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化阅读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包括哪些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要使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有效,一定要根据课程目标,尊重文本意义,关注言语形式;一定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要有多元的预设;一定要选择多种阅读方法的互融;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灵活多变,才能使课堂阅读更见个性。
  关键词:语文;阅读;个性化;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67-01
  
  课堂教学是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想,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
  1.个性化阅读,应给予学生一份阅读期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利用其阅读期待,提高教学质量。对新课的学习,教师要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发展,逐步引导学生走进其中。
  如阅读《最后一课》,本课教学重点及难点是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尝试利用“期待阅读”,来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创设一个情景:假设这就是你的最后一节汉语课了,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通过亲历、实践,为进一步学习文章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从而较容易体会到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最终实现与文本的和谐交流。
  2.以课文为例,通过教学设计,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教师应该以课文为例,在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语言认知规律和阅读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平等地提出阅读要求,精心地设计阅读对话,通过不露痕迹的阅读提示,把自己阅读、研究教材时的发现,巧妙地换成学生个性化阅读中的感悟,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伴随着个性化阅读的那种豁然开朗似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自主性、完整性和多元性。
  2.1 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准备状态;教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此外还有情境、资源、工具、评价、反思等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还要考虑完善课堂阅读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
  2.2 教学设计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学生差异设计差异教学,开发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引导课堂教学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运用“生活联系”、“逆向反弹”、“审视批判”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取得多样的阅读效果。
  要使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有效,一定要根据课程目标,尊重文本意义,关注言语形式;一定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要有多元的预设;一定要选择多种阅读方法的互融;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灵活多变,才能使课堂阅读更见个性。
  3.让学生畅享自主阅读的快乐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阅读摘记卡、编辑班级作文集来进行有效的积累。每周让学生把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或者收益最大的文章进行一次阅读反思,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新字、新词记下来,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或几段写下来,有兴趣的话再进行仿写,最后用几句话、诗或图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每位学生就都能从自主阅读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不断发问,提倡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通过设置连续性的、有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组织和引导使学生更明确地突击重点、直击难点、撞击疑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中构建丰富的情感世界,注重情、理、趣的有机整合,积极写稿投稿,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激励,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4.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那么,如何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把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与学生自主的“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启发创造想象,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打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语文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成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进一步明确“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设置一些诸如“你最喜欢什么?”“你的观点有哪些?”“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放开思维空间,畅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以理服人,以开启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真正使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自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凡此种种高瞻远瞩的论述,都对我们古诗文教学“培养语感”的目标落实作出了热切地呼唤和有效地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G]》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标签:教学实践 个性化 课堂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