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天气 > 正文

续写斗龙战士两代相遇 [“精神界战士”与“浪漫骑士”的相遇]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鲁迅和王小波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两个特立独行又争议较大的作家,他们都坚持批判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和科学理性的文学态度,以杂文和小说著称于世。值得注意的是,二者都是在三十七岁这一年发表了自己的重要作品并蜚声文坛,这种巧合不得不让人去思考二者内在的精神立场、文学主张和创作态度等方面的关系,因此有了笔者看到的对中国传统批判的深度和影响力上的传承以及集智慧与理性于一身充满无限想象魅力的审美世界。
  关键词:鲁迅 王小波 叛逆 理性
  
  1989年,王小波在国内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当时他是三十七岁。而鲁迅于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也是三十七岁。岁月与文学追求的暗合促使人们想进一步思考他们精神血脉中的奇妙联系。鲁迅和王小波都是所处时代争议较大的作家,因其都坚持批判的精神,独立的人格并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投身于文艺事业。他们以创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世界为己任,坚守思想启蒙的人文品格。对于自己对文学的自觉承担并勇敢担当其先觉者,鲁迅声称:“但或者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①王小波则表述:“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②
  
  一、无可替代的“叛逆”
  
  著名文学评论家林贤治曾评述过:“能够把道义感和幽默感结合起来,锻炼出一种风格,不特五十年,就算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近百年间,也没有几个人。鲁迅是惟一的,王小波虽然尚未达到鲁迅的博大和深刻,但他在一个独断的意识形态下创造出来的‘假正经’文风,自称格局,也可以说是惟一的,难以替代的。”③这种社会责任感和清醒的思想意识首先表现为强烈的批判精神,敢于否定敢于讽刺,主要反映在杂文的创作上。
  鲁迅“对于有害的食物,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④他用杂文表达着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塑造了一个永不妥协、永不屈服、永远反抗的精神界之战士,也因此成为一个异常孤独痛苦的先觉灵魂。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批杂文及杂文家横空出世,文学界热闹非凡却再也找不到鲁迅杂文的独特风貌和品性,直到二十世纪末,一个以“浪漫骑士”著称的名字――王小波用他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再一次为人瞩目,通过“极具个人特色的文字”表达了话语圈外的不甘心沉默的知识分子对思想、文化、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在今天,我们最需要的就是鲁迅那样的不为时尚所蔽,更不自溶于现实,坚持批判性思考的知识分子的品格。”⑤王小波不为潮流所迷失,坚持自己的独特思想和批判精神是我们真正需要研究他的价值所在。他们都满怀启蒙与拯救的心态执著于杂文创作,所以从进入话语范围的那一刻就将矛头指向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予猛烈的抨击。
  从偏于否定的方面去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鲁迅的一个自觉选择。他从国民的身上看到他们灵魂深处的奴性,从世界的自然科学文化中看到中国人的愚昧迷信,从解剖这些病症的过程中感受到任务的重要性。因此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的批判始终贯穿于他的杂文创作中,他认为:“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⑥《文化偏至论》批判“中心主义”的民族自大情绪,《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批判父权,《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批判国民性中的骄和谄、瞒和骗。至于说中国多暴君、多贪官,老百姓只求做稳奴隶且只擅长窝里斗,这些都可以从鲁迅的杂文中看到根源。
  鲁迅正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来剖析国民性中落后的因素,以此希望得到民族灵魂的重塑和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所以说“植根于20世纪中国大地上的鲁迅,最终还是表现为对社会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批判,他的人格理想始终具有现实的内容,都是以历史和现实为目的的”⑦。因为“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⑧。但鲁迅坚持以批判的立场去唤醒人们剔出毒瘤,自省自强,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给尤炳圻的信中说到:“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但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⑨
  王小波也同样是一位传统文化的批判者,他将笔锋指向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从文化心理层面对负面和劣性文明予以解剖和批判,对隐含于各种社会问题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根源进行探寻和拷问。如《百姓?洋人?官》中指出,“说‘不’现象是存在于国人灵魂深处的自欺欺人意识的一种反映,背后弥漫着的是一种虚妄无知、浮躁矫情,不负责任的情绪。”另外,对于诸如国学与新儒学,文化热与文化论争,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弗洛伊德与受虐狂,科学与迷信等问题王小波都给予了鞭辟入里的论断。
  如果说鲁迅因其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对启蒙救亡的信仰反传统,批判误国误人的弊端,但始终没有完全否定儒家的救世情怀,王小波则将这种批判深入到个人意识的角度,对儒学的道德权利以彻底的批判,《文化之争》《我看国学》《我看文化热》《智慧与国学》《跳出手掌心》等都是令持中华文化优越的论调者振聋发聩的篇目。
  “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又说:“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地嚼。”
  王小波的批判意识仿佛是失去理性的极端主义,但这种决绝的态度却表明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的批判矛头一直是指向国人的那种抱守残缺、盲目乐观的“阿Q”式的病态心理,所以对于中国文化的批判王小波是真正继承了鲁迅的当代杂文家。鲁迅和王小波对中国传统批判的深度和影响力上具有传承的内在关系。
  
  二、无人能及的理智
  
  从传统的思维角度而言,达到一定深度必须要有非理智非正常的疯狂,但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问题的批判反思的同时,鲁迅和王小波却突出了科学理性的态度。
  追根溯源,我们发现鲁迅与王小波不仅能从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对历史与现实、时代与传统做比照,而且还能以一种更为开放的视角去超越自身的历史条件,将研究对象置于更为广阔的世界人文背景中去反观我们现存的状况,所以对缺点与劣根人性有更清醒的认识,这种不会沉迷于中国文人自我陶醉的心态得益于二者都具备中西文化的坚实基础。
  鲁迅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家饱读经史子集,浸染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同时他曾求学东瀛,并在日本确立了以文学服务大众,疗救世人的文化思想。王小波在国内接受正统的高等教育又在美国取得了硕士学位,这种学贯中西的背景使他们从一开始就站在文学的制高点上。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和王小波都曾是自然科学出身,鲁迅的学医经历,王小波学的是理工科,而最终都以从事文学创作为个人的人生追求,这使得二者在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文化素养的前提下观察思考问题,往往更加客观、理性。
  在鲁迅身上表现为理性清醒地头脑和对“科学”的关注。鲁迅注重科学,从他介绍科学小说时就在《辨言》中强调:“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⑩他的《说镭》是我国最早介绍“镭”的发现论著之一,并预言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将引起“思想界大革命”。《中国地质略论》《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对西方物质文明与科学史作了究本寻根的考察,并肯定科学的重要价值:“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于社会,继复流衍,来溅远东,浸及震旦,而洪流所向,则尚浩荡而未有止也。”{11}
  这几篇鲁迅初期的文章足以看出从进入文学阵营开始,他就是从科学的立场,进化论历史观的角度去考察人类进步的,但鲁迅既没有滑向旧文明的极端也没有倾向随波逐流的新潮,在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时始终是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论,一方面揭示了科学物质文明对人类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把科学与理性推向极端也会危及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甚至危及科学本身。鲁迅面对现代化道路的盲目崇拜或坚决否定的思潮始终保持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精神,应该说这样的思考是超前的。
  王小波曾用科学界的标准来期待文化界:“小说家力图写出一本前所未有的书,正如科学家力图作出发现,是值得赞美的事。”{12}他对科学的理解集中在尊重知识和理性方面,《科学的美好》《生命科学与骗术》等文章都是以科学来反思孔孟学理之弊的。科学在小波的笔下并不是高深莫测的,他以讽刺和结构的“假正经”文风消解反科学的事物,所以这里的科学是生活的,实有的,且通过幽默和荒诞去体会其现实意义。因为王小波相信好的知识是破除迷信与愚昧的最有力的武器,“科学是人创造的事业,但它比人类本身更为美好。”因为它的基础是平等的观念和自由的心灵,他主张把科学与文学合在一起,目的是创造两种文化的前途。但是:“科学对中国人来说,是种外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它的理解,有过种种偏差:始则惊为洪水猛兽,继而当巫术去理解,再后来把它看做一种宗教,拜倒在它的面前。”{13}这正是中国文化在对待科学上存在的问题,所以王小波期许中国的知识分子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创造精神财富”:
  不管怎么说,中外知识分子还是做着一样的事――这就是做自己的学问和关注社会。……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社会的伦理道德,经常赤膊上阵,论说是非;而外国的知识分子则以科学为基点,关注人类的未来;就是讨论道德问题,也是以理性为基础来讨论。{14}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文化批判还是科学启蒙,鲁迅和王小波都始终崇尚科学、理性、自由,坚决反对虚伪、蒙昧、自大,他们是真正地去做“值得赞美的事”。但是他们一直是处于体制外的边缘人,奉行的都是自由独立的意志,这使得他们面临着孤军奋战的苦痛又享受着个体生命哲学的自由。所以鲁迅说:“我早有点知道:我是大概以自己为主的。所谈的道理是‘我以为’的道理,所记的情状是我所见的情状。”其实这不是偏执的对待也不是单纯的隔岸观火,而是将客观事理植于自己的理性分析中,其基础是他对国家、社会深沉的道义感和责任感。这种“个人”也绝不是孤立和狭隘的,而是表现为广阔的生命境界,是对自由精神天马行空的追求。这些思想使他“一个都不饶恕”,用怀疑的目光否定一切有关奴役的文化,强调“以己为中枢,亦以己为终极”,显然这些异质的自由是与国家体制不相融的也导致了鲁迅的寂寞和虚无。但理性的经验与冷静的态度使他毅然选择作精神道路的“过客”,即使寄情于“黑暗中的影”,“只剩干子的枣树”“地狱边缘惨白的小花”,也要坚持它并以此作为抵抗这个虚伪世界的最有力的武器。
  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王小波称自己是“绝对的自由主义者”,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他心目中,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具有自足的价值,那就是智慧。他所说的智慧,实际上是指一种从事自由思考并且享受其乐趣的能力,这就透露了他的理性立场背后蕴涵着的人文关怀,他真正捍卫的是个人的精神自由。”{15}他放弃了大学教师的职业而义无反顾地从事自由撰稿人的苦差事,他思考自由并抒写自由,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权威,反对盲从于奴性,他敢于在别人不敢涉及的领域,描摹欲望的释放和生命的律动,淋漓尽致地揭示现代文明带来的人的异化后果。和鲁迅不同的是,他没有沉溺于悲观和苦痛之中而是将这种悲剧情感发展为自由的享受生命,以智慧、性爱和有趣来抵抗昏庸和世俗,他通过《思维的乐趣》去激发人们打破“无智、无性、无趣”的世界,通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去寄托渴望自由的人生理想。王小波所构造的一切都是他自由主义精神的独白,是对鲁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继承,并发展为集智慧与理性于一身充满无限想象魅力的审美世界。
  
  ①⑦{1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 王小波:引自王小波生前发出的最后一个电子邮件,刘晓阳:《地久天长》,《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③ 林贤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书屋》2000年版。
  ④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⑤ 王晓明:《思想与文学之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 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⑧ 张福贵:《“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⑨ 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⑩ 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2} 王小波:《王小波文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3}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4} 王小波:《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5} 周国平:《自由的灵魂》,《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作 者:冯岩,文学硕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标签:骑士 战士 相遇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