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生:技术与学习融合中的范式凸显】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超越静止的视角,从较长的时间与空间看,技术已不单纯是学习工具,更是知识积淀与文化传承,已经从支持学习过程转向支持学习关系,改变了学习方式与学习者的思维习惯,促进了虚实间性的生活与新学习方式的形成,促进了学习者与技术环境共同成长。信息社会中技术与学习融合的范式正在从“精炼共享”走向“文化共生”。共生思维在技术与学习融合研究中不断凸显且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共生思想已在教育技术领域萌生并与诸多论断相契合。
  [关键词]教育技术;文化共生;技术环境;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14-05
  引言
  立足教育技术立场与文化视角,我们开展的“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研究在课程建设、技术应用、理论探索中,始终关注、吸收、融合技术与教育研究的新理念,边研究、边实践,聚焦于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沉浸于较长时间的技术融合,使得更多与技术相关的因素得以凸显,如文化环境、社会情感、交互取向、认知行为、学习理念等,具有一定的“小”而“深”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情境与应用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育技术研究较为普遍的“一厘米深,一英里宽”的问题。不仅如此,我们着力于实践情境中的学习理论生发,“过去很多学习的理论,无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还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甚至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很多时候已经很难对当前的学习规律予以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在面对成人学习、职业教育、远程和开放学习等诸多新兴领域时,这些学习理论的解释似乎很不到位,当然也很难指导其教学、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在技术与学习的融合中,传统技术观普遍以“优化”为思想核心,体现了“精炼”的范式,随着研究实践的推进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学习中的技术将将由“精炼”范式转向“共生”范式。这里的“共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技术共生、社会共生与文化共生。技术共生主要指虚拟技术与现实技术的共生,社会共生主要指人与媒体社会化的共生;文化共生主要指多元信息的共生。技术共生与社会共生为文化共生实现的基础,文化共生是技术共生与社会共生的结果。有两种实现共生的主要操作策略,首先是理解学习中技术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学习者在观念上树立一种对既有学习资源的肯定与尊重意识,其次是在具体技术层面更加重视对既有资源与文化形态的保护、强化和维护。
  一、从网站建设到用网站来学习:实践情境中学习者与技术环境文化共生的范式凸显
  本研究首先缘于10余年来本研究团队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推进与理论思考。2001至2004年,我们在南京师范大学开设《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面向研究生)与《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面向本科生)课程。通过三年课程开设,建设并开发了一批数字化学习资源,于2004年研发了课程网站。在此后的实践情境中,秉承“研究即生活”、“学习就是改变(Learning is changing)”等观点,研究团队逐渐形成具有共同理念的学习共同体,促使网站(www.省略)8年来一直活跃于教育教学过程,并成长为教育领域网络学习的典型案例。对于网站的功能与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在形式上,经历了建设网站、维护网站到用网站来学习的转换;在整体范式上,经历了从资源共享到文化共生的转换,并在此过程中萌生了“教育技术桥梁论”、“开放共享、社会交互的Web 2.0网络课程整合观”以及“教育技术支持的精品课程建设范式”等理论观点。在此过程中技术与学习融合的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随着实践情境中技术促进学习、技术与人才培养的推进与认识的深化,以及对学习共同体近些年历史累积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更多理论观点需要系统化梳理、总结与提升。
  1.从眼睛到心灵:支持高层次学习目标的视觉文化网站特征
  视觉文化网(www.省略)已经成长为教育领域网络学习的典型案例。网站当前访问量已达240多万。作为一个教育主题网站而非门户网站,这在国内是比较罕见的。而且,除却数量,在时间、参加人数与方式、更新频率与次数等方面也均具有一定前沿特征。如网站建设前后历时10年;历届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多位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人数超30人;网站同时保证10年间至少每周更新一次,成为一个独特的学习与生活的空间。对于网站建设的认知,也从一开始的建设网站走向维护网站,直到用网站来学习,多项研究以网站为主题,学习共同体与网络学习环境共同成长。
  网站突破仅在艺术领域研究视觉文化与视觉素养的局限,站在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度思考全民的视觉素养培养;立足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研究优势,聚焦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文化资源开发和视觉素养培养策略研究实践;理论研究与资源开发相结合,真正实践“从眼睛到心灵”的思想追求与既定目标。在教育目标“传递知识、启迪智慧、润泽心灵”三个层次中,我们更多致力于网络支持教育或学习走向更高层次目标。
  2.超越静止的视角审视:网站是知识积淀与文化传承
  超越静止的视角审视网站,从较长的时间与空间看,视觉文化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网站,不仅仅传授了我们视觉文化的知识。从“媒介即人的延伸”、“技术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等观点进行延展,网站不单纯是学习工具,更是知识积淀与文化传承,并且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与网站共同成长。网站已经从支持学习过程到支持学习关系,改变了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变表现为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会议学习、自我学习相结合,学习成果的网络体现与研究进展的在线记录等。思维习惯改变表现为会议前学习的准备、过程与结果的意识、态度、行为与思考,采用电子邮件、QQ等技术支持的分组合作模式与思维模式等。超越传统的学习视角,网络的支持促进了虚实间性的生活与学习的形成。学习者游弋于真实世界、虚拟世界、虚实间世界这三个世界中。技术改变了学习者创造与接受符号的工具系统(媒体),媒体进化对学习的影响,不仅是信息接受的物理介质,而且拓展了呈现和加工信息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使教者与学者关系重新组合,在学习者和作为认知工具的媒体之间的认知系统中,学习者智慧模型不断被媒体塑造。
  
  二、文化共生:信息社会中学习与技术融合的内在逻辑
  学习与技术的融合快速发展于工业社会,因此,传统教育技术观中的技术内涵与思维倾向深受工业社会的影响。其核心思想是“优化”,具有典型的“精炼”范式特征。在信息社会中,学习开始呈现出了后现代的转向,是一个开放生成性的活动。研究者主张学习活动中的多元价值尊重与平等对话。学习中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习活动创设特别的文化环境,学习者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共享所需、共同学习。为适应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与技术融合必须由精炼范式转向共生的范式。
  1.传统教育技术观中的技术内涵与思维倾向
  到底如何理解学习中的技术内涵?研究者在理解学习中 的技术过程中体现了怎么样的思维倾向?有关教育技术的典型定义基本反映了当时的技术观。如,AECT 04定义认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国内也有研究认为:“教育技术学是应用科学技术的观点、概念、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方法、手段和方法论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以教育科学的教授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系统方法在既定的教育目标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的理论、规律与方法”。
  分析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对学习与技术的界定表现为两大思想倾向:一是视学习为确定的、可控的过程。如AECT定义中表现出了对资源、媒体、人等的控制行为。而这些控制行为的前提是学习活动必须是有固定规律可以遵循,并且这些规律是可以掌握的,学习活动是可以精确预测的。这从某种程度上是将学习活动等同于自然现象的结果。二是将学习活动视作工业生产,隐含着效率化的潜在指向。将学习者视为产品,为了使这个产品更合格,为了使学校工厂里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则以追求学习效率为主要取向。
  这种技术观带有浓重的工业社会色彩,其核心思想是“优化”,也就是通过技术对学习活动进行一种精炼式加工,实现优胜劣汰,这种学习与教育中的技术观是典型的“精炼”范式。在“精炼”范式中,技术作为加工工具存在于学习活动中,使“优”的得以保留,“差”的被淘汰。本质上,体现的是现代性思想中的二元对立观念,不仅价值的优劣相对立,而且人与工具也互相对立,思想与技术互相对立。此时,技术所构造的是外在于人的操作性的工作,媒体极端地体现为人体的延伸。但从文化与学习视角深度审视多年的实践情境,我们发现,传统的视听媒体的确是对人的外在感知力的延伸,但今天的信息技术已与此大大不同。信息技术不仅仅使人的感知外延得以拓展,而且还深入到人的内在思维。在信息技术实现的虚拟现实情境中,媒体与人的边界越来越接近,真实与虚拟也已经越来越难区别。信息技术所构造的,是一种人与机器合一的共生的环境。因此,在由信息技术所主导的信息社会中,学习与技术融合的范式将发生转变。
  2.文化共生:信息社会中学习与技术融合的转向
  “信息社会”与“信息”紧密相连,有其特有的条件。法国让-雅克?塞尔旺-旌莱贝尔指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将经历信息化历程而进入信息社会。奈斯比特明确断言后工业社会就是信息社会,并将信息社会的具体特点归结为:第一,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信息产为;第二,信息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第三,人们的时间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第四,人们的生活目标也不同于过去;第五,世界经济正在日益全球化。在信息社会中,生产方式实现从物质生产向信息生产的转变。对社会的控制,在工业社会中主要是通过对物质的控制来实现,而在信息社会中则主要是通过对信息的控制来实现的。然而,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具有无形、无能量、不可见、不可触、可传播、可脱离载体独立存在、可永久保存、可复制等非物质化的物理特性。物质具有生、长、消、灭的变化,而信息却表现得不可捉摸。所以,现实环境若以物质为基础,则易体现高下、优劣等对立的状态;若以信息为基础,则更易体现出变幻交融的不确定性。信息的特征明显体现出后现代式的特征。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终结了传统科学的确定性与客观性。与传统科学观中的稳定的、可预测的、封闭的观念不同,后现代科学观体现的是一种开放的、发展性、变化的观念。在后现代科学观的影响下,学习开始呈现出了后现代的转向,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等。人们开始接受学习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不再将其看做是封闭可预测的活动,将学习更多看作是一个开放生成性的活动,并主张学习活动中的多元价值尊重与平等对话。
  这是一种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习观。当学习活动不再可以精确可测,各种评判优与劣的边界被模糊,对学习的精炼加工也就不能再进行。在后现代的视野下,以精炼作为学习与技术融合的主要观点是需深入质疑的。我们认为,在信息社会中,学习中的技术已经不再是一个精炼的加工工具,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习活动创设特别的文化环境,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均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共享所需、共同学习。为适应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与技术融合必须由精炼范式转向共生的范式。
  当信息社会中学习与技术相融合的范式转向创造共生的文化环境时,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也不再是加工工具与技术训练,而转向文化观念的培养,培养学习者如何维护共生的文化环境以及如何在共生的文化环境中相互尊重。与传统大众传播技术不同,信息技术在推广与使用层面上是更具普及性和影响力。传统技术使用一般都需要经过基本的专业训练过程,而越来越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则日益傻瓜化,操作的方式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接近学习的日常使用习惯。以操作系统为例,早期学习者需要学习复杂的DOS操作命令,以命令行的方式进行交互,而现在的操作系统交互简洁直观,不需经过复杂的训练即可操作,且有越来越简洁的趋势。传统学习与教育中的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指导,而信息社会中学习技术的运用将成为学习者必备的技能。这将使得学习中技术的功能发生转变,从为实现资源共享的开发转向促进文化共生的维护。传统学习中技术应用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进行技术的操作训练,而信息社会中的操作训练将越来越少。对于学习者而言,在信息社会中学会尊重将成为基本的行动准则。对于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传统技术观中的开发活动已不再主要,维护活动才是首要任务。当学习中的技术应用还不广泛时,首要任务是技术开发,而当我们生存在一个广泛的技术环境中,技术产品遍布学习活动时,愈发突出的是维护活动,对技术以及其所创造的文化环境的维护是更重要的工作。
  三、共生思想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萌生与契合
  共生思想在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也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近年来,围绕教育技术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我国教育技术学界从“人是什么”、“技术是什么”、“学习是什么”等问题开始探究,逐渐转向从文化、生态、信息等视角进行相互影响要素的分析,本体思维逐渐式微,关系思维不断凸显。在这些关系思维中,“人”在“学习”过程中与“技术”环境的共生关系得以浮现。
  “教育技术桥梁论”认为通过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可以促进学习者与文化的双向生成。“一方面,依据文化的本质特征,开发优质媒体资源,便于学习者体验文化特征、感受文化魅力、领略文化精华;另一方面,设计人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促进学习者主动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自觉交流对文化的新见解,自我建构文化的新知识,自然生成发展文化的新智 慧”。
  教育技术哲学研究者以“化”这一生动的汉语词汇来表达“技术”与“教育”的共生关系。“把价值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效应说’作为研究的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为指导,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教育技术化’和‘技术教育化’的概念”。“教育技术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通过某种方式作用于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并进而转化为教育的本质力量”,“技术教育化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运用其智慧通过外部力量作用于技术并使教育主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技术之中,技术因之而发生变化”。
  教育信息化服务观、教育技术价值论、教育信息生态观等观点论证逐渐形成了“人-技术-学习”的理论框架,并均体现出“学习”与“技术环境”共生的思想。如:“必须超越纯技术的域,将教育置于技术建构的现代社会文化情境中,置于教育、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中,从技术一人一教育的关系中去理解技术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问题”;“在技术、人、教育的关系中,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技术是环境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教育,技术服务和服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术发展的空间”;“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育理念成为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从历史与全球的视野,桑新民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也体现了“人”与“技术环境”的“共生”关系。他把复杂的学习方式变革抽象为学习环境、学习主体、学习资源三大要素。教育的变革往往是从学习环境的变革开始的;首先接触、进入并逐步适应新学习环境的师生个体和群体,往往成为新学习方式的创造者和教育变革的倡导、支持者,并形成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与互动生成;而要能巩固与发展这些学习文化生长、创新的成果,则必须及时总结、提炼,并在交流、传播中将其转化为可重用、可再生的学习文化资源和教育改革资源,这样就能使教育系统进入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超循环”和自组织系统。这不仅需要具有创造性实践设计能力的教育研究者参与其中,而且需要得到不同层次教育改革决策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
  南国农先生在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中,以中国传统的词语“和”来描述“技术”与“教育”的共生关系。南国农先生认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当今世界人们解决难题的有效处方;“和而不同”的内涵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教育技术领域的这些深刻认识已经洞见到人与技术正在共同创造文化环境,对学习与技术的融合转向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产生了物质过剩,促进了人类需求层次的提高,也推动了人类本性的嬗变,使得人类从“物质人”、“生物人”、“社会人”变成了“信息人”。美国雷?库兹韦尔说道:“在21世纪结束之前,人类将不再是地球上最有智慧或最有能力的生命实体。如何定义人类将是下个世纪基本的政治与哲学问题。”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化媒体与人越来越接近,使得信息社会的构成发生巨变,社会成员将由人类群体转变为媒体与人的混合群体。因此,信息社会中不但人与人之间需要共同生存,人类也需要与媒体进行共生。在传统的技术观中,对人与媒体(机器或技术)关系有两种主要不同的认识。一种是将人凌驾于媒体之上,媒体是人类的一个加工工具,人类支配媒体,不用考虑媒体的自身特性,用媒体去做媒体本身并不十分适合的工作,这不但使得媒体本身的优势丧失,而且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累赘。另一种对媒体的功能过于乐观,甚至产生崇拜心理,将媒体捧得比人的位置还要高,视媒体为万能,从而在学习活动中出现媒体滥用的现象,似乎不使用媒体就不能实施良好的教育与学习活动。这两种认识均是从人的眼睛看媒体,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并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人机关系将无法适应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在信息化媒体越来越智能的社会中,学习者与媒体共同创造文化环境,二者的关系是一种文化共生的关系,学习者需要与媒体和平共处,共生共长。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9JZD0009)资助。
  作者简介:聂竹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数字化学习。
  收稿日期:2011年10月18日
  编辑:小西

标签:范式 共生 凸显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