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致辞 > 正文

【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手抄报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合理配置城乡学校教师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需要制定优惠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建立完善农村学校教师培训、交流、补充机制,不断优化农村师资队伍结构。
  【关键词】 建立完善机制 均衡师资配置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在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由于受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严重阻碍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与同仁交流。
  一、 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向农村学校倾斜力度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尽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与城市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但由于农村学校"先天不足",要赶上城市学校的办学水平,必须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1.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农村学校普遍规模小,200人以下的学校较多。在撤合并学校调整进程中,考虑到其特殊地理位置,学生上学路途安全等因素,这些学校暂且得以保留,以班级进行教学。为了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200名学生的学校每校至少得用10名教师,按现行的小学生师比1:22.5的编制标准,只能配备9名教师。新课改后小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课课时量增加,造成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再加上随着城镇化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落实,少年儿童逐年减少,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更加捉襟见肘。导致一些课程无法开齐、开足,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小学低年级一个教师包一个班,一个教师兼任多个学科教学,教师如遇到业务培训学习、开会以及病、事假等情况,这个班就没有教师上课。因此在配备教师时,应当考虑实际情况制定优惠政策,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科学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县级教育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本地区中小学人员编制方案,机构编制部门根据规定的编制标准,会同财政部门核定本地区中小学人员编制,由县级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具体分配各校人员编制,并报县级编制部门备案。将学校门卫、炊事员、锅炉工例入县级机构编制,县财政承担工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减轻农村教师过重负担,稳定农村教师。
  2.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许多农村教师家住县城,中午吃饭在学校,午休在办公室,生活条件艰苦。为了工作早出晚归,起早贪黑,放弃照顾家人和孩子。各级组织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他们安心教学提供便利。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同时建教师公寓和灶房,解决教师住宿、午休和中午吃饭问题;在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同时给老师配备办公用桌椅、柜子、灶具、健身器械和微机,为农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鼓励他们长期在农村教书育人。在考核评价中,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农村教师与县城教师因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实施考核、评价时不能搞一刀切,要有农村的评价标准,评选各级各类先进工作者优先考虑农村老师。学校领导要与教师多沟通,以组织出面解决教师婚姻、子女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用情感留人,稳定农村教师。
  3.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农村教师常年包班教学,超负荷工作,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而且增加交通费支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交通补贴、误餐费补贴等地方特殊补贴的政策规定。增加农村教师绩效工资,完善教育成果表彰奖励制度,对于在农村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组织外出旅游学习或疗养。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真正做到用待遇留人,稳定农村教师。
  二、注重农村教师培训考核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各级领导要关心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更好地使用。要立足于农村学校实际,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通过教学研讨交流、岗位练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做到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外、用事业留人,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各级地方财政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金费,用于农村学校教师每年的各类培训支出,提高当地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1.专业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制定教师培训规划,积极选送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参加省级、市级培训及脱产学习,壮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坚力量。落实骨干教师津贴,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其幅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对通过进修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者,由单位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
  2. 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积极组织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听评课制度,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实施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明确中小学教师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培训学习课时,参加学科专业知识考试,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将师德教育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担负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责任,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督查制度、师德考评指标体系、师德问题报告和舆论监督机制。组织开展社会评教育、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的"三评"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先进事迹。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充分尊重和积极鼓励广大教师的劳动创造,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4.实施教师资格注册制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取得教师资格者的定期核查(每五年一次)。从事教育工作的持证者每满五年要向教师资格注册机构提供每年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情况和年度考核情况,如果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学分且年度考核合格,则给予注册。对于连续注册4次或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或特级教师可不再要求注册,所持的教育资格证书永久有效。逾期未注册或不符合注册条件者,所持的证书自然失效。如重新获得教师资格证,必须重新参加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考试和教学技能考试,合格后才给予注册。未从事教育工作的持证者每满五年,要到户籍地指定机构注册一次,向注册机构以书面形式提供五年来的学习进修情况。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其一是了解本辖区教师资格持证人员情况,为师资培养规划和教师录用提供依据;其二是要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清退不符合教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建立教师长效激励机制,强化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三、城乡学校之间结对帮扶 建立教师交流机制
  开展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探索建立城乡学校之间教师交流机制,实行全县教师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共同发展的管理模式,是均衡农村学校师资配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1.实行农村教师任教奖励制度。凡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发放特殊补贴,不计入工资总额,离开农村后,补贴自行终止。教师职称评聘必须有农村任教经历,农村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可以不受岗位指数限制,直接聘任;如离开农村,其聘约自行解除。在农村服务达到一定期限自动晋升职称,以此调动县城中小学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吸引新招聘教师到农村任教。
  2.实行县城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和干部轮岗制度,鼓励超编学校的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教学质量较好学校的教师向农村师资薄弱学校流动。每年从县城教师中抽调一部分到农村学校进行支教。县城教师支教农村实行轮岗,按一定比例定期循环。
  3.在县域范围内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探索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确定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实施结对帮扶的"捆绑式"发展模式;探索实行人员共用、资源共享、管理同步、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城区所有学校都要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帮扶关系,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师教干培养、教学设备添置等方面全方位帮扶。同时加强对城乡对口支教的考核管理,限期改变薄弱学校面貌。各级骨干教师要定期到农村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采取名师与农村骨干教师结队,农村骨干教师"跟岗学习"等方式,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制作名师示范课、优质课光盘,分发到各农村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四、加强编制管理,及时补充农村教师
  充分发挥编制管理的作用。在核定编制时,不仅要考虑学生人数、师生比因素,还要考虑年级数、班级数等因素,从保障教育质量的角度,而不仅仅是经济的角度考虑编制问题;要考虑教师的结构和质量问题,而不仅仅考虑教师的数量。在深入调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符合教育规律,保障教育质量的合理编制标准。在足额配备农村合格教师的基础上,依据生源和学校布局调整及时调整增加农村学校编制,适时补充农村教师。
  1.清理占编不在岗人员。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教师待遇高,工作环境条件好,成为农村教师们向往的"神圣殿堂",教师们想尽办法向这些学校调动,形成"一朝变孔雀,便思东南飞"的现象。当县城学校缺少教师时也通过从农村学校借调优秀教师充实他们的教师队伍,实行"地方支援中央"的政策;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借调教师。这些人都是先借后调,暂不办理调动手续,变相挤占了农村教师的编制,形成了有编无人的现象。造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越发薄弱,农村学校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对这些占编离岗者应及时清退并予以补充。
  2.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根据"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逐步建立县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决消除"占编不在岗,拿钱不干事"的现状。通过竞聘上岗、转岗、提前离岗退养等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在学科教师配齐率、学历达标率、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教师年龄结构等方面与城市学校不均衡的问题。对哪些体弱多病、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年龄较大教师可办理提前离岗退养手续,区别情况妥善安置,空缺岗位可用来招聘特岗教师。
  3.及时补充农村教师缺额。采取定单培养,定向招聘、定向就业等措施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着力解决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及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确保农村学校能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让农村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得以实现。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保障义务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稳定农村教师,均衡师资配置,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公平的关键。对巩固和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教师队伍 义务教育 均衡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