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法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现代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持续听课,数学学习仅仅是简单模仿、识记;上课思维迟延,跟不上思路,造成不再思考,不荐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定理、定叉、公式、法则等),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长此以往会造成学习数学困难。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长期使用“八个培养”教学法,很有成效,可供大家参阅。
  一,培养阅读的习惯
  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①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②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③表示角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④角度怎样进行换算?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
  二、培养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直线平行的条件”“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三、培养质疑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外随时都要求学生对自已感兴趣的问题、隐藏在心里的想法、引申出的知识点等向师生提出,或在课堂上专门留一定空间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找问题,让他们尽可能多提问,给予他们较多的锻炼机会,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能提出疑问的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之喜悦,从丽培养学生勤思多问的习惯。
  四、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人较熟悉的环境中去。如在教学“平行线”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五、培养动手能力
  动手作图、动手制作等经常出现在几何知识教学中,我在讲“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时,提早安排学生分组用不同方法动手做圆柱、圆锥、正方体等模型和演示教具,在上课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演示,得到了这些立体图形的不同形式的平面展开图。然后又让学生利用这些模型构建房子、火车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记忆更深,真正在乐中学、做中会、学有所用。
  六、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操作、演示、观察、讨论、合作学习、游戏、猜想、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都是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对接触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七、培养总结习惯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会学生总结、归纳。如平行线的画法“一落、二靠、三推、四画”;在镶嵌中让学生总结出“三四(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三六(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三十二(等边三角形和正十二边形);四三、四八、五和十”的口诀;还总结出求解证明常用的定理、性质;应用题的各大类型基本公式等。由于经常强调学生去归纳、总结,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八、培养自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他们耐心细致地疏导,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学有所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中学校)

标签:教学法 浅谈 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