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体育 > 正文

中国饮食文化在汉语中的泛化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中国饮食文化论文3000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中国人爱吃,上至飞禽,下至游鱼,可入食材范围之广,让外国人目瞪口呆。中国在吃的基础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还将中国文化泛化为一种“味觉文化”,并且在汉语词汇中也有大量的表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不可或缺,是教学的难点。
  关键词:饮食文化;味觉文化;文化教学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186-0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又是一个极其讲究吃的国度,进而将饮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在世界范围内恐怕也无出其右。《汉书》中说:“民以食为天”,可见中国人是把“吃”看作首位。西安交通大学的张再林教授在比较中西哲学后,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国的古代哲学是一种味觉文化,而西方哲学是一种视觉文化。中国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泛味觉”化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中国的饮食文化不可避免地在汉语词汇中有着诸多的体现。
  一、味觉文化的泛化
  古人云:食色,性也。也就是说美食和美色是人性的本性所需要的,人们不能违背这种本性[1],而在二者之中,美食又是第一性的。
  1.在听觉上的体现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在中国人的意识里面将这种听觉泛化成了“三月不知肉味”,听和吃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通感。还有,“?”和“?”字形上的相似,说明这两个是同源字,音乐和药相通,听觉又转化成了味觉。
  2.在视觉上的体现
  中国古代有四大丑女,其中齐宣王妻钟离春非常贤德,但是奇丑无比,被称之为“无盐”。盐作为百味之首,无盐就意味着没有味道,以此来形容丑女。“秀色可餐”,形容一个女人很美丽、招人喜爱,好像可以吃一样。视觉上的美或者不美都和吃产生了关联,视觉也味觉化了。
  3.在认知上的体现
  汉语中有“体味”、“品味”、“滋味”等词,这些词都是表示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的。“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从酸甜苦辣这些最基本的味觉出发,认为美好的事情是甜的,痛苦的事情是苦的,嫉妒的心情是酸的,狠毒的手段是辣的,将这些人生的认知通通化为了味觉的体现。再如“品味”,最一开始是尝试滋味,如“品茶”,“品酒”,到后来泛化成了对抽象事物的体会。
  4.在情感中的体现
  俗语有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表示人们在爱情中择偶观的不同;如果不喜欢一个人,感觉不适合,会说:“你不是我的那盘菜”。爱情与吃也扯上了关系。
  还有,以味论人:形容人常用“女人味”、“男人味”、“低级趣味”等词语。以味论政治:《庄子》中有“庖丁解牛”来比喻如何治理国家,更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直接的体现。味觉渗入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泛味觉化”了。
  二、饮食文化在汉语词汇里的表现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有很多和“吃”、和饮食有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表达了非常丰富的含义,广泛存在于成语、习用语等词汇中,渗入了饮食文化的特点。其中“吃”是一个典型。吃,一开始单指吃食物,可是由于中国人喜欢吃,喜欢将吃的感觉泛化,从而很多词、很多事物都和“吃”有关。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中国人一见面不是说“你好”,而是问“吃了吗?”或者“吃饭没?”。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吃”的词条有67条之多,除了少量的词语和“吃食物”有关外,绝大部分都是“吃”在汉语里的泛化。如:(1)依靠某种方式生活:“吃白饭”就是靠别人生活,“吃软饭”指依靠女人生活,“吃大锅饭”来比喻不论工作好坏、付出多少,所得均等,“吃皇粮”是依靠政府财政生活,“吃闲饭”没有工作,“吃现成饭”很自在,不用自己动手,“吃大户”就是依靠大户地主或者比较富裕的单位来吃吃喝喝、索取财物等,“吃老本”不求进取和提高,靠以前获得的经验、知识、本领过日子,“坐吃山空”光消费、不生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什么就依靠什么,不发愁。(2)用“吃”来表现人的性格,但多指不好的性格,体现人性中的劣根性[2]:“吃独食”表示一个人独占利益,不与别人分享,如果光吃饭不做事,没有能力就说“吃干饭”,“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形容人的贪心,“吃里爬外”比喻受着一方的好处但又在暗地里为另一方卖力,来说明人的贰心,“吃人不吐骨头”太狠毒了。(3)“吃”在心理和情绪上的泛化:如果挂心、疑心,就是“吃心”,看到惊奇的事,那是“吃惊”,遇到憋屈的事儿,是“吃闷”,对自己做的事后悔了想“吃后悔药”,可是世界上没有卖的,生气恼火了,是“吃恼”,如果嫉妒了,那是打翻了醋坛子“吃醋”,而凭空的吃醋就发展成了“吃飞醋”。(4)用“吃”来表达人的际遇变化[3]:“吃瘪”是受挫了,遇到了尴尬的情况,被主人拒之门外或者看到铁将军把门,那叫“吃闭门羹”,受了很多艰苦,那是“吃苦”,受人重视、得到重用,很“吃香”,你的那套不管用,已经“吃不开”了,惹出了大麻烦,包你“吃不了,兜着走”,劳动强度很大,“吃不消”,我很坚强,就可以“吃得消”,情况紧张了,很“吃紧”,受过一次挫折,长了一分见识,叫“吃一堑,长一智”,不接受强硬的态度而可以接受柔和的态度,叫“吃软不吃硬”,受到了损失,只能认栽,“吃亏”了,如果吃了亏还无处诉说,不敢声张,只能“吃哑巴亏”了,承受罪责叫“吃罪”,有官司缠身,叫“吃官司”,被枪毙了是“吃枪子儿了”,挨了耳光叫“吃巴掌”[4]。还有,对某件事情表示不屑是因为“又不能当饭吃”;对女人动手动脚,叫“吃豆腐”,在比赛中得了零分,那是“吃鸭蛋”;说话火气很大,你“吃枪药了?”不要惹我,我不是“吃素”的。
  饱:读了很多书的人是“饱学之士”,受了很多的苦是“饱经风霜”、“饱经磨难”,看了大量的书是“饱读”,尽情地观赏风光是“饱览”,还要以充足的、饱满的热情来面对生活,都有充足、丰富之义。
  喝:一般说喝水、喝茶,但是“喝”也有一些词语表现了饮食文化的泛化:“喝墨水”指上学读书,还有我们常常说的“喝西北风”就是指要挨饿了,风怎么能吃得饱?
  另外鼎盛的“鼎”,其实是一种很大的锅,可以装的东西很多,因此“鼎盛”一词借了多、兴旺之义。古人追求权力,要“问鼎中原”,“问”的居然是一个大锅。混乱、无法调和的局面,那是乱成“一锅粥”了,把各种东西都放在一起,变成了“大杂烩”。“老油条”比喻处世经验多而油滑的人或者有毛病而不改的人[5]。有心无力,客观条件的缺乏,会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天我们要多看书,多多补充“精神食粮”。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是在“煲电话粥”。如果一个人慢腾腾的,还比较迷糊,叫“肉”;和“肉”类似的还有“面”,形容一个人很软弱,像面一样任人揉捏。
  三、究其原因,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
  在汉语中,为什么那么多的词汇都与饮食有关,中国文化为什么是“泛味觉化”?
  1.中国幅员广阔,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农业国,人口最多的也是农民,认为“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但是中国又是一个饱经磨难、战乱频繁的国家,天灾人祸老是让中国人吃不饱,处于饥饿的状态,中国人饿怕了[6]。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人肯定想方设法要自己吃饱,还要吃好,认为“吃”是人生第一大事,也符合马斯洛五个基本需要中的最底层的生存需要。
  2.中国人喜欢热闹,喜欢过节,认为过年过节时一定要吃顿好的,这是最重要的庆祝方式[7]。于是,在过节的时候千方百计为吃找借口,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月饼是因为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冬至吃饺子,据说这样可以防止耳朵冻掉,春节就更不用说了,那是一个饕餮的节日,再穷苦的人也要想尽办法吃顿好的。中国人也经常找各种事由来“吃”,孩子满月了要请客,考上大学了要请客,红白喜事也必要“吃酒席”等。另外,中国人的很多生意也都在觥筹交错的饭桌上谈成的。外国人来了以后不免要入乡随俗。
  汉语词汇中与“饮食”相关的太多了,很多学汉语的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这种现象。只有将原因点到了,一点点地渗入,才能让学生形成对中国饮食词汇、饮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联系其他语言中相关的例子来讲解,使学生能够加深理解。放眼看去,许多国家的俗语、典故都跟饮食文化渊源颇深,“吃”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俄罗斯有句俗语若直译出来是“这个要鲜西瓜,那个要腌黄瓜”,就是中国的“众口难调”。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想想在自己的国家里有哪些词语是跟饮食有关系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并且可以调动课堂气氛。
  如何讲解?汉语中关于“吃”的词汇多是习用语、成语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进行。对于最一开始接触汉语的学生来说有点困难,可以将这些词语放在学生已经学过一段时间的汉语,并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了解的阶段去解释。开始的时候跟学生说,中国人见了面打招呼是问“你吃了吗?”,而不是问“你好吗?”、“你身体好吗?”,至于一些从古书中沿袭而来的表达方式,只能放在中高级阶段来解释了。
  参考文献:
  [1]韩伟.汉字里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信息[J].郑州大学学报,2007,(1).
  [2][3]张永红.汉语中透视出的饮食文化[J].大众文艺(理论),2009,(1).
  [4]董莉.透视汉语中的饮食文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3).
  [5]孟东红.饮食文化•语言•符号阐释[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0,(1).
  [6][7]李华.中国饮食文化戏语[J].食品与生活,2000,(6).

标签:汉语 中国 饮食文化 对外汉语