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地理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涵泳】涵泳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语文课堂的一点现实忧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一线语文教师为摆脱课堂教学“少慢差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语文课堂图片有了,音乐有了,学生诸如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活动有了,启发式教学也似乎落到实处了。总之,课堂呈现了全新的面貌,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细想起来,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整齐划一的节奏,解决问题如同屠宰,水热了、刀快了,一抓一个,语文教学不应当是屠宰场吧。
  实际上,课程改革一直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寻找平衡,教的方式应当服从于或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不一样,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就应该有别,何苦划一?语文教学还要根植于学生学习母语的实际,为什么不建构起与其他学科教学流程有所区别的语文课堂呢?
  我们现在采用“文选式”教材进行母语教学,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阅读教学。从学生角度看,就是要去把文本读懂,知道怎么去读,这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先前的教学,注重理性分析,以讲透为原则,力求大容量快节奏,追求高效率,给了学生关于课文的“结论”,学生到最后可能反而没有真正弄懂文本,至少学生没能够自己去读懂,读的体会被抹杀了。读的过程被淡化了,读的能力也就缺少了。
  二、学生主体性发挥。须得自主“涵泳”
  其实,关于读书,我们是不缺少真知灼见的。清代学者章学诚曾指出:“文章的妙处,贵在自得。如食品甘美,衣服轻暖,各自领会,难以告人。”照这个说法,文本解读还得靠学生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陶渊明语),强调读书要去吟诵,去会意。更有“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陆九渊诗),直接指出读书要慢,切忌“慌忙”,要知涵泳,方能“兴味长”。反观我们的课堂,我们是不是太快了,快得语文课像“赶集”了。
  涵泳是学生解读文本真正有效的途径。对涵泳,通常的解释是:“涵泳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文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自我去感悟,去体味,去融会贯通,没有“涵泳”的工夫是不行的。
  1.要能涵泳,课堂节奏先得慢下来。教学中,学生“学”的节奏好比走路,路有坑坑洼洼、弯弯曲曲,走路要以不摔跤为宜。想当年,沈从文授课,说话慢,甚至讲不出来,但他很实在,教得很认真,汪曾祺等大家就出于他的门下。“慢”有时候是有道理的,我们万不能为追求“有效”“高效”而加快节奏和速度。动车出事了,高铁降速了,不能以追求速度为发展方向。同理,语文课堂追求所谓的“高效”,因为有这个美丽的光环,它的危害更隐蔽,也就更大,甚至贻误天下苍生之一生。“慢”就要求教师要学会等待,要敢于把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记得曾参加一次大市级教研活动,一位教师在评课时激动地说:“好长时间了,终于看到我们的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上默默地看会儿书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源于语文课得让学生先去体味吧,学生没有时间去潜心研读文本,没有经验和情感的投入,何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
  2.“涵泳”的课堂,应该是情意生发的课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语文课要善于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情绪,让这个课堂“情意”浓浓,而不是热热闹闹。我们见过不少公开课,学生很合作,也似乎很和谐。但是读《祥林嫂》,学生讨论会发笑;读《陈情表》,学生把文章分析得头头是道,沉稳严密,就是不见面带悲戚。这样的课堂会留给学生多少真诚的感悟,我不敢判定。我怀疑的是先前我们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现在学生分析得条分缕析,是学生水平高了,还是一种公开式的表演?有情意的课堂应该是沉思、冷峻和顿悟的,至少不是热闹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是学生情感的投入、智慧的碰撞、和谐的生成。什么时候,我们的课堂学生或噙满泪水,或意气激昂,或面容愉悦,或悠闲自得……那么,我们的课堂就真正成功了。
  3.“涵泳”的课堂。应该是“预设”少一点的课堂。我们注重教学的设计,构想了教学的基本流程,把对文本的理解转成一个个学生要去解决的问题或一个个所谓的活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一个看似完整的教学流程,这就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模式吗?我倒以为:既然我们把主动权给了学生,“问题”为什么不能从学生中来呢?学生提不出“问题”,没有自己的体悟,那就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进入文本,还没有真切地把握,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再等一等,等一等也许学生的“问题”就来了,真正的感悟就出现了。真正的讨论应该是学生解读文本,发现“问题”后的讨论,不应该是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展开的讨论,教师的提问也只是指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或角度,要知道:“人之所以是人,第一是因为他提出问题,而第二则是因为他想回答问题。”而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就需要让学生花点时间“涵泳”,少点理想的“预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课堂,他的精力是集中的、情感是投入的、记忆是深刻的。
  语文课教材中的文本是可以通过学生的“看”来解决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耐心地让学生主动地去“涵泳”。
  三、教师智慧挥洒,学生“被涵泳”
  当然,学生主动“涵泳”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学生的“涵泳”除了主动,还应该有被动,即语文课还应让学生“被涵泳”。
  1.学生“被涵泳”的课堂,是教师智慧挥洒的课堂。教师应该引发学生“向师性”激情的生长。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应当尽情尽意地大胆地讲,“独角戏”也能让学生受益。一个教师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读后就开始讲,能讲得鞭辟入里、细致入微,滔滔的语言洪流,能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醍醐灌顶、大开眼界,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余音绕梁,又何尝不可呢?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内心必然受到某种触动,会有顿悟,会有解读文本的激情触发。再比如作文教学,教授写法、模式不太恰当,又不能布置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那教师的“下水作文”不是就可以“抛砖引玉”吗?学生不知道怎样写讽刺性的议论,我在课堂上翻开我的随笔,读了一篇:“我知道,明哲保身在先前是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的意思;我也知道,有些人把无知当成个性,看起来很‘强大’;我更知道,在这个世界总有比教训疯狗更好的消遣……”这些话有些重了,但学生后来开始慢慢学会批判了,也不在我面前展现桀骜不驯的个性了,“强大”一度成为班级流行词(诸如学生会互相调侃“今天你强大了吗”之类),不是也达到效果了吗?
  2.学生“被涵泳”的课堂,是学生“默而识之”的课堂。《论语?为政第二》中有这样的话:“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在课堂上“不违”,就是默默地听,笨笨的样子,但离开“教室”后能对孔子讲的融会贯通并有所阐发。在孔子的学生当中,颜回是“三好学生”,但照我们现在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样―个课堂不积极的学生,很可能就是“学习困难户”了。《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苏东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易经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谓的“小聪明”。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形象吗?语文课堂,学生能静心沉潜,就能有所收获,学习就能深入有成。
  朱熹先生对读书有一段非常恰当的话,他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当我们的学生能做到文本之言皆出之于口、意出之于心的时候,就是我们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养成的时候。
  最后,需要提到的是,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教材文本是有差异的,学生的阅读是需要广度的,涵泳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或者说涵泳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也切莫以“涵泳”为由,忽略了对学生其他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培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语文教师。

标签:语文 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