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之轨迹切换场景很慢 [人的日常生活轨迹与场景结构分析]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以德宏芒市一个傣族村寨为例,以村民日常生活为研究切入点,以田野跟踪、参与观察、村民访谈等为研究方法。通过“场景”这一解读聚落空间结构的概念,探索聚落日常生活轨迹与场景结构的关系,揭示其内在意涵,并简述乡村聚落为现代城市外部空间更加人性化设计提供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场景; 村落; 那目寨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098-02
  
   引言
   场景是人们行为活动造就的结果,而这些活动又受到物质、宗法礼制和传统习俗等的影响,因此,从行为活动的角度分析村民所选择的活动场所,揭示了村落环境的意涵,也体现了人们行为活动的价值和行为准则。与此同时,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又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活动,当环境的意涵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时,便可促进活动,相反则抑制活动。村落空间中,不同的地方表达着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群体选择合适自己的空间进行活动,进而形成不同的场所,分析人们的活动与场所的关系以及与之形成的场景,找出其演变规律,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化村落空间结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发现城市外部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日常生活与场景
   1.1日常生活
   匈牙利女哲学家阿格妮斯?赫勒将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结合。她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由语言、对象和习惯等规则规范系统所维系的、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在其中主导地位的自在对象化的领域。由此看出,重复性、自在性和经验性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特征。
   1.2场景结构
   1.2.1场所。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分析了自然场所、人为场所和场所精神,他认为场所不是指抽象的地点性,而是具有色彩、肌理、形状等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整体,是存在空间的具体化。
   1.2.2场景。场景是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的总和,其中背景、线索、人的行为、时间组成了场景的结构。也就是说:场景就是一定的时间、背景和地点、有什么人在跟谁进行什么活动。
   2 那目寨傣族的日常生活轨迹
   那目寨隶属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风平镇,地处风平镇南边,距风平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芒市11公里,到风平镇道路于2003年修成柏油路,交通很方便。截至2010年,全寨共13个社,797户人家,总人口4005人,是云南最大的傣族村寨①。根据在那目寨调研的实际情况,从三类日常生活中,即:必要性日常生活、自发性日常生活、社会性日常生活进行分析,探索村民的日常生活的轨迹。
   2.1傣族必要性日常生活与场景分析
   2.1.1傣族必要性日常生活事件。必要性活动简单说来就是人们或多或少都要参与的活动,如上学、购物、工作等。在村落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村民的日常生产劳动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对那目寨朗家的观察中发现,他们平时到田上的时间分两个时间段,即早餐后,午休之后;而去地里的时间有时候是三段,早餐前、早餐后、午休后,如果早餐前去地里,则说明要赶早把菜弄到寨子的菜市场让老咩爸②去卖。以种香料烟为例,在劳动过程中,一边干着手中的活,一边和来帮忙的村民聊起家常,构成了一副繁忙而又其乐融融的场景。直到夜幕降临,田上才开始渐渐恢复平静。
   2.1.2场景结构分析。那目寨的村民大都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很多人的汉语甚至只能满足于简单的日常生活交流,一位30多岁的妇女和我说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来到这里,他们一般没有机会讲汉语的,可以看出他们与外界的接触非常少,除了白天的劳动,累了一天之后晚上一般都在家里看电视,妇女有时还要接着干些家务,交往很有限。因此,田、地的空间不仅成为了他们重要的谋生手法,同时也是与外界交往的重要场所。这样的场景由男女甚至祖孙三代在特定场所中的交往构成,并且一直延续。
   同样,村里的河流就不同了,可以说是男人和儿童的场所。夏天儿童在河里洗澡、玩耍;男人们则把牛牵到河里洗澡、饮牛,偶尔到河里抓鱼。此时的河流既是劳动的场所,也是休闲娱乐的场所。
   上述可以看出,特定的场所有着特定的人群,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有着相对稳定的人群聚集到同一场所,从事日常活动。人们的劳作的时间与交往的时间发生了重合,日常劳作的场所也成为了交往的场所,也就是说这些以生产活动为主的空间,同时也是其它非生产性活动的场所,从而构成了多样化的场景。
   2.2自发性日常生活与场景结构分析
   2.2.1自发性日常生活事件。在乡村聚落中,自发性活动一般在人们有大部分闲暇时间的时候发生,聊天、散步、儿童游戏、相互打招呼等就是典型的自发性活动。在那目寨调研期间发现,进入寨子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可以说是寨子上的“黄金地段”,那里集中了日用品商店、理发店、烧烤店、化肥店、摩托车修理店、拖拉机修理店,固定的菜摊,党员活动室、傣族的宗教活动场所――奘房③,另外这里也是通往弄坎寨子、那目新寨的交通要道,自然成为了寨子上自发性活动最频繁的场所。
   在十字路口有家商店,村民们习惯把它叫做“喊闷家商店”,晚上9点左右是这家商店门口最热闹的时候,傣族的卜冒④们三三两两的骑着摩托车来到这里集中,顺便在商店买上点零食,坐在摩托车上边吃边谈天说地,等自己的伙伴群体到了就一起到镇上或者到某个同伴的家里玩,因此,这家商店门口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场所。同时,其他商店或者一些居民家的门口也有类似的情况。
   2.2.2场景结构分析。晚上小卜冒、小卜哨们出来寻找自己心意对象,是傣族的一个传统习俗,白天都忙于干活,所以晚饭后才有时间聚集在一起,在他们打电话相互约见的时候,地点一般不说在这家商店,而说的是公路斜对面的奘房,因为奘房是傣族寨子的一个标志,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加上奘房的位置恰好也是这个十字路口,商店只开了十多年,而把约见地点说成奘房并非刻意,而是这个标志性的场所以及这句简单的话已经成为传统并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了。奘房与灯火通明的商店来说,显然商店更具吸引力。
   自在性是传统村落中自发性活动的特点,因此,这类型的活动是居民闲暇时间的日常生活状况。在那目寨上述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老人们白天也在家或到田上干活,晚上才有闲暇的时间,因此,老人们常在晚上相约到奘房打牌,也使得奘房这个神圣的宗教场所增添了娱乐的功能;放学后村委会的篮球场就成为少年儿童的乐园。从人群的构成、地点和时间上来看,显得比较固定,大都是相同年龄段或者有共同的爱好的群体,在同一个时间段聚集在同一个场所,产生了交往活动,构成了一副闲暇的场景,而空间环境质量的好与坏决定着此类活动发生的频度和活动时间的长短。另外,当地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深深的影响着自发性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2.3傣族社会性日常生活与场景结构分析
   2.3.1傣族社会性日常生活事件。社会性活动包括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婚丧嫁娶、赶集等。以那目寨傣族干朵节⑤为例,每年那目寨都要和附近有联谊关系的六个寨子联合起来举行摆干朵,称之为“摆干朵拢”。当天下午其他六个寨子的客人来到那目寨,他们身上都背有一个傣族的布包,进入寨子后先来到奘房,把随身携带的物品举到额前行礼,然后放到盛放贡品的“办”⑥上,继续坐在奘房里诵经、念经、拜佛。小卜冒则集中到外面的广场围成圈,七个寨子的鼓手在一起打鼓,打累了就换人,一直到下午活动结束才离开。旁边是一个戏台各寨子将村民自编的节目拿到这里演出,挤满了围观的村民和客人。奘房外的大路那天也成了集市,多以卖衣服、日用品、冷饮、烧烤等为主,人们三五成群的逛着这个临时的集市,坐下来吃点小吃、喝杯冷饮,男人们有的也喝上点傣家的米酒,一派热闹欢腾的场景。
   2.3.2场景结构分析。芒市地区的奘房是傣族举行重大活动、节日庆典、拜佛、聚餐等的重要场所,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如老人去世要去奘房祭拜,这时奘房发挥的是宗教职能;村民开代表大会,奘房是议事的场所;一些喜庆的活动,大家在一起聚餐,奘房又成为大家聚会的地方。这些仪式、活动无疑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这样一个宗教场所给村民提供的不仅是祭拜的空间,同时也是交往、休闲与娱乐空间。
   傣族村落的社会性活动更体现了鲜明地方性特点,也体现出村落的文化内涵,是村民融入村落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聚餐的时候,男人不和女人坐,老人不和年轻人坐在一起等。这样的场景中,参与人数众多,具有一定的符合性与复杂性。这些社会性活动往往是一些节日庆典、宗教祭祀等,因此它发生的频度相对较低,参与人数较多,意义重大,在村落的日常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以上三种活动几乎是相伴出现的,其间的界限已经非常模糊,如去商店买东西,必要性活动同时又促成了商店门口自发性的交往活动;到集市上买购物的必要性活动促成了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又融入到自发性活动中,这些活动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到一起,共同构成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意义,而场景在对村民生活的综合作用与影响中与人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
   3 乡村聚落对城市设计的参考与借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也步入了快车道,城市的生产,犹如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生产一样得以实施,变成不折不扣的被大量复制的标准化商品。然而,在这样一个高速化的进程中,往往忽略了城市设计中很多人性化因素的考虑,很多精心设计的场所空间与乡村聚落空间相比缺乏生命力。这时需要把眼光重新投向乡村,从中探寻乡村聚落对城市建设的启示。
   3.1从乡村的日常生活看城市生活
   在那目寨人们的生活是以寨子为中心的,是高度整合的、熟人的社会,平时大门敞开,邻里可以随时相互往来;碰到重大的节日或寨子上的集体活动,大家都体现出积极的参与热情;农忙时,亲戚、朋友和邻里都相互帮忙,整个村落显得很稳定,有力的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与认同感。而城市的生活、工作、学习都是在不同的地点完成的,在同一社区里,人们回家就关上自己的门,甚至住上几年都没有和邻居来往过,整个生活是分离的。
   3.2从乡村聚落看现代城市设计
   乡村聚落中,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人们在日常行为活动中创造的,也就是说场所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场所的使用者,使得日常行为活动与场所有很好的互动,满足了人们的心里需求。城市恰好相反,外部空间环境都是由规划师们设计的,他们更注重的是美的视觉感受和场所的功能分区,如公园、绿地、社区健身广场等,而忽略了对街道等城市居民使用率最高的场所的关注和在设计中应体现的人际交往空间意识,使得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空间越来越少,人们的心里需求与设计相背离。
   4 结语
   现代化进程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给传统田园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失落感。以日常生活轨迹与场景结构为视角的分析,抛开了传统叙事的手法,而把关注点聚焦于与村民息息相关的事件,以及空间场所使用的意义。此举并非想呈现傣族村落环境特征和傣族行为活动本身,而是希望探索其相互作用下的价值观,以此为借鉴,挖掘那些被现代城市生活、交往所压抑、遮蔽的人的真实需求。在对场景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只有对人性化空间的重视才能平衡乡村与城市的关系,重新拾回富有情感的、诗意般的生活。
   注释:
   ① 资料由那目村委会提供。
   ② “咩爸”的当地的傣语,汉语译为“大妈”。
   ③ “奘房”是佛寺的意思,当地傣语称为“奘”,是汉族学者对傣语称谓的音译。
   ④ 卜冒、卜哨汉语译为小伙子、小姑娘,是当地傣语对未婚青年男女的称呼方式。
   ⑤ “摆”是集会的意思,来自缅甸语。“拢”根据当地村民的解释是聚拢在一起的意思。关于“摆干朵”详见: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或见:褚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⑥ “办”是当地傣语,是当地一种用竹子编制的桌子。
   参考文献:
   [1] (匈)阿格尼斯?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2010,11.
   [2] 贺明.日常生活世界的传统聚落空间解读――以皖南、鄂东南传统聚落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3] 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浙江学刊,2002(4).

标签:日常生活 轨迹 场景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