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鞭”精神与西道堂|西道堂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条鞭精神”指的是西道堂堂内教民经商回来后,一切财务交道堂公有,唯剩下一条马鞭,以待再次出行营商使用。其实这种精神不仅仅指外出经商的教民,也泛指西道堂堂内所有过集体生活的教民,农、工、商,无一夫不尽己诚,一心为集体的精神。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才使西道堂的商业经济得到不断壮大,集体社会获得巨大成功。
   西道堂是甘肃省临潭县的一个宗教经济共同体。其创始人马启西世居洮州旧城(临潭)西凤山下,于1857年(清咸丰七年)7月12日,出生于伊斯兰教北庄门宦宗教世家。他从小习读伊文经典,至11岁,先后随旧城范玉麟私塾和名儒范绳武先生门下攻读汉文儒学,数年后相继考取童生和秀才。但最终他放弃了仕途,闭门研习伊斯兰教经典,并致力于研究汉文译著,对刘智等人的汉译伊教经典深有领会,乃决意“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清真教义”,创立了“金星堂”,讲授《四书》、《五经》等汉学著作,1907年正式更名为“西道堂”。
   清朝末年,清政府衰微、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军阀混战,中央政权权威受到严重质疑和挑战,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此起彼伏的战争,国家经济文化倒退,加上西北地区连年的干旱和地震,临潭人民生活处于极低的水平,西道堂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在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为了凝聚力量,马启西倡导用伊斯兰教维系人心, 走集体发展经济道路。西道堂分堂内堂外两种组织,堂内教民过集体生活,堂外教民分散居住,基本是个体生产,堂内堂外相互帮助。他自己带头将全部家产捐为公有,动员富户丁重明拿出白银万余两作资本, 成立了“天兴隆”商号, 为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堂内教民捐出家产,由道堂统一经营,道堂规定“所有集体经营的农、商、林、牧、副业的收支,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设正副经理各一人,统管各项经费,其下农、商、牧、副各有专责人员。”马启西审时度势,分析情况,作出了往藏区发展商业贸易的决策。
   马启西教主时常教导教民们要“正视现实,注重实践,人当以己之生命要为永远继续之永生,努力不懈,作出光辉的事业,故此生虽是过程,此生毫不空虚、必须求生存、劳形动心,成己成人,化己归真,以求得末日的安慰。”至马启西被害时,集体经济初具规模, 有商号三处, 林场一处,农庄四处, 商队三个, 贸易范围扩大到交通极为闭塞, 人迹罕到的玉树、果洛、海南等高寒草原,流动资金增至白银百万余两, 解决了教民的温饱问题。第三任教主马明仁继续沿着马启西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深入藏区,发展商业,集体经济有了空前发展,流动资金达数百万,形成了坐商十四处、行商商队二十支,贸易网络遍布全国主要城市的繁荣局面。而这种成功,正是“一条鞭精神”反应的一种结果。
   笔者在田野调查期间听到一位曾经走玉树经商的西道堂堂内教民描述了自己的商业旅程:
   十月左右,天气变冷,河面开始结冰,驮牛就可以过河了,商人们就开始准备出发了。商队办了十几万大洋的货,有大米、白面、柿饼、红枣、油、葡萄干、铜锅、锁子、铜茶壶、瓷碗、布匹、绸缎、毛毯、木碗、茶叶、茶砖等百货、杂货,还有马料、狗食和人吃的白面、糌粑、馍馍,由90多头犏牛驮着,总共有三十多个人。驮牛队速度相当慢,一天差不多走20公里的样子。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绑牛垛子,两个人要绑二三十个,很吃力,绑完后弄点吃的,大概7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就歇下,先把牛垛子卸下,在中间磊起,然后分工,搭帐篷,捡牛粪、做饭……。晚上由两个人轮流换着值班,拿着枪,转着走,高寒地区夜晚的温度到零下二三十度。临潭起身十七八天到玛曲,走雪地更辛苦,找到扎营的地方先要铲雪,有雪地方牛吃不够草。吃不上草,用舌头舔地,会容易得口蹄疫,牛就会损失。路上贼很多,有时候偷、有时候抢,我们要自卫,还要有胆量,要有保护物资的使命感,如果是因为保护物资而牺牲,对个人来说是荣誉。路上主要沿着草地走,牛马可以吃上草,碰上草好的地方歇上一两天,让牛马补充体力。如有寺院或部落,要去给当地的活佛、头人送礼,给他们通报后就基本不会来抢。碰到藏民有麝香啊、鹿茸啊,狐皮啊、水獭、猞猁皮之类的我们就用货物换,或是用银钱买下。玉树的牦牛很多,我们把货物换成牦牛赶到果洛一带换成犏牛,再赶回临潭,卖到岷县一带换成粮食。那时候很艰苦,衣服是皮袄,鞋子是生牛皮缝的靴子,里面铺上些甘草,也没有袜子,遇到有雪水地方还渗水,用雪水洗脸,风把脸吹裂开了。高原上空气稀薄,人会发肿,只有吃点人丹,再吸点纸烟,还有人因为这没命的。走一趟玉树要八九十天。到玉树后还要分成几个小队到周边的一些地方卖东西,有石渠、囊谦、杂多等,那时候牛驮着很慢,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随便就是好几天。在玉树呆差不多一年,到来年冬季,河水结冰,就开始返回。这样往返一趟,路上就走5、6个月。回到临潭后,将所交易的货、款一律上交道堂,就连路上乘骑的马和马鞍都交由道堂统一管理,一年两年的辛苦,最后只留下一条马鞭,带回家挂在墙上待再次使用。
   西道堂作为一个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宗教经济共同体,目的是以发展经济,弘扬伊斯兰教,这已超越了世俗权力、政治和经济本身的范畴。走藏区经商的教民经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常年奔波于临潭与藏区以及各大城市的商业点,将各种百货装运至临潭,再驮运至甘孜、阿坝、玉树、果洛等藏区,再将里面的牛羊、皮张、珍贵药材等土特产运送到指定的目的地,途中历尽坎坷,冒着被藏民抢、杀的生命危险,为集体做生意。经营不同行业的教民与商业人员一样,终年从事道堂分配的任务,服从道堂的调度,农业人员将所收获的粮食上交,农具也集体保管;林业人员认真看管林场,所产木料由集体统一支配;牧业人员放牧的各种牲畜以及各种副业产品都交由集体,统一管理和分配。西道堂堂内教民基本生活必需如吃饭、穿衣、住用,包括婚嫁新人的礼服、家庭陈设的家具、用具等,一律由西道堂集体主办。在这种人人平等,不分贵贱,以宗教维系的集体中生活,“一条鞭”精神才体现的如此淋漓尽致。
   正是因为西道堂的这种吃苦耐劳,大公无私的“一条鞭”精神在道堂各项实业中的充分发挥,才使教民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也正是基于“一条鞭”精神的发扬,西道堂集体经济才有了急速发展,与当时卓尼杨家土司、夏河黄家活佛并称为“甘南三大家”。所以说“一条鞭”精神是伊斯兰教西道堂宗教经济共同体在当时动荡的局势和极端贫困环境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作者: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道堂史料辑》1987年(内部资料)。
  [2] 敏生光主编《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甘肃人民出版社 2011年。
  [3] 田野调查访谈录音,临潭西道堂,2011年12月。

标签:精神 西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