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情境创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两点看法: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我们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创设要与时俱进,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新时期的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我们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有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特点。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中低年级的儿童,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其次,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我们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看作是一种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之中,让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此时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在表现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那学生以后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们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
  最后是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问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我们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自学的,学了即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断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 麻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标签:创设 课堂教学 情境 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