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致辞 > 正文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合作学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中体育新课改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我们搭建了课程改革与交流的平台。并适时指导我们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教育功能,搭建起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交流感情,培养团队精神。综上所述,本人对我校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积极采用“合作学练”的教学模式(合作学练是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习”为理论依据,以“广思集益,探究创新”为核心内容,以“互帮共勉,竞争激励”为原则,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下面就将具体实施措施表述如下,以期得到广大同仁的指导和帮助。
  一、在合作学练中,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布鲁纳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自由组成4-6人的学练小组,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一)在合作学练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按照“刺激――反馈”的模式,向学生发出信号,学生则根据信号被动地做出反应,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急于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培养。采用合作学练教学方法,就可完全改变这种学习状况。在体育课中,教师下达教学任务后,每个学生的目标就成了合作小组的目标,教师的目光不是在跑在最前面的学生身上,而是集中在最后一个学生的身上,并以此作为考查小组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于是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为了小组的利益,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在合作学练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性较单一,大多数只是按照教学大纲逐步地进行单个技术的教学,缺乏实战的技术组合,这对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具有好胜心理的青少年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在引入合作小组的体育教学后,我时常把体育竞赛引入课堂,一方面,迎合了学生学习的好胜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反复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因为,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模仿、反复练习、创造优秀动作来表达自己对胜利的渴望。通过体育竞赛,我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克服了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还获得了更多的体育基本知识,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意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也产生了影响,加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比赛,学生认识了自我找到了自信,并能寻找到让自己静心学习的动力。
  (三)在合作学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体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体育环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体育任务。其目的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的体育习惯和自身良好个性品质。
  1.通过小组活动,创设竞争情景,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过程,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近景性、直接性的学习动机,这就使他们具有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性格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抓住时机,创设出一定的竞争情景,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恰当开展小组活动,创设竞争情景,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很大。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特点,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如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体能的差异,经常用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小组合作教学的特点,恰当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兴奋点经常得到刺激,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交流互评,让学生体验团队精神。怎样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燃起来?怎样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我在小组合作教学中,除对小组有一套细致的量化评比细则外,还专门对学生的创新表现给予及时激励。如我在每月除公布优秀小组外还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评定出如“优美动作奖”、“创意奖”、“100米王”、“跳远王”。“课堂表现奖”等有新意的奖项,专门鼓励表现有特色、有创意的学生,并折合一定的分数计入小组考评。
  二、合作学练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精心设计,合理组织。分组的形式可灵活运用,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商讨分组的类型,如可分为健康强弱组、兴趣组、技能组、体质组、综合组(每组安排几名骨干)等等。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灵活地运用分组,让学生有广泛的合作、接触、交流机会,多进行变换角色的分组合作,使体育课既讲求效果,又追求实效。
  (二)正确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统而有法,放而有序”,收得及时,放得灵活,收放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如:教师确定目标、讲解或归纳动作的重难点、保护与帮助、强调安全问题、组织的分工、身心恢复等要求运用“收”的形式;在学生合作学练、交流、讨论、探究、尝试的自主发挥过程中,则可运用“放”的形式。只要放得开尽量以“放”为主,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练习空间、自主空间、选择空间。
  (三)体现“练”与“赛”相结合原则。“有练有赛,先练后赛”这是体育教学中的原则。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学生的练习,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与学习动机;只是一味的赛,学生的动作技术就达不到标准要求,甚至会产生安全问题。所以,应遵循人的认知规律,要先易后难,先练后赛,有一定的梯度,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体育的基本技能。技术,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和精神品质。

标签:新课改 探索 实践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