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时间 > 正文

[自主招生面试题为何“天雷滚滚”?]自主招生面试题精选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玉皇大帝与如来佛祖谁大?”“鲁智深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婚礼上,生父和继父同时出现,该请哪个爸爸上台喝媳妇茶?又该如何安排他们婚宴座次?”……近来高校自主招生面试接连进行,千奇百怪的考题令不少人大呼“考题太偏太雷人”。
  对于这些“偏”“怪”的“雷人”考题,也有人称,这体现了高校的创新意识,反映高校想招到适合自己的人才。我不清楚他们是怎样从这些考题,看出与高校办学特色的关系、发现高校的创新点的。在我看来,这些“雷题”恰恰反映出高校缺乏对自身办学定位、特色的了解,而且,面试考官也不知道怎样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符合学校要求的能力与素质。
  高校的面试考察,主要通过考官与考生的交流、对话,评价考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通常,面试题是开放式的,不要求有标准答案。因此,高质量的面试和有经验的面试官,并不担心考生事先知道考题,而会从一些貌似普通的考题中,发现学生的独特思想。而且,哪怕考题对所有考生相同,考官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提出新问题。也就是说,从同一个起点出发,面试的进程可能完全不同。举例来说,面试官可以问考生对时下热门的“方韩大战”的看法――这一问题迄今为止在网络上也各有各理――如果考生不知道何为“方韩大战”,也没有关系,考官可给其略微介绍背景,因为这一考题关注的不是学生的时政知识,而是其对质疑、言论自由等问题的看法,在考生回答其看法时,考官可从中找到一个新话题,再追问。如此,事先对“方韩之战”进行准备,或者背诵某些人写的评论文章,根本就没什么用场。换句话说,面试根本就不怕考生准备,高质量的面试,就是剥去学生“伪装”,还原其本身面目的过程。
  面试官出“偏”“怪”题,可能想防止学生做准备,这无疑把自主招生面试当作和标准化的高考笔试一样的考试了。在应试风气影响下,近年来的高考考题就经常走“偏”“难”“怪”路线,以防止考生猜题。按传统笔试的思路对待面试,这表明一些高校连面试的意图也没搞清楚。
  这也和另外两方面因素相关。一是我国高校并没有自身清晰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但却在很多场合想表现出自身的特色来,于是硬凑特色。众所周知,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我国大学并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谈到,一所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就没有灵魂。由于办学自主权缺乏,大学办学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基于高校的这种办学现实,“特色”也就靠面试官理解和发挥了,结果极可能是,在追求考题新颖上搞特色,于是就“天雷滚滚”。
  二是面试考官们缺乏相应的经验,不能通过对话过程评价学生,而只能用“偏题”制胜。目前高校自主招生面试考官队伍,大多由学科教授组成,这些教授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在招收博士、硕士时,也能根据专业眼光,评价考生的专业素养,可在本科自主招生面试中,重点考察的却不是学生的专业素养(或者潜能),而是考察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与素质,对此,缺乏培训和实战经验的教授们,并不拿手。高校要提高面试的质量,应该在选择面试官时,十分慎重,考察其是否胜任,同时,还应该对面试官进行培训。然而,从具体情况分析,不少高校在组织面试时,随意性很大,临时上阵的教授们,也就自由发挥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了。
  (摘自熊丙奇的搜狐博客,有删改――编者注)

标签:滚滚 天雷 自主招生 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