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天气 > 正文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图”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月亮湾》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中的一篇写景文章,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作者以总分的形式来描述了月亮湾的美,文中配有相应的彩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是一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教材。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图”,通过看图、绘图、评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读感悟能力。
  
  一、看图导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教学开始,我从图人手。首先多媒体出示图,让学生整体感知画面并设计了几个问题。“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美呢?”学生回答后,点明课题“月亮湾”,接着引问:“课文是怎样写月亮湾的,它为什么叫月亮湾,想知道吗?”学生读书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迫不及待地到书上寻找答案,读得非常投入。从图人手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走进文本架设了情感的桥梁。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走进课文,品味语言,和作者的心灵进行直接的对话。在朗读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再现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情趣。
  
  二、绘图促读
  
  “以读为本,以读悟情”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所在。真正的语文课堂是书声琅琅的课堂。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材料,只有通过朗读学生对文本语言才会有所习得、有所感悟。这堂课,我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二自然段进行形象教学,让学生动手作画。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画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跨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又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通过动手去激发动脑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想学的心理去学;不仅学得扎实,印象深刻,而且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布置这样的一个作业,你能根据这段内容画一幅月亮湾的风景图吗?学生很感兴趣,个个跃跃欲试。抓住这个时机,我启发他们:你们准备按什么顺序画呢?请认真读好后再画。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画,都很用心。他们通过绘图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略语言文字蕴含的美。这个作业比单纯布置读书效果要好,学生乐意画画,而要画就必须去读课文,要画好更要读懂内容,这样,就促使学生主动认真地去读,学生比平时读得细、读得深,读中有所感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语言和发展想象力,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具潜能的年龄阶段,我正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把学生带进了诗情画意的月亮湾,真正作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
  
  三、评图品读
  
  学生绘好图后,及时组织学生评图。首先根据学生情况选准几幅典型的图,然后让学生来评,让每个人说说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在评的过程中,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以悟促读,进入课文描绘的境界。如一学生看了一幅图后这样说:“这幅图有个地方不好,他没注意到小河的形状。因为书上这样说: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他把河画成直的,应该是弯的。”从这位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对“月牙一样”一词体会得很深,而其他同学听得也很专注、有兴趣。这时我因势利导:“对,他说的这一点很重要,说明他书读得很细。大家想想:这句话跟题目有什么联系?”经我这一点拨,“月亮湾”名字的由来便不攻自破了。在评完一幅很美的图后,我启发学生:“图画得这么美,同学们描述得也很美,让大家听了你读的课文,仿佛自己身在其中。”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反复读,小组交流。通过“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感受河水的美丽和小鱼的快乐,通过“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感受月亮湾的诗情画意,体味语言文字的美。就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评点,在评的过程中既有评说,又有品读,通过读读、评评、再读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同时,通过评图,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入手 激发学生 兴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