不仅要善于砸烂一个旧世界,也要善于建立一个新世界”,旧世界是被砸烂了,但建得少,这旧世界的躯壳里,仍装着新时代的人。那时,机关干部几乎没有公房,多数人家一家三代10余口人挤在一处不足20平方米的破房里,办公室也成了卧室,晚上住人,白天办公。城里许多人家无住所,扒着墙壁搭棚房,大风来时,房顶被掀上天空。许多人家雨漏无干处,常是坐屋观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这成了彝良人多年的住房梦。
  几年间,万座高楼平地起,现在住房的讲究,有的人家装饰华丽如皇宫,一般人家宽敞舒适,室内现代化家俱尽有。许多从那苦日子走过来的人,简直不敢相信,这一生会住进这样豪华的住所,都言胜过过去地主老财好多倍。在农村,从消灭茅草房到破瓦房,多数人家住上水泥平房,少部分人家建高楼大厦。不少人家建庭院,花香鸟语,如一处仙境。为解决部分困难户的住房,城市启动了廉租房,乡村开展安居工程,也许你昨天还在发住房愁,明天一个突然的变故,你就会得到满意的住所。
  行:过去,在我教书的山区,我曾断言,这些地方永远也不要想通公路。彝良山区,大山阻隔,隔断了与外界的交往,制约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山里人与城里人相比,要落后几十年,30年来,彝良变化最大、最显著的也是交通,数据显示,197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82公里,年营运车辆只22辆,货运量2.08万吨,货运周转量252.93万吨公里。载客汽车无客运量、客运周转量为0,直到1982年,县内始有客车4辆,客运量2.06万人,客运周转量121.04万人公里。到2006年,通车里程1839公里,各种营运车辆1435辆,货运量39.4万吨,货运周转量2814.1万吨公里,客运量132.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914.8万人公里。交通发展是30年前的数十倍增加。有目共睹,昔日山水隔绝的农村已成交通要道,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我曾断言不能通车的地方现在是车到家门,肩挑背?已成为历史的过去。乡里人与外界的接触近了,变得聪明起来了。更使人振奋的是百年铁路梦今日成真,内昆铁路在县境的崇山峻岭中穿行,坐上火车到昆明、重庆、成都、贵阳任你行。伴随着交通的发展,电讯变化是惊人的,30年前,全县无一家私人电话,20世纪80年代,在电影、电视上,看到外国人用手机打电话为神奇。1994年,彝良开通程控电话,紧接着移动电话开通,几年间,手机、电话在城乡普及。据2006年电信部门资料显示,全县有电话用户21027户(其中农村10241户,城市10786户)、小灵通3560户,上网用户2119户。移动电话联通公司用户达8000余户,移动公司用户近2万户。不要说一般人可用手机,就是放牛娃都可使用手机。坐在家里,一个电话就能了解世界,解决许多问题。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像玩具般在人们手里随意摆弄。过去说欧美如何如何先进,现在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距离在拉近,许多方面走在同一平台上。
  逝者如斯夫!纵观天下,今人其乐无穷。有个物理学家曾说过:倘若有根杠杆,给他一个支撑点,他就可以把地球起动。当时曾遭来许多非议,都言这物理学家太狂谬。如此观之,我信也。中国30年的变化不就是杠杆和支点的作用吗?这根长长的杠杆握在中国领导人手里,这个起点物就是政策,找到中国国情的切入点,从而托起亿万人的生存和明天的希望。

标签: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