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如何覆盖和超越教学目标】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09年,我被广东省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外派到增城市香江中学推广生本实验。要在生源比育才差一截、课堂气氛沉闷的香江中学推广生本实验,我当时心里真的没有底。当时全校内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本教育固然注重人的素质,那么它能否完成原有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呢?现在,生本教育实验已经在香江中学推广3年。3年的深度改革,一洗过去课堂沉闷的面目,使学生呈现出勃勃生机,不仅覆盖,而且大大超越了原有的教学目标。人们最为担心的中考,也在2011年取得了增城市第一的好成绩。少教,学生却反而多学
  我带初三两个班级的语文,因为担任行政职务,难免要不定期地外出开会、学习、交流,有时候整个星期都见不到学生,我担心学生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每次外出总是叮嘱学生做这做那的。学生跟我说:老师你放心,我们会安排好的。确实,他们也这样做到了。
  负责基础知识的学生会帮同学听写字词,布置、检查同学的基础作业,定期检查和跟踪同学的错误。负责古诗文的学生会布置好每天默写的诗词,然后进行检查。负责阅读的学生会组织同学在课堂上围绕课文进行讨论交流。负责写作的学生会根据讨论的情况布置同学们写作,然后组织同学进行作文评讲。周末回到家,他们会把一周的收获以及最新的读书心得写到论坛里,一起交流。回到学校后,他们利用语文课的时间就一些比较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对我说,起初对这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也没有太多的感情,只是知道,它是一个自主的课堂,是一个让学生说话的地方。在以往的课堂上,他们扮演的只是一个个默默听讲、认真做笔记的角色。因此,对于生本课堂一开始他们是持沉默的态度,把它当作一种任务来应对。
  然而,让孩子们实践“生本”一段时间后,他们自会领悟和提高。有学生在论坛里写道:“在生本课堂上,自己不思考是不会有收获的。现实迫使我逐渐融人生本课堂。发言也需要基础,由于没有基础,开始的时候我发起言来也只是断断续续的。看着其他同学精彩的发言,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心有不甘。我决定我也要成为生本的主人,我要自主学习,自己思考,然后获得真正属于我的知识。”“渐渐地,我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活跃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我们的课堂是一个属于学生的课堂。经过了3年的教育,生本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它在我们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有了充分的体现。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开拓了自己的天地,找到了自己的财富。”
  几年来,学生并没有因为我的少教而少学,也没有因为我的少教而影响成绩。相反,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优秀。
  自主的学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教导处封明强主任是一位数学老师,从教20多年,2009年开始进行生本课堂改革。每次谈起生本教育,他总是兴奋不已。2011年9月份,他接手新初三,实行生本课堂改革后,他发现学生对数学的热情明显高涨,对数学也充满着自信。每天上课之前,4人小组就自发地对完练习的答案,而且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围在走廊讨论数学题目,争着向老师要压轴题做。学生用了17周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初三一学年的教学内容。
  封明强老师为什么坚决地实行生本教育呢?他谈到了他记忆深刻的两堂课。
  一堂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上这堂课时,他有一种担心,就是进度和“容量”,知识点思维总是盘旋在脑际。为此,他把做某一道较难的题定为本堂课的容量指标,能做出这道题就算是达标了。他根据经验精选了3道“经典题目”作为课堂练习。由于担心学生第一题不会做,他就出了一些题目做铺垫。当题目投影出来时,学生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师拿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干什么。当得知是为做某题作准备时,明显看出学生提不起兴趣,最终在老炳的步步铺垫下,本节课只完成了前两个题,第三题没有时间做。整节课学生非常被动,没有什么积极性,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就一两个,课堂沉闷,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
  有了这个教训,封老师认识到,“人的状态才是第一位的”,他在上课时更加关注学生是否把握了主动权。也就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既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又能把握要领。这样做不久,封老师就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认识:我教的似乎少了,但学生却什么题都会做了!
  在另一堂课“解直角三角形”中,他给学生布置的前置作业是:“利用学过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是:1.实际问题以题目形式写出来,可以自己编,也可以查阅课本或资料;2.要有完整的解题过程。
  结果,有一半的学生自己编了题目,另一半学生要么从课本、要么从各种资料中找题,并解答出了答案。在课堂上,4人小组先交流,把组内的4道题目都搞懂,并推选一个代表他们组最高水平的题目在全班展示。
  整节课有4个小组展示了4道题目,有3道题目是针对解直,角三角形的,有一个是综合题目,难度都在中等或中等以上。加上本小组的4道题目,整节课学生至少掌握了7道题目,“容量”之大是过去的课堂无法相比的。尤其可贵的是,整堂课学生表现得非常投入,讲题的同学,想办法把题目讲清楚;听的同学,听得很认真,并且针对同学讲的提出了不少问题,使得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方法、技巧、步骤、书写等,通过不同的题型在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归纳、总结、升华。
  其中有一个学生自编了这样一道题目:已知一把弓的弦长为40cm,在弦的中点上拉弓把箭射出,已知LADB=120°,求制作弓所需材料的长度(弦除外,结果保留整数)
  当这个小组讲完后,听课同学进行质询:你怎么知道弓和弦垂直?你怎么保证D一定是圆心?你怎么知道AD=BD?这个小组给出了部分答案,另外的同学给出了其余的答案,此题不但涉及本节课的内容,把圆的许多知识也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交流,这些大大超出了老师的预料。
  有几个小组因设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题目而感到遗憾,因为他们自编的题目非常有创意。有一个酷爱拿破仑的学生。把拿破仑的一场战役编了个题目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不少学生从课本和资料上找到的题目非常有趣,有的连老师也没有见过,若按书本例题去讲,恐怕2到3节课都完不成。
  在学生展示解题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不规范,当学生不能看出来时,老师就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更规范,效果远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该注意什么要好得多。
  当封老师问一些学生:为什么选这个题目?他们的回答各有角度,显然他们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对于知识的理解有了自己的对比、鉴别和深化。不知不觉中,教学目标被这群孩子覆盖并远远超越了。
  确实,通过生本教育的深度改革,课堂中充满的是孩子们四射的激情,展现的是孩子们勃勃的生机,留下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生本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不断成长。

标签:教学目标 覆盖 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