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持中守正――高效课堂呼唤中庸之道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国人历来主张中庸之道,可近年来,“中庸”却被误解为人云亦云,缺乏主见,随波逐流,却不知这两个字背后凝聚着的正是当前课堂教学应遵循的一种理想的平衡境界,是正确分析和处理当前课堂中种种失衡现象,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的智慧精华。
  何谓“中庸”?“中”者,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意思。“庸”者“平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天下之定理”。朱熹也曾说“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可见,中庸并非是中立的,保守的,妥协的,而应该是将两个极端统一起来,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适度而和谐。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就曾经说过:飘扬的的语文学习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所谓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才是语文教学的大智慧,大境界。就让我们从这传统的中庸思想里汲取精华,以此打造健康和谐的高效课堂吧。
  一、 内涵与外延兼求――质量并重
  一位教师执教《峨眉山月歌》时,让学生匆匆读过几遍古诗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出示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引导学生学习,希望学生能在厚实的积淀中提高语文素养。
  某老师在教学《莫高窟》的时候,只花25分钟的教学时间,课堂上却补充了许多有关莫高窟的传说、莫高窟的发现与破坏等资料,一节40分钟的课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来拓展,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子还没有读熟,更不能说品文悟情了。
  在高效课堂的新理念下,时下的语文课正如案例中的几位老师一样,为了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把课堂的部分时间甚至是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对课外内容的补充上,看上去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延伸,而实质上却把文本遗忘在课堂的角落,使学生应有的学习活动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两头落空,得不偿失。脱离了教材本身的拓展延伸是无法将文本的内涵与外延有机结合,使之和谐自然地统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的。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推敲的名篇佳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情境,引领学生真切感悟文章的内涵,细细品味隐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浓浓情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情感意境的巨大感染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精心选择相应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解读。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根据教材内容而设计的开放性的过程,所谓的拓展延伸是相对教材文本而言的,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感悟而设计的拓展延伸,只能是为拓展而拓展的机械套用,是片面追求拓展延伸的形式主义。
  二、 预设与生成并重――通权达变
  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识字3》,韵文教完后,老师让学生反复诵读,让孩子们说说发现了什么?孩子们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读了,并陆续谈了谈自己的发现,可老师似乎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只是略略点头,稍加肯定。沉默片刻,有个孩子兴奋地举起手迫不及待地告诉大家,他发现前两行是写公园里的景物,后两行是介绍玩的项目,尽管孩子在表达上还不流畅,可我不由得在心里赞叹,观察得可真仔细,可老师回头看看韵文,一声“哦,对的!”就让孩子坐下了,看得出这样的答案是她并未设计到的,来的有点突然,孩子在得到这样的答复后,耷拉着眼皮忙其他事去了。看得出老师在期待着一个答案,在老师反复地引导后,终于有个孩子站起来解开谜底――押韵,老师大加赞赏,并解释什么叫押韵。在老师讲得头头是道的时候,几个孩子正在雾蒙蒙的窗户上画着画。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否真的知道“押韵”一词,但在一年级课堂上引入“押韵”这个概念,对刚刚入学才两个月的孩子们来讲,无异于对牛弹琴,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而得到的发现,却没能得到老师的欣赏和认可,老师固守的答案明显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丝毫未能让学生提起任何兴趣,显然,这样的预设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在老师讲完韵文后,老师问孩子:你最喜欢什么词语?为什么?几个学生作答后,有个孩子回答:我喜欢流水,它的声音像弹琴。这样的回答的确很精彩,偏偏有个孩子低声嘀咕,水怎么会像弹琴呢?老师看了一眼嘀咕的孩子,未置可否,重复了一遍刚才孩子的发言,加以表扬。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不应该是完全预设好的。在课堂上应该有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精彩的预设事关问题的生成,然而上述课例中,老师却未能注意到预设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固守着自己预设的问题与答案,有的受公开课的影响,将所有的问题乃至于答案面面俱到地设计好,对课堂中生成的新知识、新问题淡化处理,甚至对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疑问置之不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的确需要预设,但应该是符合学情的高质量的预设,这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合理有序地开展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在精心预设的同时,更要鼓励师生在互动过程中有即兴创造,超越预定。
  三、 动静结合――和谐统一
  案例:一位老师《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
  (1)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
  (2) 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讨论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学生离座找伙伴,有的在讨论争辩,有的在划划画画,有的跳跳演演,课堂里热闹非凡)
  (3) 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绝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非常肤浅,各组汇报结束,下课的时间也快到了)
  高效课堂的确主张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在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亲自体验感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如上述案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课堂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找自己喜欢的同伴进行学习、讨论、表演,学生似乎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可仔细一看,便能发现老师还没有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就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老师还没进行任何指导,学生还没有充分的思考,就盲目地选择伙伴选择内容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对课文尚无充分地理解就在一起演演画画,因为缺少了教师必要的引导,学生是“动”起来了,可学习却游离于活动之外,毫无收获可言。没有了合理的教学设计,缺乏了有效的组织引导,透过这虚假的繁荣,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场拙劣的作秀表演,看似热闹时髦,实际却耗时低效。
  高效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主张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课堂要“活”,学生要“动”。但绝非每个问题的答案,每个知识点的落实都必须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相反,适时的静则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思考、默读、想象,这虽然是“无声”的世界,但却是老师进行及时点拨、提炼观点、加深认识时,必需的课堂氛围。因此,无论是动还是静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都是有效的教学行为。
  总之,当传统教学与新的教学理念相碰撞时,墨守陈规或一味地弃旧图新,都是不可取的,借中庸之道准确定位课堂之高效,遵循适度原则,正确把握文本解读与拓展延伸、预设与生成、动与静,乃至主体与主导、工具与人文等教学中的诸多关系,使之平衡有度,不偏不倚,寻求持中守正的中庸境界。
  (马俊菁 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226006)
  
  

标签:中庸之道 高效 呼唤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