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语文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在幼师生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幼师生的语文学习现状是缺乏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基础薄弱,而幼儿园语文教学又承担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想象、参与、合作等各方面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任,这对幼师学校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幼师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和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特点,尝试将幼师生在音乐、绘画、舞蹈上的兴趣和优势与语文教学结合,以形象、情感促进语言、思维发展,促进语文教学,同时授人以渔,希望幼师生在将来的幼儿语文教学中,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和幼儿特点,将幼儿语文教学开展得生动、活泼、高效。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幼师生 学前教育 语文教学 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语言教学的内容与要求的第一条是“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恰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指导要点第二条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拓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和情境创设对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幼师生在未来的幼儿语言教学中要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情境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那么幼师学校的语文教学理应为其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案例。如何结合幼师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和课程设置的特点探索一条具有幼师特色的情境教学法成为幼师学校语文教学应当关注的一个课题。
   一、幼师生课程设置与语文学习的现状
   幼师生(初中起点)学习的课程较为广博。在幼师学校,大部分高中课程都作为文化基础课开设,舞蹈、声乐、美术等作为技能技巧课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等作为专业课开设。技能技巧课是大多数同学未曾接触过的,实用性强,起点低,提高快,同学对此有新鲜感,容易从中找到快感和乐趣,许多幼师学校也以技能技巧过硬作为自己的办学优势,因此技能技巧课是受重视的;专业课虽显枯燥,但是是专业课,没有人敢轻视;文化课是初中就开设的课程,很多同学因为初中的文化课没学好或担心高中学不好而进入幼师,本来兴趣就不高,甚至有些科目见到就头疼,故无心学好文化课,加上课程编排又很满,每天学习技能课也很辛苦,放在文化课上的时间和精力就更有限了,所以文化课是容易被轻视的。
   就语文学科来说,幼师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动机,大部分学生重视技能技巧课,如舞蹈、声乐、美术、钢琴、手工等,认识不到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学科对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幼儿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幼师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课文内容及老师的授课方式都相对枯燥,大部分同学无法从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他们宁愿多花点时间在舞蹈、声乐、美术、钢琴、手工等课程上,不仅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课程更重要,也因为他们可以从这些课程中获得相对直接、形象的美感与快乐;幼师生的语文基础较薄弱,由于生源关系,大多数幼师生的语文素养有限,如错别字较多,病句较多,不能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如此薄弱的语文基础,也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和老师的厌教。
   二、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应用
   针对这样的现状,幼师学校的语文教学从内容上来说应更贴近学前教育专业的需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方式来讲,应摆脱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营造更加开放环境,让学生能更直接、感性地体味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探索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教材达成幼师生语文学习的目标是一条更为切实可行的途径。
   如何利用好现有教材而达成学习目标呢?首先在于兴趣的培养,在于学生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在于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情境的营造。朗诵、讲故事、扮演角色、排演情景剧,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都是常见常用的方法,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讲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先让学生进入一种情境,假设他们都已经被确诊为双腿残废,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假设他们的座位就是轮椅,让他们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会是怎样的状态,在残废后的日子里,他们最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找到这样的地方后,他们的心情又会变得怎样,之后他们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进入情境,我会提醒他们回答问题时要记得自己现在是双腿残废之人,不必起立。很快地,他们按照自己的体会,总结出最初会很暴躁或很消沉,想找一个无人的安静的地方,找到后自己的心情会平静下来,之后可能会想想今后该怎么过或者思考人生、命运,而这恰是《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叙述的内容。由此可见进入一种情境之后,枯燥的语文教学马上就会变得生动起来。
   三、具有幼师特色的语文情境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
   能不能将幼师生的语文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合得更紧密一些呢,如何实现呢?再次研究幼师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不禁想是否可以将幼师生重视、感兴趣、能从其中找到美与乐且擅长的音乐、美术、舞蹈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呢?于是我开始了以下的探索和尝试。
   (一)语文教学和音乐的结合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说:“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闻一多的诗歌“三美”主张中,音乐美是首要的。可见音乐与文学尤其与诗歌关系密切,歌咏可加深人们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同的歌咏方式意味着不同的理解。幼师生语文教学与音乐的结合可首先在诗歌教学中进行尝试。我选取了叶芝的《当你老了》作为实践对象,这是一首这个年龄段的同学们很感兴趣的爱情诗,无论是诗中所传达的感情还是诗歌背后的爱情故事都能打动同学们,那怎么与音乐相结合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呢?在导入上我由歌入诗,开场即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情诗,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写过或者收到过情诗,但我知道大家一定都会唱情歌,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三首情歌的歌词,大家比较一下觉得哪首歌表达的情更深、更真。同学们来劲了,各抒己见。接下来抛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觉得为你唱哪一首情歌的人爱你更深、更真,同学们又各持己见。于是我问,那你觉得如果是我,我一连把这三首歌都唱给你们听,你们觉得哪一首能代表我的情呢?同学们平静了一小会,然后笑了,意识到了问题在哪里。于是我总结,每一首情歌,我们都只能先从歌词看作者或演唱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至于作者和演唱者的情是否如此则是另一码事。对于一首情诗也一样,我们首先能做的只能是从字面上看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于是导入完成,同学们的情绪和兴趣都起来了。在一番意象分析、比较分析和背景故事介绍后,再由诗入歌,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尝试着用演唱的方式把这首爱情诗演绎一遍,体会一下诗歌艺术和爱情的美好。因为提前在每个班都找了一位音乐好的同学做了准备,上课时就找他起来演唱,效果很好。男生班的一位同学自己谱曲编曲,现场带了吉他自弹自唱,赢得了阵阵掌声,女生班的一位同学清唱,有校园民谣的风味,传达的感情更为优美细腻。
   课后的早读,让同学们选取自己喜爱的曲调去演唱《当你老了》,唱三遍,同学们就可以背诵这首诗了。
   在总结中我是这样陈述的,我说幼师的同学们学的科目很广,但也很浅,如果单靠一门课程去与专业人士比肯定比不了,但我们可以做一些综合的工作,文字和音乐就可以相互结合,特别是节奏感较强有韵律的作品,如诗歌等,你可以通过演唱的方式加深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诗无达诂,唱无定谱,你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诗文谱曲,然后演唱,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可以利用音乐进行儿童语言方面的教学,相信愿意尝试的同学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语文教学与美术的结合
   记叙文中有场景描写,散文中有风景描写,诗歌中有意象呈现,文学用文字塑造形象,美术用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两者有相通之处。可以尝试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描绘出课文中的场景、风景、意象,然后再结合文字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如此,则使抽象的文字描绘变得直观、可感,在绘画和讲述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很好地体会应如何安排景物的远近高低,如何把握细节,如何把握人的动作、神态等。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实践对象,请同学们课后根据作者的描绘画出一幅荷塘月色图,上课时对照课文介绍文中所述之物在画中是如何体现的,作者所用的比喻和修辞又是如何体现的,这样一来,同学们理解了景物描写的顺序、层次及虚实,理解了比喻和修辞在文中的作用,甚至理解了文字的描绘具有更广阔想象空间,可以描绘动静结合的场景,可以表现时间的流动,这比单纯的口头讲述的效果要好得多。
   于是我这样总结,文字的描写与绘画有很多相通之处,也有很多区别,两者各有千秋。很多时候,绘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描绘的妙处。以后大家走上工作岗位,除了可以尝试音乐与文字的结合,还可以尝试绘画与文字的结合,在幼儿教育中开拓属于自己的领地。
   (三)语文教学与舞蹈的结合
   粗看起来,语文与舞蹈关系甚远,但语文中有很多较为优美的场面描会,而这描绘中又有一系列的具有美感和情态的动作,这些可用舞蹈动作来呈现。“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学生在动作和表情的模拟中可以感同身受地体味文字中的情与美。以《荷塘月色》中所引《采莲赋》的文字为实践对象,让舞蹈好的同学来为大家模拟“荡舟心许”、“兼传羽杯”、“迁延顾步”、“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的情状,于是作者怀念、想像并引赋为证的六朝时采莲的热闹和风流的情境便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中,同学们很容易就体味了所引文字所传达的内容,并记住了其词句。而想像中的这么美好的情境再与现实中一个人独自回家的情境一对比,同学们就能渐渐体悟《荷塘月色》中作者情绪的流动和心境的变化了。
   于是我这样总结,文字不仅可以与音乐、美术结合,还可以与舞蹈结合,希望大家能积极开动脑筋、开拓思维,结合自己的所学,运用各种方式来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水平。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能以同样的姿态积极探索,寻找更生动、活泼、有效幼儿语言教育方式,为我国的幼教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李吉林与情境教育》,马樟根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周慧明,1985年生,男,安徽安庆人,江苏教育学院苏州学前教育分院,助教,文学硕士。

标签:幼师 教学法 情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